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 宋·晏几道 更漏子 其三

《白雨斋词话》称此词“婉转缠绵,深情一往,”《宋词选释》也称其“景丽而情深”,皆为深透之语,道出了此词的艺术风格所在。全词以闲雅的笔调和深婉的情致,抒写了春日闺思的情怀,创造出一种纯美的词境。
上片以轻倩妍秀的笔触 ,描写室外美好的春景。
起首三句描绘柳丝长长 、桃叶细嫩 、深院空寂的景色 ,烘托春日寂静的气氛。“无人到”上加一“断”字,便有怨意,为结处写情作了铺垫。歇拍三句写院中的景物:淡淡的红日照进院子里,浓绿的树丛笼罩着漠漠轻烟 ,传来了流莺三两声鸣啭。一“淡”字,写出春天初阳的特色。空中水气弥漫,故太阳淡而无光。绿烟,指草木间的烟霭。末句以莺声反衬深院的寂静。
过片三句,转写室内的情景:闺中人雪白的肌肤透出了浓香,脸上浅红色的娇晕也消褪了,那绣在枕头上、低压着枝梢的花儿十分美好。雪,喻女子莹白的肌肤;檀晕,浅红色的妆晕。上两句暗示闺人一夜独眠,辗转不寐,故妆残晕少 。“枕上”句,隐喻闺人之美 ,故见枕上花枝而益增枨触。三句语浅情深,含蓄蕴藉,深婉曲折,颇为耐人寻味。结拍三句,春思,犹言春情、春愁,指闺人在春日的情思。“晓妆”句 ,意与温庭筠《菩萨蛮》“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相近,而情韵似更胜,真能写得出“寻思”的神理。春日里,闺中人闲愁深重,起床后也迟迟不愿去梳妆独自在寻思清晓的残梦。这三句含而不露,无限幽怨尽在不言之中。词中人梦境的内容,作者没有道破,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间和无穷的回味。(类似词句)深院断无人到
【日高深院断无人】《访人不遇留别馆》李商隐·唐
【深院断无人】《临江仙》辛弃疾·宋
【日高深院断无人】《集古 感旧》李俊民·金末元初
【深院断无人】《好事近》郭麟·清
(类似词句)流莺三两声
【树上流莺三两声】《鸳湖曲》吴伟业·明末清初
【流莺三两声】《长相思》沈尹默·清末近现代初
【残莺三两声】《独游玉泉寺》白居易·唐
【三两莺声绿荫深】《辛卯三月金沙道中》阳枋·宋
【花外莺啼三两声】《送沈四舅》吴俨·明
【流莺三数声】《杂言和常州李员外副使春日戏题十首》权德舆·唐
【三声五声流莺啼】《首尾吟》邵雍·宋
【流莺时送两三声】《捣练子》黄琬璚·清
【隔树流莺三两呼】《御园新秋》弘历·清
(类似词句)寻思残梦时
【却寻残梦独多时】《腊享》王安石·宋
【覆蕉残梦懒寻思】《来至桂州叶潜仲以诗相迎次韵一首》刘克庄·宋
【残梦怕寻思】《卜算子 柬赵佥》黄机·宋
【拼将残梦细寻思】《浣溪沙 1980年春暮于弋矶山医院 夜梦乍醒,心悸枕上可闻》宛敏灏·近现代
上一篇:沧洲荷屋晚秋时,橘柚青黄满户垂;安得扁舟趁潮去,醉看江雨散轻丝 | 元末明初·袁凯 寄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