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别后,忆相逢⑤,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⑥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 宋·晏几道 鹧鸪天 其一

【按】① 彩袖:指代身穿彩色舞衣的歌女。玉钟:酒杯的美称。② 拚却:不惜,甘愿。③ 楼心:一作:“楼头”。④ 扇底:一作:“扇影”。⑤ 相逢:词中“相逢”凡二见,前一指初逢,后一指重逢,其意有别。⑥ 剩把:尽把,只把,再三把。釭(音刚):灯。[1]此调取名于唐人郑崳诗句“春游鸡鹿寨,家在鹧鸪天”。又名《思越人》、《思佳客》等。双调,五十五字,平韵。
[2]彩袖:指代身穿彩色舞衣的歌女。玉钟:酒杯的美称。
[3]拚却:不惜,甘愿。
[4]楼心:一作“楼头”。
[5]扇底:一作“扇影”。
[6]相逢:词中“相逢”凡二见,前一指初逢,后一指重逢,其意有别。
[7]剩把:尽把,只把,再三把。釭(音刚):灯。
此词表现的是一对恋人的“爱情三部曲”:初盟,别离,重逢。
“彩袖殷勤”二句,一着笔于对方,一落墨于自身,既展现了二人初识时的特定情境,也披露了二人一见倾心、愿托终身之际的曲折心态。“彩袖”,说明对方并非与自已门第相配的大家闺秀,而不过是侑酒于华宴的歌女。但此时伊人殷勤捧杯劝饮,却不仅仅是履行侑酒之责,而欲藉此暗通情愫。而心有屡犀的作者又何尝不谙其意?为了报答她于已独钟的深情,他开怀畅饮,不惜一醉。这就写出了感情的双向交流。
“舞低杨柳”二句描写歌舞场面,渲染欢乐气氛,是对初识、亦即初盟时的情境的进一步勾画。不径言伊人舞姿曼妙,歌声婉转,而借时间的推移,从侧面表现出其尽态极妍,是作者的独出机杼之处。“舞低”句既点出了艳舞的持续之久,又将月升日沉的自然现象化为其动态效应。“歌颈句由暗示伊人轻摇纫扇,尽兴演唱,直至精被力竭,才暂歌喉——扇底风尽,不正意味着歌喉暂歇?这种竟夜歌舞、通宵欢宴的情景,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代文人阶层的生活情趣。
但作者之所以对它历久难忘,却不仅仅是出于对昔日歌舞生涯的眷念,更因为那是他与伊人相识相恋的契机。这两句造语精丽,发想新奇,于织浓绮华中别见韶秀之美,因而深为后代词论家所推赏。
下片一笔跃至别后的相思,而将初盟以迄别离的种种情事尽皆略去,颇见剪裁之工。“从别后”二句点明初逢的场面是其别后怀念的主要内容。“几回魂梦”句直诉魂牵梦莹的相思情怀。“与君同”暗示不独自已如此,对方亦复频入梦境,想思无已,但梦中重逢的欢娱极其短暂,梦后独处的凄怆却格外深长。如是者三,必然既想入梦,又怕入梦,乃至将梦作真、将真作梦。这就逗出“今宵剩把”二句:作者以“剩把”、“犹恐”前后勾连,通过持灯反覆照看而犹难以释然这一对眷恋至深的情侣久别重逢的那种惊喜交集、喜极转忧的特殊心态。 唯其眷恋至深才唯恐此番又是将梦作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曰:“下半阕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不让伊独步。”这当不是溢美之辞。当然,末二句也许受到杜甫诗“夜阑更秉独,相对如梦寐”(《羌村三首》之一),及司空曙诗“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云阳馆与韩绅宿别》)的启发。
【集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雪浪斋日记》:叔原“杨柳”、“桃花”等句,“不愧
六朝宫掖体”。
赵令畤《侯鲭录》引晁补之云:晏元献不蹈袭人语,风度闲雅,自是一家。如“舞
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知此人必不生于三家村中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下半阕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不让伊独步。
黄蓼园《蓼园词选》:“舞低”二句,此白香山“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更
觉浓至。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为别后相逢之词。上片,追溯当年之乐,“彩袖”一
句,可见当年之浓情密意。拼醉一句,可见当年之豪情。
换头,“从别后”三句,言别后相忆之深,常萦魂梦。“今宵”两句,始归到今日
相逢。老杜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小晏用之,然有“剩把”与“犹恐”四
字呼应,则惊喜俨然,变质直为宛转空灵矣。
上言梦似真,今言真似梦,文心曲折微妙。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词情婉丽。这首词是作者脍炙人口的名作,写词人与一个女子的久别重逢。上片回忆当年佳会,用重笔渲染,见初会时情重 ;过片写别后思念,忆相逢实则盼重逢,相逢难再,结想成梦,见离别后情深;结尾写久别重逢 ,竟然将真疑梦 ,足见重逢时情厚。通篇词情婉丽,读来沁人心脾。晁补之称赞小晏不蹈袭人语,风度闲雅 ,自成一家,举出“舞低杨柳楼心月”一联,说“知此人必不生于三家村中者 。”(见《侯鲭录》)刘体仁在《七颂堂词绎》中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叔厚云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此诗与词之分疆也。”
上片叙写当年欢聚之时,歌女殷勤劝酒,自己拚命痛饮,歌女在杨柳围绕的高楼中翩翩起舞,在摇动绘有桃花的团扇时缓缓而歌,直到月落风定,真是豪情欢畅,逸兴遄飞。词中用词绚烂多彩,如“彩袖”、“玉钟 ”、“醉颜红 ”、“杨柳楼”、“桃花扇”等。但是,所有这一切又都是追忆往事,似实却虚,所以更有了一种如梦如幻的美感。
下片叙写久别重逢的惊喜之情 。“银釭”即是银灯;“剩”,只管。末二句从杜甫《羌村》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两句脱化而出,但表达更为轻灵婉折。这是因为晏几道作此词是在承平之世,而久别重逢的对象亦是相爱的歌女 ,情况不同 ,则情致各异。词中说,在别离之后,回想欢聚时境况,常是梦中相见,而今番真的相遇了,反倒疑是梦中。情思委婉缠绵,辞句清空如话,而其妙处更在于能用声音配合之美 ,造成一种迷离惝恍的梦境 ,有情文相生之妙。
这首词的艺术手法是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当年欢聚情况,似实而却虚,当前一现,倏归乌有;下片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情,似梦却真,利用声韵的配合,宛如一首乐曲,使听者也仿佛进入梦境。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互相补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声音的谐美,足见晏几道词艺之高妙。(类似词句)彩袖殷勤捧玉钟
【彩袖殷勤捧玉钟】《莪默绝句集译笺乙集》伯昏子·当代
【纤手殷勤捧玉钟】《鹧鸪天 席上戏作》卢炳·宋
(类似词句)舞低杨柳楼心月
【舞低杨柳楼心月】《朝云集句诗七言律诗》孙蕡·明
【楼心月杨柳风低】《多丽 吴于廷招仝言远、廋清、袁王二女郎湖集》王翃·明末清初
【杨柳楼心月满床】《醉起》萨都剌·元
【罗袖舞低杨柳月】《都城杂咏(四首)》宋褧·元
【翠袖舞低杨柳月】《浪淘沙 惜春》刘炳·元末明初
(类似词句)歌尽桃花扇底风
【歌尽桃花扇底】《满庭芳·听艳爣度曲》王韶生·近现代末当代初
【桃花扇底暖风吹】《宫词》吴龙翰·宋末元初
【桃花扇底春风暖】《百香诗 曲》郭居敬·元
【桃花扇底春风面】《待渡溪浒写怀》刘炳·元末明初
【只少桃花扇底一襟风】《江城子 冬日偶兴》曹贞吉·清
【楼外桃花扇底风】《瓠岱里索题龙舟辞得十二绝》王坤·清
【付与桃花扇底风】《书桃花扇传奇后》缪公恩·清
【国破桃花扇底风】《红梅二首》傅义·当代
【歌尽桃花团扇】《水调歌头 夜醉西楼为楚英作》白朴·元
【歌尽桃花扇】《鹊踏枝六首》刘梦芙·当代
(类似词句)几回魂梦与君同
【几回魂梦与君同】《集句拟刘文纲少参悼亡》朱诚泳·明
【别来魂梦几回同】《好事近》茅于美·近现代
(类似词句)犹恐相逢是梦中
【犹恐相逢是梦中】《瑞鹧鸪》华岳·宋
【犹恐相逢是梦中】《句》张浓·宋
【犹恐相逢是梦中】《延安滋戒师余初主安塞堡簿时相识也今戊子岁春被命作醮平凉偶得相会以四十三年之旧故集句以赠之》赵秉文·金
【犹恐相逢是梦中】《答筹堂见招》李俊民·金末元初
【只恐相逢是梦中】《病中寄楚卿》刘著·宋末金初
【却恐相逢是梦中】《题李平父画黄山蹇驴诗图二首》赵秉文·金
【犹恐相逢是梦间】《言怀简丁志善三首》王翰·元末明初
【始悟相逢是梦中】《客馆书怀》郭钰·元末明初
【相逢俱是梦中人】《谒别吕翁祠》卢龙云·明
【相逢总是梦中缘】《吕仙祠》李孙宸·明
【只当相逢是梦中】《鹧鸪天》周之琦·清
【相逢不是梦魂中】《西江月》袁克文·清末近现代初
【常恨相逢是梦中】《题书中红叶壬寅》宗远崖·近现代
【犹恐钧天是梦中】《步虚词三首》元好问·金末元初
【犹恐钧天是梦中】《集遗山句感事三首》熊盛元·当代
上一篇:久旱草不生,一雨青满地;新荑与旧蘖,好丑各自媚;喈喈黄莺吟,习习 | 元末明初·刘基 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