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
--- 宋·江开 菩萨蛮 商妇怨

江开的这首词意在写是商妇的忧怨之情。
商妇问题,一直是诗词作者突出写的问题。因为诗词作者都很重感情,同时又都鄙薄利欲,因而他们多愿意写这种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是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诗中用“嫁与弄潮儿”的痴想表达商妇的痛苦,感情极其深刻哀切。在词的含蓄隽永方面 ,江开的这首词比不上李益的作品 ,但因为篇幅较长,因而对感情的剖析却更加细腻。
在章法安排上 ,这首词前半阕侧重叙事,后半阕侧重抒情,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上半阕描写商人的两次外出:“春时江上廉纤雨,张帆打鼓开船去。”“秋晚恰归来,看看船又开。”“秋晚恰归来”一句表明曾中间回来过,但从“恰归来”和“船又开”来看间隔是极短暂的。因此,上半阕其实就是“朝朝误妾期”的生动描述。下半阕抒情,表露的是商妇情绪的三个方面:“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倾诉守空房的孤独 ;“情少利心多 ”是对商人情薄的指责 ;“郎如年少何”感慨青春虚度 。这首词,条理清楚,照应严密。比如,上半阕说“春时”出去,“秋晚”归来,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商妇是独守空房的,眼下“看看船又开”,不知归期在何日?这些描写,实际上就是“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的最具体生动反映。上半阕中关于春去秋归的叙述,实际上是商人全年行踪的描写,而结尾处“郎如年少何”所抒发的青春短暂的感叹 ,就正是一年年青春虚度的必然结果。这首《菩萨蛮》上、下两阕分工明确,但下片之情全来自上片,上片之事又处处含情。可谓布局极为精巧。
这首词也很讲究文辞。如 :首句写别离的季节:“ 春时江上廉纤雨”,春天是人们易动感情的时候,在此时离别已叫人伤悲不已,加上“廉纤雨”(廉纤,是细微、纤微的意思),淅淅沥沥,自然更添无限凄清、哀凉。“秋晚恰归来”一句,用“秋晚”二字渲染萧飒的环境气氛,同时又成为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写照。这一句说“秋晚恰归来”,下一句接写“看看船又开”,“恰”字同“又”字的配合,充分表达了主题,“看看”二字表露出女主人公在商人又将离去时的心理状态 ,使读者看到她,此时伤别的愁苦之情,极富形象性和表现力。又如,上半阕连用两次“开船”造成商人不断离去的气氛,下半阕中“嫁郎如未嫁”、“情少利心多”两句各自形成对照,对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至为重要。(类似词句)张帆打鼓开船去
【打鼓开船去】《菩萨蛮 郴江晓发》顾贞观·清
(类似词句)嫁郎如未嫁
【何如未嫁女】《牵牛织女》李昱·元末明初
【嫁郎如未久】《怅别词》张乔·明
【不如未嫁时】《古诗十九首》释函是·明
【枕冷衾单如未嫁】《蝶恋花 吊邻姬》吴湘(若耶)·清
【乍嫁还如未嫁年】《乍嫁》孙原湘·清
【已嫁何如未嫁时】《有赠五首》程千帆·近现代
【未嫁还如未第看】《见金台残泪记中小郤语感作》钱钟书·近现代
【妾未嫁人郎未娶】《西湖采莼曲二首》沈明臣·明
(类似词句)长是凄凉夜
【节是凄凉夜】《中元日作》弘历·清
【独归仍是凄凉夜】《点绛唇 夜归车上闻歌作》汪东·清末近现代初
【长夜凄凉吊独愁】《丙申岁十月还乡作七首》刘基·元末明初
【长夜益凄凉】《不寐作》释函可·明
(类似词句)郎如年少何
【长大何如年少时】《春晚遣兴》喻良能·宋
【何如年少是王孙】《湖上新筑钓鳌矶》彭辂·明
【韦郎年少知何在】《后土庙》罗隐·唐
【谁似何郎年少才】《沁园春》无名氏·宋
【如何五陵年少郎】《对景吟》王冕·元末明初
【刘郎年少何翩翩】《刘郎歌赠伯端》丘逢甲·清
上一篇:墟里少尘事,幽居寡自营;鸣鸠催急雨,飞鹭剧新晴;西竺蔚蓝出,东菑 | 明·汪道贯 夏日山村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