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雪飞,未得报恩不能(一作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一作合)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 唐·李颀 古意

《唐诗训解》:
前为壮士生色,后为壮士短气。《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总为边士思归之辞,而自况之意,言外可思。吴山民曰:“未得报恩不得归”,用两“得”字更健。王世贞曰:音节短亮,而意自古。《唐贤三昧集笺注》:
古意苍然可掬。妙在先作一垫(“未得报恩”句下)。《唐贤清雅集》:
奇气逼人,下忽变作凄音苦调,妙极自然。《唐诗鉴赏辞典》:
1、古意:犹“拟古”。
2、轻七尺:犹轻生甘死。
3、解:擅长。
此诗题为“古意”,标明是一首拟古诗。开始六句,把一个在边疆从军的男儿描写得神形毕肖,栩栩如生,活跃在读者眼前。第一句“男儿”两字先给读者一个大丈夫的印象。第二句“少小幽燕客”,交代从事长征的男儿是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幽燕一带人,为下面描写他的刚勇犷悍张本。这两句总领以下四句。他在马蹄之下与伙伴们打赌比输赢,从来就不把七尺之躯看得那么重,所以一上战场就奋勇杀敌,杀得敌人不敢向前。“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这三句把男儿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一个男儿,谁都想见识见识吧!可是诗不可能如画那样,通体写出,只能抓特征。于是抓住胡须来描绘。然而三绺五绺长须,不但年龄不符合,而且风度也太飘逸了,因此诗人塑造了短须的形象。“须如猬毛磔”五字,写出须又短、又多、又硬的特征,那才显出他勇猛刚烈的气概和杀敌时须猬怒张的神气,简洁、鲜明而有力地突出了这一从军塞上的男儿的形象。这里为了与诗情协调,诗人采用简短的五言句和短促扎实的入声韵,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接下去,诗人又用“黄云陇底白云飞”一句替诗的主人公布置了一幅背景。闭目一想,一个虬髯男儿,胯下是高头战马,手中是雪亮单刀,背后是辽阔的原野,昏黄的云天,这气象是何等的雄伟莽苍。但这一句的妙处,还不仅如此。塞上多风沙,沙卷入云,所以云色是发黄的,而内地的云则是纯白的。这一句中黄云白云表面似乎在写景,实则两两对照,寓情于景,写得极为精细。开首六句写这男儿纯是粗线条、硬作风,可是这远征边塞的男儿,难道竟无一些思乡之念吗?且看男儿在向前看一看那陇上黄云之后,也还不免回首一望故乡。故乡何在?但见一片白云,于是不能不引起思乡之感。这一层意思,诗人以最精炼最含蓄的手法,表达在文字的空隙中,于无文字处见功夫。但如果接下去,写思乡念切,急于求归,那又不象是这样一个男儿的身份了,所以在这欲吐不吐、欲转不转之际,用“未得报恩不得归”七个字一笔拉转,说明这一男儿虽未免偶而思乡,但因为还没有报答国恩,所以也就坚决不想回去。这两个“得”字,都发自男儿内心,连用在一句之中,更显出他斩钉截铁的决心,同时又有意无意地与上句的连用两个“云”字相互映带。前六句节奏短促,写这两句时,景中含有情韵,所以诗人在这里改用了七言句,又换了平声韵中调门低、尾声飘的五微韵。但由于第八句中意旨还是坚决的,所以插用两个入声的“得”字,使悠扬之中,还有凛烈的劲道。
一般想法,再写下去,该是根据“未得报恩不得归”而加以发挥了。然而,出乎意外,突然出现了一个年仅十五的“辽东小妇”,面貌身段不必写,人们从她的妙龄和“惯弹琵琶能歌舞”,自可想象得出。随着“辽东小妇”的出场,又给人们带来了动人的“羌笛出塞声”。前十句,有人物,有布景,有色彩,而没有声音;“今为羌笛出塞声”这一句,少妇吹出了笛声,于是乎全诗就有声有色。“羌笛”是边疆上的乐器,“出塞”又是边疆上的乐调,与上文的“幽燕”、“辽东”贯串在一起。这笛声是那样的哀怨、悲凉,勾起征人思乡的无限情思,听了这一曲,不由“使我三军泪如雨”了。这里,诗人实际上要写这一个少年男儿的落泪,可是这样一个硬汉,哪有一听少妇羌笛就会激动的道理?所以诗人不从正面写这个男儿的落泪,而写三军将士落泪,非但落,而且落得如雨一般多。在这样尽人都受感动的情况下,这一男儿自不在例外,这就不用明点了。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含蓄而精炼,功力极深,常人不易做到。此外这四句采用了上声的七麌韵,“五”、“舞”、“雨”三个字,收音都是向下咽的,因而收到了情韵并茂的艺术效果。
全诗十二句,奔腾顿挫而又飘扬含茹。首起六句,一气贯注,到须如猬毛磔”一句顿住,“黄云陇底白云飞”一句忽然飘宕开去,“未得报恩不得归”一句,又是一个顿挫。以下掷笔凌空,忽现辽东小妇,一连两句似与上文全无干涉,“今为羌笛出塞声”一句用“今”字点醒,“羌笛”、“出塞”又与上文的“幽燕”、“辽东”呼应。最后用“使我三军泪如雨”一句总结,把首句的少年男儿包涵在内,挽住上面的突接,全首血脉豁然贯通。寥寥短章之中,能有这样尺幅千里之势,这在李颀以前的七言古诗中是没有的。
(沈熙乾)(类似词句)男儿事长征
【是男儿万里惯长征】《八声甘州 送伯愚都护之任乌里雅苏台》王鹏运·清
【男儿事征战】《古从军行三首》徐有贞·明
(类似词句)少小幽燕客
【少小幽燕客】《送高叟入燕》徐渭·明
【我生少小客幽燕】《望江上诸山》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自言少小家幽燕】《高昌老翁行》孙蕡·明
(类似词句)由来轻七尺
【志士由来轻尺璧】《依韵和李评文思》强至·宋
(类似词句)杀人莫敢前
【杀人莫敢当】《失题》秋瑾·近现代
(类似词句)须如猬毛磔
【须如猬毛磔】《胡无人》陆游·宋
【元子须如猬毛磔】《九月舟中无酒对月放歌》赵执信·清
【编须将取猬毛磔】《戏咏鼠须笔》谢薖·宋
【须作猬毛磔】《水调歌头 席上为叶仲洽赋》辛弃疾·宋
【须作猬毛磔】《四十咏 曹山人昌先》王世贞·明
【须亦磔猬毛】《扺南阳行馆蒋表弟青曜自舞阳来访因邀至前驿共宿谈次出行卷索题为拉杂书此并以志别》洪亮吉·清
【须作猬毛磔】《水调歌头 立秋前一日述怀柬许岂凡》陈维崧·清
【猬毛须捲如磔】《念奴娇 周弇山携具八关斋同亦人恭士诸君子万弟快饮风雨飒至炎熇尽解词以纪事》陈维崧·清
【须如猬磔】《芭蕉雨 骤雨》陈维崧·清
【况须如猬磔】《沁园春 溉堂先生客南昌幕府屈首经师已踰两载甫归广陵词以讯之》陈维崧·清
(类似词句)使我三军泪如雨
【使我泪如雨】《过淮河宿阚石有感》文天祥·宋
【使我心悲泪如雨】《猛虎行》徐祯卿·明
【使我思之泪如雨】《九日舟中独酌醉后放歌怀海内诸子》陈履·明
上一篇:野客行歌赋式微,江亭垂柳鸊鹈飞;久从别墅花前醉,倦逐征鸿雨外归 | 明·林鸿 留别高八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