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 宋·黄庭坚 南歌子

这首词写别情,是作者少有的不用典故的作品之一。
上片写行客即将乘舟出发 ,正与伊人依依话别。
这时正当初夏 ,窗前槐树绿叶繁茂,室外榴花竞放,红艳似火,耀人双眼,这与室内昏暗的气氛恰好形成强烈对比。室内黯淡的气氛来曲折地反映话别者的心情。
“玉人邀我少留行 ”,不仅是伊人在挽留,行客自己也是迟迟不愿离开 。“无奈”两字一转,写出事与愿违,出发时间已到,不能迟留。接着绘出江上烟雨凄迷,轻舟挂帆待发,就在这诗情画意的描述中宛转流露两人无限凄楚的别情。
“柳叶”两句,承上片“无奈”而来,由于舟行在即,不能少留,而两人情意缠绵,难舍难分。这两句,写临行饯别时伊人蹙眉而歌,泪如雨倾。这里运用比喻,以柳叶喻双眉,梨花喻脸庞 。“别时”句又一转,由眼前凄凄惨惨的离别场面回想到当初相见时的欢乐情景,心情更加沉重。
末句宕开,略去登舟以后借酒遣怀的描写,只说半夜酒醒,唯见月色皓洁,江水悠悠,无限离恨,尽在不言之中。
这首词在黄庭坚词作属别具一格之作。如“柳叶”两句 ,以柳叶和梨花来比喻伊人的双眉和脸庞 ,以“皱”眉和“倾”泪刻画伊人伤离的形象,通俗而又贴切。“槐绿”两句,例用对句,做到了对偶工整、色泽鲜艳;槐叶浓绿,榴花火红,“窗暗”、“眼明”用来渲染叶之绿与花之红,“绿”与“红”、“暗”与“明”在色彩与光度上形成两组强烈的对比,对人物形象和环境气氛起着烘托渲染的作用。”(类似词句)榴红照眼明
【嫩绿妖红照眼明】《朝晴》王之道·宋
【嫩绿夭红照眼明】《过段寨二首》王之道·宋
【嫩绿夭红照眼明】《过广德宿开元寺上人房》王之道·宋
【尚有娇红照眼明】《和丁端叔书怀韵二首》袁说友·宋
【李白桃红照眼明】《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耶律楚材·金末元初
【李白桃红照眼明】《春兴》徐渭·明
【万紫千红照眼明】《为金仲和题夏太常竹》韩雍·明
【浅碧深红照眼明】《浣溪沙》陆求可·明末清初
【粉白脂红照眼明】《八仙花》周云阁·近现代
【榴锦年年照眼明】《端午日》殷尧藩·唐
【五月榴花照眼明】《题张十一旅舍三咏 榴花》韩愈·唐
【萱草榴花照眼明】《夏日即事》张九成·宋
【红榴照眼明】《南柯子 将出行,陆丈知府置酒,出姬侍,酒半索词》曾觌·宋
【百叶盆榴照眼明】《夏》程颢·宋
【萱草榴花照眼明】《寄端夫三首》舒邦佐·宋
【安石榴花照眼明】《见榴花寄周丈》赵蕃·宋
【百叶盆榴照眼明】《初夏》陆游·宋
【小山榴花照眼明】《即席四首》陆游·宋
【窗外葵榴照眼明】《端午月山主人酒边即事》黄庚·宋末元初
【灿灿火榴明照眼】《庚子端午次潘明举韵二律》叶颙·元末明初
【意外榴花照眼明】《狂夫杂兴》刘璟·明
【照眼榴花依旧明】《晚雨》李孙宸·明
【五月榴花照眼明】《南山十二咏集古 华果柴》程敏政·明
【又见榴花照眼明】《丙子署中自述擢清孙来衙儿曹有诗送之依其韵》黄公辅·明
【榴花艳照眼中明】《闻丁述安司马郡城购园亭,多植花木,亦分八景,书此寄之》郑用锡·清
【照眼海榴明】《卜算子 午日》汪玢·近现代
【五月海榴红照眼】《临江仙 沈康臣生日,席上作》毛奇龄·明末清初
【照眼丹榴红似火】《五日小雨登永宁城远眺》金科豫·清
【照眼石榴红】《忆江南·端阳词》陆震·清
(类似词句)玉人邀我少留行
【一杯邀我少留行】《南柯子二首》奕绘·清
(类似词句)别时不似见时情
【别时争似见时情】《江山送客次韵》于石·宋末元初
【别时不似见时多】《过金陵四首》苏泂·宋
上一篇:天资孝友本生知,不愧周人七子诗;绝妙好辞旌至性,丰碑千古奉坟祠 | 宋·赵抃 次韵前人题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