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元稹 重赠

【题注】乐天商玲珑能歌,歌予数十诗。【按】① 一作:寄《唐语林》:
白居易长庆二年以中书舍人为杭州刺史……时吴兴守钱徽、吴郡守李穰,皆文学士,悉生平旧友,日以诗酒寄兴。官妓高玲珑、谢好好巧于应对,善歌舞。后元稹镇会稽,参其酬唱,每以筒竹盛诗来往。《碛砂唐诗》:
闻家书有三折笔法,意在笔先,笔留馀意,故用力直透纸背。今读此篇首句,非意在笔先乎?意在笔先则此七字并未着墨也。次句似与上下不相蒙,实是轻轻一点墨矣。独至第三句正当用力取势,兔起鹘落之时,而偏用缩笔,只换“月落潮平是去时”结,非笔留意者乎?若拙手则必出锋一写,了无馀味,故知此道亦有三折法也。《唐三体诗评》:
寄君诗则无非离别之辞,起下二句轻巧无痕。不忍更听,便藏得千重别恨。末句只从将别作结,自有黯然之味,正用覆装以留不尽。《诗法易简录》:
一气清空如话。《诗境浅说》:
首二句非但见交谊之厚,酬唱之多,兼有会少离多之意。故第三句以“又”字表明之,言明日潮平月落,又与君分手江头。灞岸攀条,阳关恹笛,人所难堪,况交如元、白乎?题曰“重赠乐天”,见临别言之不尽也。《诗式》:
说相别之难,托于诗词入。首句从唱者兜起,不特起势远而寄意亦愈切,言莫教人唱我之诗,以我诗不堪入听也。二句言我之诗多是别诗。菏句、二句只自冒起,为二句先垫一层。三句言相别又在明朝,“又”字为眼,亦为主。四句从别后着笔,言月落潮平,正是去之之时,题后涵咏,含情不尽,与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结句云“惟见长江天际流”同一用意。此首与《赠乐天》一首合读。[品]凄切。《唐诗鉴赏辞典》:
陆时雍《诗镜总论》说:“凡情无奇而自佳者,景不丽而自妙者,韵使之然也。”的确,有些抒情诗,看起来情景平常,手法也似无过人处,但读后令人回肠荡气,经久不忘。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回环往复的音乐节奏,及由此产生的“韵”或韵味。《重赠乐天》就是这样的一首抒情诗。它是元稹在与白居易一次别后重逢又将分手时的赠别之作。先当有诗赠别,所以此诗题为“重赠”。
首句提到唱诗,便把读者引进离筵的环境之中。原诗题下自注:“乐人商玲珑(中唐有名歌唱家)能歌,歌予数十诗”,所以此句用“休遣玲珑唱我诗”作呼告起,发端奇突。唐代七绝重风调,常以否定、疑问等语势作波澜,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刘禹锡),这类呼告语气容易造成动人的风韵。不过一般只用于三、四句。此句以“休遣”云云发端,劈头喝起,颇有先声夺人之感。
好朋友难得重逢,分手之际同饮几杯美酒,听名歌手演唱几支歌曲,本是很愉快的事,何以要说“休唱”呢?次句就象是补充解释。原来筵上唱离歌,本已添人别恨,何况商玲珑演唱的大多是作者与对面的友人向来赠别之词呢,那不免令他从眼前情景回忆到往日情景,百感交集,难乎为情。呼告的第二人称语气,以及“君”字与“我”字同现句中,给人以亲切的感觉。上句以“我诗”结,此句以“我诗”起,就使得全诗起虽突兀而款接从容,音情有一弛一张之妙。句中点出“多”“别”,已暗逗后文的“又”“别”。
三句从眼前想象“明朝”,“又”字上承“多”字,以“别”字贯串上下,诗意转折自然。四句则是诗人想象中分手时的情景。因为别“向江头”,要潮水稍退之后才能开船;而潮水涨落与月的运行有关,诗中写清晨落月,当近望日,潮水最大,所以“月落潮平是去时”的想象具体入微。诗以景结情,余韵不尽。
此诗只说到就要分手(“明朝又向江头别”)和分手的时间(“月落潮平是去时”),便结束,通篇只是口头语、眼前景,可谓“情无奇”、“景不丽”,但读后却有无穷余味,给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原因何在呢?这是因为此诗虽内容单纯,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萦回不已的音韵。它存在于“休遣”的呼告语势之中,存在于一、二句间“顶针”的修辞格中,也存在于“多”“别”与“又”“别”的反复和呼应之中,处处构成微妙的唱叹之致,传达出细腻的情感:故人多别之后重逢,本不愿再分开;但不得已又别,令人恋恋难舍。更加上诗人想象出在熹微的晨色中,潮平时刻的大江烟波浩渺,自己将别友而去的情景,更流露出无限的惋惜和惆怅。多别难得聚,刚聚又得别,这种人生聚散的情景,借助回环往复的音乐律感,就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里,音乐性对抒情性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周啸天)(类似词句)明朝又向江头别
【明朝又向江头别】《赠方道士回沔阳》胡天游·元
【明朝又向江头别】《和山阴宋太史韵》解缙·明
【明朝又向江头别】《题扇面伯牙鼓琴图为同年谈时英赋》黄仲昭·明
【今朝又向江头别】《送僧归石城》释机先·明
【一樽又向江头别】《送王知州复任》王绂·明
【归来又向江头别】《寄曾良用》朱谏·明
【明朝忍去别江头】《送仲温先生还吴》沈铉·元末明初
【明朝送别龙江头】《送唐孟实还绩溪》程通·明
【明朝又作溪头别】《郡中会伯玉》陈镒·元
【无端又向明朝别】《送杨判簿考绩如京》胡奎·元末明初
【故人又向明朝别】《月夜闻角送友人别》胡奎·元末明初
【明朝又向青山别】《交城分司与孙廷用酌别口号》祁顺·明
【明朝又向河桥别】《送余先生教授淮府》黄仲昭·明
【明朝又向芙蓉别】《翁字韵四首一首原韵谢唐铁翁惠碧桃二首赠别桂阳范伯宁三首美铁翁四首病中自广》符锡·明
【明朝又向都门别】《送刘庆良还重庆》邓林·明
【明朝又向江南去】《京师逢陆玘》谢缙·明
【明朝又向江湖去】《永康别友人》金鉴才·当代
(类似词句)月落潮平是去时
【怕去时月落潮平】《金菊对芙蓉 复约叟》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正是潮平月落时】《春夜梦吴心渊》徐应簧·明
【潮平是去时】《秋日城东陂饯汪三》李梦阳·明
【潮平月落多时】《木兰花慢 题红犀扇面》张翥·元
【月落潮平又一时】《题章价人铜官感旧圆补》李希圣·清
上一篇:窥径紫苔妩丽,入门黄卷纵横;欲知个里妙处,时遣鸧鹒一鸣 | 宋·吴则礼 过宝晋斋赠元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