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浓愁浅黛,遥山眉妩。来时旧路。尚岩花、娇黄半吐。
到而今,唯有溪边流水,见人如故。
无语。邮亭深静,下马还寻,旧曾题处。无聊倦旅。伤离恨,最愁苦。
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念沈沈、小阁幽窗,有时梦去。
--- 宋·袁去华 瑞鹤仙

在南宋初期的词坛中,袁去华是个不太受人重视的人物。正史里没有留下他的传记 ,“而且”连他的生卒年代也无从考证。只知道他字宣卿,江西奉新人,是绍兴十五年(1145)的进士,曾做过善化(今湖南省长沙市 )和石首(今属湖北省)的知县,留下了《宣卿词》一卷,共有九十八首,数量不算太少。
这一首《 瑞鹤仙》,其主题可以用词中的两句话概括,就是“伤离恨,最愁苦”。词从写景入手。“郊原”三句,写郊外雨后之状。在一望无际的荒郊原野上,一阵骤雨过后,风也停停了下来;但坠落的枯叶,却还在空中飘舞。这虽然是秋日郊原常见的景象,但对于一个离人来说,却显得格外的触目。这几句乍看是纯粹的写景,但只要稍加体味,就会发现其中已融入了作者凄凉的情思。景是各人眼中所见之景,是各人观照景物那一刹那思想感情的返照。因此透过这几句词所写景物的外观,我们可以窥见作者衰颓、凌乱的心绪,而且还可以隐隐感到其中似乎含有某种暗示:那“风定犹舞”的败叶,不就象作者自己的身世、处境一样吗?这样,词一开头,就把人引到了怅惘的境界。
“斜阳”三句,继续描写郊原景物。作者的视线移向了远方,只见已斜挂在丛密的小树林顶上的夕阳,它那金色的光线,把妩媚的远山照映得十分明显。这几句的感情色彩,比前面三句显然要浓得多,它透过字面呈现给读者的意象,是饱蘸着愁恨色彩的。本来,夕阳斜照,“遥山媚妩”,这就是一种悦目的景致。然而所作者所见到的 ,却是一副“浓愁浅黛”的状貌,这完全是移情作用的结果。黛青色的重叠的山峰,还可以使人联想到作者紧皱的双眉。北宋人王观有一首《 卜算子》,开头两句写的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可供参阅。
“来时旧路”至上阕结束,仍是写郊原风光。这里半是实景,半是虚景。“溪边流水”是实在的 ,是眼前所见到的 :而“娇黄半吐”的“岩花”(生长在岩石旁的花)则是保存在脑海中的印象,是来时所见到的。昨日迎人的有岩花与流水,今日则流水“见人如故”而已,可见岩花已经凋谢了,不存在于现实之中了。这一实一虚,造成了一种生机蓬勃景象与萧条萧杀景象的对比,昨日与今日的对比。走在来时的旧路上,作者早已愁绪满怀,更是与那景物的萧条萧杀形成鲜明的对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古代人的情感大体相同。词写到这里,一位离人眼中的秋日郊原景物,渗透了感伤的情绪,展现了读者的面前了。
下片另换场景,由郊原转入对邮亭(古时没设官道上供过往行人歇宿的馆舍)的描写。“无语”四句,勾画出作者来到邮亭前面,下马投宿的动作画面;他那“无语”的外在表观,揭示出他正在咀嚼凄凉悲哀的心灵活动 。所谓“旧曾题处”,倒不一定非要理解为他曾经在这里留下过翰墨(诗词之类),只不过是说他曾经在这里歇宿过而已。这种重临旧地而境况完全不同的情景,是最容易勾起人们的愁绪满怀,因此他的默默无言,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 无聊倦旅”三句 ,由写景叙事转入抒情的描写,直接点出了“伤离恨,最愁苦”的这一主题,这是在“深静”的旧日邮亭中安顿下来之后必然产生的思想情感 。这“ 离恨”的内容具体是指什么呢?从“纵相逢”三句,可知是作者不得已而离别了他的心上人 ,深恐他今生今世不能再与其相见的思想情感。
“收香藏镜”是指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不二。(“收香”用的是晋代贾充之女贾午窃其父所藏奇香赠给韩寿、因而结成夫妇的典故,见《晋书·贾充传》。“藏镜”用的是南朝陈亡后,驸马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因各执半镜而得以重圆的典故,见孟棨《本事诗·情感》)。
“人面桃花在否”是担心不能再与女方相见的思想情感的表露 。(用崔护在长安城南遇一女子,明年再来而“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典故,亦见孟棨《本事诗·情感》。)爱情的遇合与否决定于双方的主客观因素,使自己能够忠贞不二,又安知对方的情况如何呢!惆怅之情,溢于言表。既然现实已不一定能够相见,那就只好寄希望于梦中了。“念沉沉”三句 ,具体展示出这一想象中的梦寻之状。深沉的“ 小阁幽窗”,是佳人居所;“有时梦去”,本来是够虚无飘渺的,但慰情聊胜于无,总比连梦中也不得一见要好 。 宋徽宗被掳北行时想念故宫,不也是叹息“和梦也新来不做”(《燕山亭》)吗?晏几道说得好:“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鹧鸪天》)梦中寻欢 ,也是够浪漫诗意的 ;并且以“念”字领起,又见出多少无奈之情!
这首词当是作者与意中人分别以后抒写离恨而写的。宋代都市繁华,歌妓众多,无论是官妓、私妓还是家妓,偶然的遇合 ,就往往以她们的色相、伎艺,赢得了为科举功名而奔波的士子们的期盼,这是那时普遍的现象 。其《荔枝香近 》、《卓牌子近》、《长相思》、《宴清都》等,都是他和歌妓们聚时欢会或别后相思的记录。此词大约也是为此而写的。这一类词要说有很大的社会意义,那也不一定;不过两性关系总容易触动到感情的深处,往往使人荡气回肠就是了。(类似词句)郊原初过雨
【数里川原初过雨】《春行自东城迤北郭到北干山脚怅然有述》毛奇龄·明末清初
【过雨郊原浑积翠】《晚倚南楼》吕陶·宋
【郊原过雨色】《遣兴》刘基·元末明初
【郊原过雨东作始】《闻鸠鸣有感呈石末公》刘基·元末明初
【过雨郊原啼布谷】《浣溪沙》刘基·元末明初
【郊原过雨群芳剩】《重九陪胡侍御游江心寺》杨旦·明
【过雨郊原万绿肥】《流萤》李冰若·近现代
【郊原过雨草离离】《郊原》陈永正·当代
【郊原晓绿初经雨】《寒食》王禹偁·宋
【郊原雨初霁】《游鹤林、招隐二首》苏轼·宋
【郊原雨初足】《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苏轼·宋
【郊原初雨歇】《别墅晚晴与邻叟久立》刘仔肩·元末明初
【想见郊原霁雨初】《题画册》孙承恩·明
【郊原初雨歇】《答丁逊学虞公务见寄》王汝玉·明
(类似词句)见败叶零乱
【败叶零乱空阶】《满庭芳 三首》秦观·宋
(类似词句)风定犹舞
【风定犹舞】《花犯·庭中莳红蔷薇一丛,百朵烂漫,春余因忆先太夫人所居室后院此花最盛,游子不归,往往独赏自被兵后,老屋仅存,今又值花时矣》金兆蕃·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斜阳挂深树
【斜阳瞥映浅深树】《南梁行》李绅·唐
【深树斜阳到处啼】《三月晦日》王一鹗·明
【斜阳深树见山楼】《依韵酬念祖弟归应省试》陈凯永·清
【斜阳犹在深深树】《蝶恋花·示叔申》冯幵·清末近现代初
【挂在斜阳树】《卜算子》徐俯·宋
【斜阳挂高树】《山居十首》薛嵎·宋
【斜阳挂庭树】《蝉》于石·宋末元初
【斜阳高树挂晴虹】《山居二首》元好问·金末元初
【红树挂斜阳】《南乡子 和秋岩重阳》张之翰·元
【峰头老树挂斜阳】《石床峰》汪珍·元
【斜阳欲挂晴川树】《潇湘八景画·远浦归帆》朱瞻基·明
【长林无树挂斜阳】《韩信庙》童冀·明
【斜阳挂树】《踏莎行》李标·明末清初
【指斜阳树挂愁些】《莺啼序》冒丹书·清
【斜阳挂树催鸦急】《拟宿马维则蔬斋从小湾更上三里呼渡不得沿流取归道风甚强自操舟困顿始得泊》王生荃·清
【斜阳红挂树杪】《台城路 园中春日来游者,丽人甚多,偶拟此解》袁绶·清
【中原挂在斜阳树】《摸鱼子 小城晚眺》郑文焯·清
【斜阳挂树怪我至】《题何润夫云山别墅春宴图云山别墅者三晋朝士淀园直庐祁文端所题额庚寅辛卯间文恪与其乡人欲规复之择地下斜街筑屋种树润夫实董其役庚子燬后重构今且十年予既谂废兴之由益感念文恪为赋长句》陈宝琛·清末近现代初
【斜阳挂树映崇馆】《访瘦唐伯沆团书馆偕登扫叶楼看雨》陈三立·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遥山眉妩
【残照里凄断遥山眉妩】《瑶华慢 董茧庵属题所藏郑恒崔夫人合袝墓志》赵尊岳·近现代末当代初
【眉妩遥山带泪痕】《泰姬陵》饶宗颐·近现代末当代初
(类似词句)来时旧路
【迷却来时旧路】《金缕曲 寄外三叠前韵》屈蕙纕·清
【回首来时旧路】《满庭芳 旅况》曹尔堪·清
(类似词句)唯有溪边流水
【惟有一溪流水】《乌夜啼 含晖亭芍药谢》刘敏中·元
(类似词句)下马还寻
【下马还寻旧游处】《次韵弘济过居庸佛院怀幼孜》杨士奇·明
(类似词句)旧曾题处
【旧曾题处烦师护】《赠真戒大师》陆佃·宋
【旧曾题处】《百字令 天宁寺僧舍见青然兄题壁诗》吴敬梓·清
(类似词句)他年重到
【他年重到未成虚】《和叔夏十绝 宿云峰寺》胡寅·宋
【怕他年重到路应迷】《满江红 再用前韵》辛弃疾·宋
【南浦他年重到日】《赠孙思顺》杨载·元
【他年考绩应重到】《送吴知府之官雷州》来复·明
【只恐他年重到】《清平乐 入粤别巢南,并示沪上诸子》叶楚伧·清末近现代初
【只恐他年重到】《清平乐》叶楚伧·清末近现代初
【他年重到】《新荷叶 闻南京玄武湖荷花盛开,缅怀旧游,用赵德庄韵》汪东·清末近现代初
【他年重到何物是】《和子南与诸友登永宁寺塔基》胡云飞·当代
(类似词句)人面桃花在否
【人面桃花在何处】《谒金门》石孝友·宋
【人面桃花在何处】《游春图》张宁·明
【桃花人面依然在】《高阳台·冯志青龙华饯春图》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桃花人面俱都在】《戊子春日将有未央宫万亩桃花园之游》魏新河·当代
(类似词句)有时梦去
【有时梦去千里游】《元伯示清水泊之什因和酬》黄庶·宋
上一篇:颓垣落水半平江,乔木风呼不易降;耕出珠玑时得一,道逢麟凤不成双 | 宋·刘攽 次韵王介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