睫在眼前长②不见,道非身外更③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 唐·杜牧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按】① 一作:始 ② 一作:犹 ③ 一作:欲《王直方诗话》:
小杜守秋浦,与祜为诗友,酷爱祜《宫词》,赠诗曰:“如何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又寄诗云:“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
朱东岩曰:入手劈将有感于中“不自由”作起,真有一段登高塑远、触景兴怀、情不自己之况。楼曰“夕阳”,声曰“孤起”,则所感愈不堪言矣。三四皆写“不自由”也……后四句皆写寄张祜也。《载酒园诗话》:
“信腕信口,皆成律度”,亦终无是理也。即如石公所称:“古有以平而佳者,如‘睫在眼前人不见’之类是也……”虽传,正传其丑耳,如西施与嫫姆并传,遂谓嫫姆句两施并美耶?《唐诗快》:
天地不坏,此恨长存(“芳草何年”句下)。《唐诗鉴赏辞典》:
宋人计有功的《唐诗纪事》载:“杜牧之守秋浦,与祜游,酷吟其宫词。亦知乐天有非之之论。乃为诗曰:睫在眼前人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可知此诗系有感于白居易之非难张祜而发。长庆年间(821─824),白居易为杭州刺史,张祜请他贡举自己去长安应进士试。白居易出题面试,把张祜置于徐凝之下,使颇有盛名的张祜大为难堪。杜牧事后得知,也很愤慨。会昌五年(845)秋天,张祜从丹阳寓地来到池州看望出任池州刺史的杜牧。两人遍游境内名胜,以文会友,交谊甚洽。此诗即作于此次别后。诗人把自己对白居易的不满与对张祜的同情、慰勉和敬重,非常巧妙而有力地表现了出来。
这首诗纯乎写情,旁及景物,也无非为了映托感情。第一句用逆挽之笔,倾泄了满腔感喟。众多的感慨一齐涌上心头,已经难于控制了。“角声”句势遒而意奇,为勾起偌多感叹的“诱因”。这一联以先果后因的倒装句式,造成突兀、警耸的艺术效果。“孤起”二字,警醒俊拔,高出时流甚远。一样的斜阳画角,用它一点染,气格便觉异样,似有一种旷漠、凄咽的情绪汩汩从行间流出。角声本无所谓孤独,是岑寂的心境给它抹上了这种感情色彩。彳亍旧地,独凭栏杆,自然要联想到昔日同游的欢乐,相形之下,更显得独游的凄黯了。三、四句承上而来,抒发别情。对面的青山──前番是把臂同游的处所;夹道的芳草──伴随着友人远去天涯。翠峰依旧,徒添知己之思;芳草连天,益增离别之恨。离思是无形的,把它寄寓在路远山长的景物中,便显得丰满、具体,情深意长了。“芳草”又是贤者的象征。《楚辞·九章·思美人》云:“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即以之比有德君子。诗人正是利用这种具有多层意蕴的词语暗示读者,引发出丰富的联想来,思致活泼,宛转关情。五、六两句思笔俱换,由抽绎心中的怀想,转为安慰对方。目不见睫,喻人之无识,这是对白居易的微词。“道非身外”,称颂张祜诗艺之高,有道在身,又何必向别处追求呢?这是故作理趣语,来慰藉自伤沦落的诗友。自此,诗的境界为之一换,格调也迥然不同,可见作者笔姿的灵活多变。七、八句就此更作发挥。“谁人得似”即无人可比之意,推崇之高,无以复加。末句“千首诗轻万户侯”补足“谁人得似”句意,大开大合,结构严谨。在杜牧看来,张祜把诗歌看得比高官厚禄更重,有谁及得上他的清高豁达呢?
这首诗结响遒劲,由后向前,层层揭起,恰似倒卷帘栊,一种如虹意气照彻全篇,化尽涕洟,并成酣畅。这种旋折回荡的艺术腕力,是很惊人的。
一首诗里表现出这么复杂的感情,有纷挐的枨触,绵渺的情思,气类的感愤,理趣的阐发和名士所特具的洒脱与豪纵。风骨铮铮,穷极变化。喜怒言笑,都是杜牧的自家面目。小杜的俊迈、拗峭,深于感慨的诗风,于此也可略窥究竟了。
(周笃文)(类似词句)百感中来不自由
【百感中来不自由】《集句》吕中孚·金
【百感中来不自由】《南乡子》元好问·金末元初
【百感中来不自由】《劝友人酒》刘秉忠·元
【百感中来不自由】《闺情集古》黎瑜娘·明
【百感中来不自由】《骊山老妓行补唐天宝遗事戏效白乐天作》孙蕡·明
【百感中来不自由】《客怀三首》江源·明
【百感中来不自由】《闺情代八首》江源·明
【百感中来不自由】《集句拟刘文纲少参悼亡》朱诚泳·明
【百感中来不自由】《厓门二十首》郭棐·明
【百感中来不自由】《己巳避寇将适羊城舟抵桂华兵阻未达用李嘉祐京口旅泊诗首句发引率成十首》韩殷·明
【百感中来不自由】《四十初度》顾太清·清
【百感中来不自由】《万米高空寄怀忆雪集唐四首》魏新河·当代
【百感中来不自拈】《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董其昌·明
【感慨中来不自由】《赠九烟先生》戚玾·清
【百感不自由】《草萍》孙承恩·明
【百感中来不易支】《送冯资深归西山》段成己·金末元初
(类似词句)角声孤起夕阳楼
【角声高起夕阳楼】《过冷泉关次韵》杨巍·明
【角起夕阳楼】《新岁偶书》王讴·明
【夕阳楼外角声长】《浣溪沙 时在西园偶成》黄公度·宋
【角声孤起在城楼】《戏赠成季》韩淲·宋
(类似词句)碧山终日思无尽
【碧山终日思无尽】《集句》胡归仁·宋
【终日思归碧山岑】《次韵答张沙河》黄庭坚·宋
【碧山终日谩思君】《奉寄柯太常杨洗马刘侍讲王修撰诸先生》童轩·明
(类似词句)芳草何年恨即休
【芳草何年恨即休】《减字木兰花 望仙词》韦骧·宋
【芳草何年恨即休】《郊居集句十首》卢龙云·明
(类似词句)睫在眼前长不见
【睫在眼前终不见】《会稽览古诗 秦望山》华镇·宋
【睫在眼前不见】《春从天上来》姬翼·元
【只在眼前谁见睫】《题赵天羽给谏小照》查慎行·清
(类似词句)道非身外更何求
【道非身外更何求】《闲居感兴六首》江源·明
【身外更何求】《山居十首》方岳·宋
【身外更何求】《游黄塘山庄》叶春及·明
【醉来身外更何求】《为潘序班伯时书渊明漉酒图》王恭·明
【身外更何求】《醒后闻磬声》杨巍·明
【问余身外更何求】《午睡》许仪·明
【身外更何求】《偶出》钱元鼎·明
(类似词句)谁人得似张公子
【问谁人得似张公子】《贺新郎 张倅生日》刘克庄·宋
【谁人得似张公子】《戏用荆公体呈黄张二君》洪刍·宋
【谁人得似张公子】《赠张轩民赞善》王安石·宋
【何人得似张公子】《答赠张大允文》王世贞·明
【谁人得似黄公子】《送黄爱梅过西湖》熊瑞·宋
【谁人得似杨公子】《和杨居敬韵二首》耶律楚材·金末元初
【谁人得似陈公子】《答陈司理汝立》胡应麟·明
【若为得似张公子】《行香退过南湖主人未起》项安世·宋
【无情谁似张公子】《忆君美》杨奂·金末元初
【称诗谁似张公子】《送张比部文起审决江南》欧大任·明
【谁人得似刘郎子】《小山书院》张孝祥·宋
【谁人得似鸱夷子】《江横暮景》蒲寿宬·宋
【谁人得似梁夫子】《上元五绝句》梁鸿志·近现代
(类似词句)千首诗轻万户侯
【千首诗轻万户侯】《閒吟》姜特立·宋
【千首诗轻万户侯】《谈诗》罗元贞·近现代
【两首诗轻万户侯】《答赠张大允文》王世贞·明
【千首能轻万户侯】《次韵答张迪功坐上见贻张将赴南都任》陈与义·宋
【千首可轻万户侯】《千首》卢青山·当代
【况有诗轻万户侯】《次韵奉酬茂恭送茉莉重台白莲》喻良能·宋
【不把诗轻万户侯】《和士特南浦诗》刘子翚·宋
【得意诗轻万户侯】《送张叔介》曾丰·宋
【诗轻万户侯】《书管掾所抄张安国诗》赵蕃·宋
【自有诗轻万户侯】《李子永惠道中诗卷》韩元吉·宋
【诗轻万户侯】《同张仲修再过刘子》何景明·明
上一篇:自君之出矣,愁倚月明中;思君如木叶,黄瘦怯西风 | 明·童轩 自君之出矣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