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八六网
风水 阴宅 八字 相学 生肖 取名 解梦 民间 本命年 老黄历 吉祥物 古诗词 古书籍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唐·杜荀鹤 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唐·杜荀鹤 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唐·杜荀鹤 小松
《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不是么?──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描写和议论,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首诗中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何庆善)

上一篇:平生才业笑时髦,唾手功名晚未遭;白发早怜西日远,红旗还值北风高 | 宋·廖刚 送敏叔祠部赴
古诗词相关文章
十载青油驻岘山,屹如一柱倚人寰;秧畴雨足春犁乐,榆塞风清夜柝闲 |  宋·李曾伯 代为其亲寿

十载青油驻岘山,屹如一柱倚人寰;秧畴雨足春犁乐,榆塞风清夜柝闲 | 宋·李曾伯 代为其亲寿

十载青油驻岘山,屹如一柱倚人寰;秧畴雨足春犁乐,榆塞风清夜柝闲;威望龙堆毡帐外,勋名...

年少王郎一幅巾,杖藜呼我步城闉;红泥亭子阑干外,绝目遥看万树春 |  宋·释道潜 维(四库本

年少王郎一幅巾,杖藜呼我步城闉;红泥亭子阑干外,绝目遥看万树春 | 宋·释道潜 维(四库本

年少王郎一幅巾,杖藜呼我步城闉;红泥亭子阑干外,绝目遥看万树春;...

名在东京四谏官,曲江日照寸心丹;只今遗庙年年祭,可是功名久远看 |  元末明初·张以宁 余襄

名在东京四谏官,曲江日照寸心丹;只今遗庙年年祭,可是功名久远看 | 元末明初·张以宁 余襄

名在东京四谏官,曲江日照寸心丹;只今遗庙年年祭,可是功名久远看;...

故国一为别,舟居已半年;山城杨柳岸,巷陌豆花天;夜静溪声近,秋空 | 清·李振钧 黔阳夜泊怀

故国一为别,舟居已半年;山城杨柳岸,巷陌豆花天;夜静溪声近,秋空 | 清·李振钧 黔阳夜泊怀

故国一为别,舟居已半年;山城杨柳岸,巷陌豆花天;夜静溪声近,秋空月影圆;何因乡梦少,岑...

微寒骚屑窗竹,淡月朦胧夜天;路暗城头传警,漏稀更士高眠 |  宋·张耒 夜坐三首 其三

微寒骚屑窗竹,淡月朦胧夜天;路暗城头传警,漏稀更士高眠 | 宋·张耒 夜坐三首 其三

微寒骚屑窗竹,淡月朦胧夜天;路暗城头传警,漏稀更士高眠;...

杨柳无烟清昼长,粤江重见秉兰觞;客乡儿女春衣薄,故国松楸社饭凉 |  明·游朴 寒食

杨柳无烟清昼长,粤江重见秉兰觞;客乡儿女春衣薄,故国松楸社饭凉 | 明·游朴 寒食

杨柳无烟清昼长,粤江重见秉兰觞;客乡儿女春衣薄,故国松楸社饭凉;事往绵山堪堕泪,愁来...

水天清浅月昏黄,传语诸花未要忙;词客尽应相识早,玉人谁有自然香 |  宋·陆佃 依韵和查许国

水天清浅月昏黄,传语诸花未要忙;词客尽应相识早,玉人谁有自然香 | 宋·陆佃 依韵和查许国

水天清浅月昏黄,传语诸花未要忙;词客尽应相识早,玉人谁有自然香;祇承雨露尤消得,况乃...

我在漓江上,君行瘴海浔;因劳南去梦,暂望北归心;别后年华改,新来 | 宋·李师中 递中得先之

我在漓江上,君行瘴海浔;因劳南去梦,暂望北归心;别后年华改,新来 | 宋·李师中 递中得先之

我在漓江上,君行瘴海浔;因劳南去梦,暂望北归心;别后年华改,新来雨露深;凭栏望书信,一...

毗山春色郁苍苍,万顷湖光接混茫;雨露年深松桂老,池台风满薜萝香 |  明·游朴 潘印川司寇毗

毗山春色郁苍苍,万顷湖光接混茫;雨露年深松桂老,池台风满薜萝香 | 明·游朴 潘印川司寇毗

毗山春色郁苍苍,万顷湖光接混茫;雨露年深松桂老,池台风满薜萝香;赤松早结留侯约,绿野...

久客名何在?奇穷骨奈骄;百思唯睡好,一枕得春饶;惜字留残刺,倾家 | 清·宋湘 支离四首 其

久客名何在?奇穷骨奈骄;百思唯睡好,一枕得春饶;惜字留残刺,倾家 | 清·宋湘 支离四首 其

久客名何在?奇穷骨奈骄;百思唯睡好,一枕得春饶;惜字留残刺,倾家赎敝貂;天寒日更短,庭...

古诗词知识图解
我是江湖老散人,资无十日亦精神;笔床柴灶生涯足,更有梅花不厌贫 |  清·刘咏 隐吟四首 其

我是江湖老散人,资无十日亦精神;笔床柴灶生涯足,更有梅花不厌贫 | 清·刘咏 隐吟四首 其

我是江湖老散人,资无十日亦精神;笔床柴灶生涯足,更有梅花不厌贫;...

竹山山下黄隐君,买山种竹谢尘氛;凉阴匝地日难扫,清籁满天时复闻 |  明·林弼 竹山隐居为丰

竹山山下黄隐君,买山种竹谢尘氛;凉阴匝地日难扫,清籁满天时复闻 | 明·林弼 竹山隐居为丰

竹山山下黄隐君,买山种竹谢尘氛;凉阴匝地日难扫,清籁满天时复闻;蛰龙未奋葛陂水,鸣凤...

剪纨成薄质,谁将拟月轮;闵竭夏后德,同我天王仁;及至为时用,岂必 | 宋·梅尧臣 咏扇

剪纨成薄质,谁将拟月轮;闵竭夏后德,同我天王仁;及至为时用,岂必 | 宋·梅尧臣 咏扇

剪纨成薄质,谁将拟月轮;闵竭夏后德,同我天王仁;及至为时用,岂必画美人;何忧秋风来,退...

少文好山林,每往辄忘归;余生千载后,独与斯人违;朅来炉峰下,结宇 | 宋·释道潜 庐山杂兴

少文好山林,每往辄忘归;余生千载后,独与斯人违;朅来炉峰下,结宇 | 宋·释道潜 庐山杂兴

少文好山林,每往辄忘归;余生千载后,独与斯人违;朅来炉峰下,结宇聊栖迟;长林拱茂木,九...

扑面烟霞晓更嘉,偶随藜杖访仙家;斜阳不见登山屐,独绕长溪折夜花 | 宋·李之仪 登山未还范景

扑面烟霞晓更嘉,偶随藜杖访仙家;斜阳不见登山屐,独绕长溪折夜花 | 宋·李之仪 登山未还范景

扑面烟霞晓更嘉,偶随藜杖访仙家;斜阳不见登山屐,独绕长溪折夜花;...

两年不见马相如,独掩长门诵《子虚》;宛对幽人纫薜荔,真怜清水出芙 | 明·游朴 寄怀马水部

两年不见马相如,独掩长门诵《子虚》;宛对幽人纫薜荔,真怜清水出芙 | 明·游朴 寄怀马水部

两年不见马相如,独掩长门诵《子虚》;宛对幽人纫薜荔,真怜清水出芙蕖;钱塘八月惊潮候,...

闲来掉臂入天门,拂袂徐徐撮綵云;无语下窥黄谷子,破颜平揖紫霞君 |  唐·吕岩 七言 其一一

闲来掉臂入天门,拂袂徐徐撮綵云;无语下窥黄谷子,破颜平揖紫霞君 | 唐·吕岩 七言 其一一

闲来掉臂入天门,拂袂徐徐撮綵云;无语下窥黄谷子,破颜平揖紫霞君;拟登瑶殿参金母,回访...

墙苔悄碧;诧抱霜不觉,春至无迹;险梦仍频,凉月楼阴,西窗尽是愁白 | 当代·汪洋 疏影

墙苔悄碧;诧抱霜不觉,春至无迹;险梦仍频,凉月楼阴,西窗尽是愁白 | 当代·汪洋 疏影

墙苔悄碧;诧抱霜不觉,春至无迹;险梦仍频,凉月楼阴,西窗尽是愁白;铅尘夜幕都收裹,更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