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丁宁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
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 宋·惠洪 青玉案

①取次:即次第也。
②侵晓:天渐明。
【评解】
此词情景交融,抒写伤别、怀人的心情。上片写恨别,离人远去,回首高城,无限怅惘。下片写别后的怀念。梦回人静,夜雨潇潇,益觉凄凉。通篇写得凄婉细腻,情思绵绵。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其(惠洪)诗词多艳语,为出家人未能忘情绝爱者。如“十分春瘦绿何事,一掬乡心未到家。”(《上元宿岳麓寺诗》)“海风吹梦,岭猿啼月,一枕相思泪。”(《青玉案·谪海外作》)
以及这首《青玉案》“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皆是。
徐釚《词苑丛谈》:末人小词,僧徒惟二人最佳,觉范之作类山谷,仲殊之作似“花间”。
惠洪是宋代的诗僧,也工词。其词婉丽,多艳语。这首《青玉案》步贺铸有名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原韵,抒写伤别怀人之情。
长亭,秦汉时,在驿道边隔十里置一亭,谓之长亭,是行人歇脚和饯别的地方。绿槐烟柳,槐者,怀也;柳者,留也。槐柳荫成,如烟笼雾罩,显示出一片迷茫、怅惘的伤离恨别的氛围。就在这槐柳如烟,长亭连短亭的驿道上,多少人临歧洒泪,次第分离!
词由别时情境写到别后心情。俗语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所谓“日永(长)如年”,正是强调因别愁绵绵而主观感受到的一日之长。最难堪时,登高回首,目尽苍天,只见层层暮云遮断了望眼。而乡关,更在暮云青山之外!
柳宗元有句云“岭树重遮千里目”(《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韩愈亦发出过“云横秦岭家何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痛切的悲呼。它们都表现了一种乡关远隔,亲人睽离,欲归不能的强烈的阻隔心态。
下阕以时间为线索,接写行人于日暮时分驻马解鞍,投宿旅舍。“寒灯思旧事”(杜牧《旅宿》),词人在孤馆独对青灯,前尘往事,亦纷至沓来,暗中忆及分离时之细语丁宁,几多柔情,几多思念!如今,只有梦魂可超越时空,暂返乡关,和伊人小聚。恍然警觉,只有孤枕寒衾,灯昏人静,天色渐明,而窗外小雨潇潇,亦如人之潸潸清泪,绵长无尽。
清徐?《词苑丛谈》云:“凡词无非言情。”又引宗梅岑语:“词以艳丽为工,但艳丽中须近自然本色。”(《丛谈·品藻二》)惠洪身为僧人,而“其诗词多艳语,为出家人未能忘情绝爱者”(薛砺若《宋词通论》)。
(侯孝琼)
此为行旅怀人之作。全词代友人黄峪设辞,描写行者的离愁别恨 ,上片写行者与居者离别时的情景,下片转入行者对居者的思念,主要从行者的角度来写居者。全词情思婉约,真切动人,感人肺腑,将分别之愁、路途之愁、投宿之愁、夜思之愁抒写得淋漓尽致。
起首三句 ,写长亭送别 。绿槐烟柳,是夏初光景。长亭,古代官道上所置之亭,为行人休憩及饯别之处。取次,这里是草草之义,意味着走得匆促。欢情未足,就分别了 。离别已堪恨,“此别匆匆”就更添人恨 。这个“恨”字乃一篇主旨。“脉”句写行人启程后寂寞孤独,倍感思亲,因愁而觉月长如年。歇拍三句化用唐人欧阳詹“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诗意,写行者禁不住愁思,立马回望来时路,只见天边暮云四合,遮断视线,城中的亲友已遥不可见。更觉感情深挚。
过片写行者在日色将暮时歇马解鞍 ,寓居旅舍。客馆寒窗,孤寂中又追忆起情人临别时千万句叮咛嘱咐的话语 。“千万句”,极言离别时对方叮咛话之多,真可谓“ 语已多,情未了 ”,句句包含着无限深情。“一寸柔肠情几许?”柔肠多指女性的缠绵情意。“情几许 ?”语气是反诘,语意却十分肯定 。结尾“薄衾”三句,写行者在旅舍中思念远方女子,想象她此时也一样在相思的煎熬中思念着自己,自从自己走了以后,她一个人独守空闺,薄衾半温,孤枕难眠,内心充满了寒意 。好梦醒来 ,再也睡不着了。夜深人静,听着窗外潇潇雨声,彻夜难眠。这三句,只作细节描写,并未明言其愁,却形象地描绘出行者的愁容恨态,写得深婉曲折,耐人寻味。(类似词句)绿槐烟柳长亭路
【问客路长亭短亭烟柳】《踏青游》杨玉衔·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高城回首
【知君回首望高城】《送刘谷》李郢·唐
【回首高城已摇落】《寄板桥卞进之主簿》孔平仲·宋
【明朝回首高城处】《泊楚州锁外六首》张耒·宋
【高城回首烟波暝】《别帅垣登舟溯江》程公许·宋
【但回首极目望高城】《满江红》蔡伸·宋
【高城谩回首】《盘龙驿》范成大·宋
【回首不见高城】《拥鼻吟/吴音子 吴音子》贺铸·宋
【回首高城似天杳】《感皇恩 别情》赵企·宋
【回首高城】《品令》辛弃疾·宋
【无人回首望高城】《和孙正甫二首》韦骧·宋
【回首高城空企望】《又和答并叙别》韦骧·宋
【恐君回首高城隔】《十绝为亚卿作》韩驹·宋
【回首高城挥夕阳】《自许昌如蔡与石士繇酌别一章》陈东·宋
【回首高城音信阻】《青玉案》黄公度·宋
【回首高城半掩门】《题接待院壁》陆游·宋
【回首高城北】《冠氏留别赵帅》杨奂·金末元初
【回首望高城】《蓦山溪 寄完州诸公》马需庵·元
【回首高城天远】《清平乐 到洪寄新斋和前韵》张野·元
【回首高城古木稠】《留别邓司训》薛瑄·明
【独上高城回首难】《赠松郡副守涪陵陈三石》吴伟业·明末清初
【回首高城夕照残】《湖上送家兄入都》朱荃·清
【回首高城生积阴】《次韵右臣潞河见怀》邓琛·清
【回首高城天样远】《蝶恋花 次叶遐翁出都原韵》朱庸斋·近现代末当代初
(类似词句)目断人何处
【玉箫声断人何处】《怨王孙/忆王孙》无名氏·宋
【王箫声断人何处】《箫台山》周邠·宋
【玉箫声断人何处】《采桑子 清明》曾觌·宋
【华胥梦断人何处】《桃源忆故人》苏轼·宋
【玉箫声断人何处】《倦寻芳》陈允平·宋
【子规啼断人何处】《桃源忆故人》熊象慧·清
【月明何处断人肠】《虞美人》顾贞立·清
【目断枚皋何处在】《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吴融·唐
【目断魂飞何处说】《拨棹子》尹鹗·唐
【目断心飞何处】《昭君怨》万俟咏·宋
【目断青峰是何处】《金陵晚眺》艾可叔·宋
【桃源目断知何处】《寄张应和运副二首》邓肃·宋
【目断征帆何处是】《浪淘沙 忆母》张引元·明
【目断金台何处黄】《寻黄金台不见》黄毓祺·清
【目断君山何处】《寿楼春 送王梦湘还武陵》程颂万·清末近现代初
【故人目断暮云处】《挽遂初陈尚书》王义山·宋末元初
(类似词句)薄衾孤枕
【薄衾孤枕】《鹊桥仙》吕渭老·宋
(类似词句)梦回人静
【梦回人静】《传言玉女》华长发·清
(类似词句)彻晓潇潇雨
【风雨潇潇听晓鸡】《可叹》刘基·元末明初
【山雨潇潇彻夜听】《楚翁别五年丙午四月来山中风雨数日因话旧作再赋三绝仆与楚翁至是三听雨矣不知自此又几听雨耶》黎廷瑞·宋
【潇潇彻夜雨未歇】《剪韭轩即事》孙绪·明
【茅檐彻夜雨潇潇】《宿来安驿听雨偶成》陈琏·明
【暮雨潇潇蓬背彻】《念奴娇 石君追溯旧游,为拈此解》萧恒贞·清
上一篇:能向府亭内,置兹山与林;他人骕骦马,而我薜萝心;雨止禁门肃,莺啼 | 唐·李颀 题少府监李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