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李益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诗,当是诗人失意时的即兴之作,深含身世之慨和人生体验,构思精巧,颇有意趣。
失志不遇的悲哀,莫过于年华蹉跎而志业无成,乃至无望。如果认定无望,反而转向超脱,看破红尘。在封建士人中,多数是明知无望,却仍抱希望,依旧奔波仕途,甘受沦落苦楚。李益这诗即作是想,怀此情。
明天立秋,今天照镜子,不言而喻,有悲秋的意味。诗人看见自己两鬓花白如雪,苍老了。但他不惊不悲,而是平静淡漠,甚至有点调侃自嘲。镜中的面容,毕竟只表现过去的经历,是已知的体验。他觉得自己活着,这就够了,身外一切往事都可以一笔勾销,无须多想,不必烦恼,就让它留在镜子里。但是,镜外的诗人要面对明天,走向前途,该怎么办呢?他觉得明天恰同昨日。过去无成而无得,将来正可无求而无失。何况时光无情,明日立秋,秋风一起,万物凋零,自己的命运也如此,不容超脱,无从选择,只有在此华发之年,怀着一颗被失望凉却的心,去面对肃杀的秋风,接受凋零的前途。这自觉的无望,使他从悲哀而淡漠,变得异常冷静而清醒,虽未绝望,却趋无谓,置一生辛酸于身外,有无限苦涩在言表。这就是此诗中诗人的情怀。
诗题“立秋前一日”点明写作日期,而主要用以表示本诗的比兴寓意在悲秋。“览镜”,取喻镜鉴,顾往瞻来。前二句概括失志的过去,是顾往;后二句抒写无望的未来,是瞻来。首句,实则已把身世感慨说尽,然后以“在镜中”、“两鬓雪”、“对秋风”这些具体形象以实喻虚,来表达那一言难尽的的遭遇和前途。这些比喻,既明白,又含蓄不尽,使全篇既有实感,又富意趣,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倪其心)(类似词句)万事销身外
【万事皆身外】《右丞相苏公挽歌二首》张说·唐
【万事都来身外】《即事五首》吕陶·宋
【身外鸿毛万事轻】《题白莲院东轩》蔡襄·宋
【身外成亏万事】《和马宜州卜居七首 足堂》王炎·宋
【身外万事徒悠哉】《八月十四日对酒》边元鼎·金
【身外万事俱亡羊】《方壶道人山水歌》童冀·明
【身外鸿毛万事轻】《甲申夏应三江有月之邀赴三峡得与众诗友相识,其后东遨兄三江兄几度来京小聚,日前三江才走,东遨兄又至,赋此以呈》吴金水·当代
(类似词句)生涯在镜中
【生涯在镜中】《秋朝览镜》薛稷·唐
【生涯惟在一瓢中】《食米仓》宋沆·宋
【生涯只在钵盂中】《翠微山居八首》赵彦端·宋
【生涯只在钵盂中】《翠微山居诗》释冲邈·宋
【生涯总在钵盂中】《偈》释普交·宋
【生涯长在水中居】《观涨》叶兰·元
【生涯原在钓车中】《题居士贞仿倪云林小景用士贞及文休承韵 用居韵》张萱·明
(类似词句)明日对秋风
【一丝何日对秋风】《咏归》吴当·元
【渊明把菊对秋风】《鹧鸪天 和昌父》辛弃疾·宋
【明日秋风起】《次韵涧上丈人见寄》晁说之·宋
【不知明日又秋风】《曹氏寒碧即事》葛绍体·宋
【明日秋风重怅望】《次高二季迪留别韵》徐贲·元末明初
【秋风明日叹离居】《孔雀图歌》王廷相·明
【明日秋风两地思】《携张嘉运游醉翁亭》潘希曾·明
【秋风明日起】《东坡引?十赍词示婢还九首 川扇》董以宁·明末清初
【秋风明日起】《东坡引?十赍词示婢还九首 川扇》董以宁·明末清初
【天涯明日又秋风】《立秋前一日作》黄立世·清
【念黄花明日秋风零落】《倾杯乐 林钟商调,旅怀》吴湖帆·清末近现代初
【明日秋风吹一概】《樟灾并序》汪石青·近现代
【明日秋风】《三姝媚 次韵彭郎》朱生豪·近现代
【明日秋风作】《七月十一夜闲作晨暮诗遣闷十首》卢青山·当代
【秋风明日吹罗袂】《蝶恋花 五月二十三淩明梦醒,影犹在眼,谛视遂尔倏灭,撑躯记此词桌面》卢青山·当代
上一篇:长安车马竞通津,西市衣冠血尚新;白首同归成底事,青山独往竟何人 | 明末清初·沈嗣选 感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