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闻声觉浅深。官属不令拘礼数,时时缓步一相寻。
--- 唐·张谓 西亭子言怀

《唐诗归》:
钟云:从官廨簿领中写出羲皇桃源在目(“傍溪白鸟”句下)。谭云:静(“流水闻声”句下)。《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前解写境,后解写人。笔疏墨明,谁当不晓?乃我独有神解于此诗者。看他前解为“堂阴”,为“芳草”,为“数丛”,为“竹林”,为“闲花”,为“几处”,为“树,为“猿”,为“溪”,为“鸟”、全是一人指指点点,申申夭夭于其间。但细读“在”字,“映”字、“攀”字、“呼”字、“傍”字、“应”字,便自见所谓尽是此人闲心妙手,并非西亭有此印板景致也。然则前解正是写人(前四句下)。后解,看他写到看景知山,闻声识水。二三属吏,尽捐町畦,则不知山水之为我,我之为山水;自之为他,他之为自;一之为多,多之为一。所谓休乎天钧,嗒焉尽丧,是先生之杜德机也,然则后解乃写人无其人(后四句下)。《近体秋阳》:
文情虚明,诗志洁倬。(类似词句)时时缓步一相寻
【缓步一相寻】《寄梁药亭太史》何绛·明
上一篇:姊弟双飞待望仙,凤帏元自赐恩偏;赏花夕夕陪铜辇,斗草朝朝费玉钱 | 清末近现代初·曾广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