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卢照邻 曲池荷

《唐诗别裁》:
言外有抱才不遇、早年零落之感。《网师园唐诗笺》:
末二句,托兴蕴籍。《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鶗鴂先鸣,骚人同悲。《诗式》:
以荷之芳洁自比,荷受秋风飘零,不为人知,以喻人负异才,流落无人知也。如班婕妤句“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是也。《唐人绝句精华》:
此诗亦《离骚》“恐美人之迟暮”之意,言为心声,发于不觉也。以下资料来源未详:
这首《曲池荷 》,是卢照邻晚期的作品,借咏荷 以抒其情怀。借物咏怀是卢照邻的强项,清人沈德潜 在《唐诗别裁》中说 :“言外有抱才不遇,早年零落 之感。”正可以用来评论该诗。
卢照邻,志大位卑,一生坎坷多舛。他任新都尉 时染上风痹病,辞职北返 ,“羸卧不起,行已十年”, 痛苦不堪。咸亨四年(673),他写的《病梨树赋·序》 中说 :“癸酉之岁,余卧病于长安光德坊之官舍。父 老云是鄱阳公主之邑司,昔公主未嫁而卒,故其邑废, 时有处士孙君思邈居之。……余年垂强仕,则有幽忧 之疾,椿囷之性,何其辽哉 !”此时他虽求助于神医 孙思邈,但对自己身体已经不抱什么希望。常常“伏 枕十旬,闭门三月。”在《病梨树赋》中他写道:“怯 衡飙之摇落”,忌炎景之临迫。”这里的“怯摇落”与 《曲池荷》诗中的“叹飘零”是一样的含意,其中深 深寄寓着诗人一生的忧愤与感慨。
“浮香绕曲岸 ”,未见其形,先闻其香。曲折的 池岸泛着阵阵清香,说明荷花盛开,正值夏季 。“圆 影覆华池”,写月光笼罩着荷池。月影是圆的 ,花与 影,影影绰绰,莫能分解。写荷的诗作不在少数。而 这首诗采取侧面写法,以香夺人,不着意描绘其优美 的形态和动人的纯洁,却传出了夜荷的神韵 。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是沿用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的句意,但又有所变化, 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早年零落的感慨。 卢照邻在去世前不久写的《释疾文》中说道:“春 秋冬夏兮四序,寒暑荣悴兮万端。春也万物熙熙焉感 其生而悼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 解欢。圣人知性情之纷纠 。”这不免也有诗人自己的 性格原因。由于他被病痛所折磨,对事物变化的反映 特别敏感 。如《释疾文》中所说 :“神翳翳兮似灰, 命绵绵兮若缕。一伸一屈兮,比艰难若尺蠼,九生九 死兮。同变化乎盘古。万物繁茂兮此时,余独何为兮 肠邅回而屡腐 ?”“草木扶疏兮如此,余独兰驒兮不 自胜 。”万物越是繁茂越是生机勃勃,他就越发感觉 到自己的形象枯槁。同时他对繁荣的万物是“感其生 而悼死”,“见其盛而知其阑”也有对自己和他人盛时 的回忆与感慨。他的这种思想突出表现在他晚期的诗 歌里 。《曲池荷》的前两句写的是花好月圆,而后两 句突然转写花之自悼。这花之自悼实为人之自悼。咏 物诗,“因物以见我”,乃见其佳处。除余山《竹林问 答》中说 :“咏物诗寓兴为上 ,传神次之。寓兴者, 取照在流连感慨之中,《三百篇》之比兴也。传神者, 相赏在牝牡骊黄之外 ,《三百篇》之赋也。若模形范 质 ,藻绘丹青,直死物耳,斯为下矣 。”如此看来, 可见卢照邻咏物诗之造诣。(类似词句)浮香绕曲岸
【销尽浮香绕曲岸】《自题画梅》金鉴才·当代
(类似词句)常恐秋风早
【常恐秋风早】《菩萨蛮七首 集句》刘基·元末明初
【秋风常苦早】《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苏轼·宋
【悲秋常怕秋风早】《摸鱼儿 西麓霜林坐晚和稼轩》饶宗颐·近现代末当代初
【常恐秋露蚤】《杂诗十九首》欧必元·明
【秋风常恐到无期】《寄怀二十首》赵蕃·宋
【常恐秋风至】《种菊》罗洪先·明
【常恐秋风起】《拟采莲曲》叶嘉莹·当代
(类似词句)飘零君不知
【断云飘零不知处】《题立斋不碍云山亭》陆文圭·宋
【三处飘零各不知】《八尺湖夜泊怀李与熙张子环》徐熥·明
【不知王粲感飘零】《朱大行仲南招饮茹氏园得星字》黎民表·明
【不知当日飘零】《新荷叶 荆州小东门并序》范诗银·当代
【知君本是飘零客】《汶上感旧》徐熥·明
【飘零君不见】《鼓吹曲辞 芳树》沈佺期·唐
【花已飘零君不至】《寄韩子云总领》吴芾·宋
【与君不用叹飘零】《鹊桥仙 落梅》张孝祥·宋
【东君不管尽飘零】《题画四首 水调歌头》王寂·金
上一篇:古今圆月终须缺,死离悔轻生别;数米秤盐,偎寒让暖,耿耿此情难灭 | 清末近现代初·杨玉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