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东风销尽龙沙雪。还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已是经年,杳杳音尘多绝。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 宋·贺铸 石州引/石州慢

此词抒写离别相思之情。作品在内容上虽无新意,但在炼字的精工方面却向为世人称道 。关于这一点,王灼在《碧鸡漫志》中,介绍得颇为具体 :“贺方回《石州慢》予见其旧稿。‘风色收寒,云影弄睛’,改作‘薄雨收寒,斜照弄睛 ’;又‘冰垂玉箸,向午滴沥檐楹,泥融消尽墙阴雪’改作‘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消尽龙沙雪。’”
起首两句写由雨而睛 。初春天气阴冷 ,细雨绵绵,午后云开雾散 ,雨止天睛,“弄睛”二字写出了雨后斜阳照射下万物焕然一新的景象 。“春意空阔”一句 ,便是这种景象的概括 。接着就由近而远地渲染,近处写得具体、细致——“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 ”;远景则阔大、苍茫——“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销尽龙沙雪”。(龙沙,沙漠地带的通称 。)层次井然,笔势酣畅多姿。贺铸是善于炼字的 ,“薄雨”与“斜照”对比鲜明,于变化之中烘托出雨后斜阳的光彩和温暖,显出春意的盎然,空气的清新 ,景色的明静 ,以至“才黄”的柳色也引人注目 。“烟横”几句,写得境界开阔,画面丰富,景中含情。这样“春意空阔”也就有了更形象的依托。上片歇拍两句,收束前文写景之句 ,使景语化为情语,使上面所写景物与词人的生活经历相联系,使之具有特定的内涵,例如:“空阔”,是雨止天睛、四宇寥廓之景,然而在此时此刻愈是空阔,则愈觉孤寂,愈能触发思亲怀人的感情;“长这柳色 ”是景,然亦含有别情;“烟横”三句,也暗写了雁归人不归、春归人未归的感慨。这两句,实为全词意脉的枢细。
过片沿着“ 还记”追思当年的分别。“将发”二字,写自己即将辞别登程 ,极其干净利落 。“画楼”二句写酒楼宴别,“红泪”,指佳人胭脂沾满了离别的泪水 。“顿成轻别 ”,追忆以往,透露出无限悔恨之情。“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音尘,即信息。这两句语浅情深。年年盼相见,盼音信,然而却是“音尘都绝 ”,表现出别后之思和思而不见之苦。由“轻别”而思,而悔,而愁。思与悔已融合在上面的写景叙事之中。作者先以一问句引出“愁 ”字,“共有”二字又逗出了两地同愁。“芭蕉不展丁香结”,芭蕉叶卷而不舒,丁香花蕾丛生 ,芭蕉 、丁香两个形象都是用来形容愁心不解。这一句化用唐李商隐《代赠》“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诗句 。同时,也是化用了那女子诗中的两句,这样既回答了愁
之深,又表达了了解和怜惜之意。
结句“ 枉望断天涯 ,两厌厌风月”。“两”字与“共有”相呼应,厌厌,愁苦的样子。这两句写得空灵蕴藉 ,既总括了回首经年,天各一方,两心相念,音信杳然,只有“玉楼明月长相忆 ”;也说出了,关山渺邈,天涯之思,对景难排,心底总隐藏着不灭的思念和期望。
此词上片写景 ,下片转入叙事,整首词熔写景、抒情与叙事一炉,写得委婉曲折,意味深长。(类似词句)长亭柳色才黄
【长亭柳色鹅儿黄】《送童子卢观国试玉堂》方岳·宋
(类似词句)烟横水际
【烟横水际】《柳梢青》张孝祥·宋
【暮看白烟横水际】《小筑》陆游·宋
【疏烟横水际】《晚坐》邹之翰·明
(类似词句)东风销尽龙沙雪
【东风消尽门前雪】《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一》凌云翰·元末明初
【东风消尽山头雪】《春寒喜和暖》于谦·明
(类似词句)恰而今时节
【看取而今甚时节】《偈颂二十二首》释道生·宋
【而今什么时节】《偈颂八十五首》释妙伦·宋
【那时节早料而今】《渡江云》王策·清
【月圆时节到而今】《浣溪纱 清明载酒山塘重记所见》郑文焯·清
(类似词句)红泪清歌
【红泪清歌催落景】《南乡子》贺铸·宋
(类似词句)顿成轻别
【顿成轻别方回泪】《题秋娘所寄小照》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已是经年
【诗筒已是经年别】《三犯渡江云/渡江云》周密·宋
【已是经年别】《虞美人 赠卢坚叔》张孝祥·宋
【客边已是经年别】《赠奚元启二首用宾之韵》倪岳·明
【已是经年疾】《病中秋思八首》胡俨·明
【已是经年离别】《南浦 咏水仙和钱筱南茂才符祚韵》黄燮清·清
【重阳已是又经年】《摊破浣溪纱》章衣萍·近现代
(类似词句)芭蕉不展丁香结
【芭蕉不展丁香结】《代赠二首》李商隐·唐
【芭蕉不展丁香结】《风入松》杨慎·明
【芭蕉不展丁香结】《临江仙 和子珍》谭献·清
【芭蕉展尽丁香结】《蕉石图》王汝玉·明
(类似词句)枉望断天涯
【天涯一望断人肠】《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唐
【天涯望断故人书】《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清绝不敢轻酬因为长歌聊以为报未竟复得子乔校书示问故兼寄陈君庶资一笑耳》徐铉·唐
【天涯望断】《满庭霜/满庭芳》无名氏·宋
【望断天涯此倚楼】《戏笔》林石涧·宋
【空望断天涯】《花心动》潘汾·宋
【晓楼望断天涯】《清平乐》赵与仁·宋
【望断天涯外】《县斋春书十二韵》寇准·宋
【天涯望断无来使】《和刘圣与顾龙山探梅四首》刘宰·宋
【天涯望断人不归】《石翁姥》刘宰·宋
【天涯一望断】《寄李南金》徐宝之·宋
【倚窗望断暮天涯】《宫籍监》文天祥·宋
【王孙望断怨天涯】《草意》曾唯仲·宋
【望断天涯芳草】《西江月》朱敦儒·宋
【望断天涯绝点云】《久旱》杨时·宋
【望断天涯人白头】《渡扬子》楼钥·宋
【望断天涯去路迢】《春暮》赵希逢·宋
【天涯望断无消息】《寄衣曲》释斯植·宋
【望断天涯】《沁园春 次岳总干韵》黄机·宋
【天涯望断行云暮】《青玉案 寄刘仲泽》张弘范·元
【佳人望断天涯客】《忆秦娥》赵雍·元
【望断天涯】《减字木兰花 吴江夜泊》邵亨贞·元末明初
【望断天涯眉黛锁】《浪淘沙 暮春闺思》路迈·明
【天涯一望断人肠】《闺情集古》黎瑜娘·明
【望断天涯不见来】《瞿塘贾》周是修·明
【望断天涯思欲迷】《寄大洪》张嗣纲·明
【望断天涯思不穷】《春词》潘氏(裘致中妻)·明
【天涯望断白云飞】《送朱孟德还宁夏五首》胡俨·明
【望断天涯去不还】《送武安同福安柩归西江》金幼孜·明
【望断天涯坐夕曛】《寄贺黄门先生》邵宝·明
【望断天涯云满身】《王宣溪先世铁拄杖歌奉次西涯先生韵》邵宝·明
【望断天涯是五茸】《答张通山见寄二首》董纪·明
【望断天涯芳讯】《凤凰台上忆吹箫》马如玉·明
【望断天涯】《柳梢青 清明日柬步香妹申江》凌祉媛·清
【空望断天涯芳信】《疏影 题蒋夫人吕撷芬梅隐小照》左锡璇·清
【望断天涯归信】《如梦令 步梅村先生韵》张令仪·清
【频望断天涯旅魂】《柳梢青》张玉珍·清
【望断天涯不见】《凤凰台上忆吹箫 梦中送别》徐元瑞·清
【望断天涯音问隔】《九日同随轩兄登九成台有怀渭崖兄晓峰弟》李廷敬·清
【尽望断天涯芳草路】《酷相思》杨芳灿·清
【望断天涯】《浪淘沙 春望》沈榛·清
【望断天涯迥】《百字令 对月》熊琏·清
【望断天涯】《一剪梅 秋别》许德蘋·清
【望断天涯何处是】《摊破浣溪纱 用李中主韵,和雪耘》傅熊湘·清末近现代初
【望断天涯】《蝶恋花·壬寅三月二十五日》吕思勉·近现代
【望断天涯路】《莺啼序》宋词·近现代
【天涯望断渺消息】《庐山铁船峰歌写呈俞律诗兄吟正并博一粲》常国武·近现代
【天涯望断木兰舟】《夏柳四首》连横·近现代
【望断天涯】《阳台路 晚眺》萧劳·近现代
【奈望断天涯】《摸鱼儿 读稼轩词》龙榆生·近现代
【天涯望断暮寒生】《玉楼春·癸亥暮春,友人过沪,旋飞去忆曩日分携,亦在落花夕照之时,风景不殊,华年难再,归途怅惘,口占小令》张珍怀·近现代
【天涯望断无寻处】《踏莎行 戊寅重九在八步》石声汉·近现代末当代初
【天涯望断芳尘】《高阳台》顾学颉·近现代末当代初
【望断天涯芳草路】《谒金门 向子仲坚赴沪有怀》林修竹·当代
【凭栏望断天涯路】《甲申除夜二首》熊盛元·当代
【望断天涯】《蝶恋花 和彦威丈二首》王蛰堪·当代
【望断天涯】《醉花阴 重阳节》程坚甫·当代
【天涯望断】《金缕衣》梁羽生·当代
【望断天涯路】《百字令 唐晓澜》梁羽生·当代
(类似词句)两厌厌风月
【不胜风月两厌厌】《踏莎行七首 题醉袖》贺铸·宋
上一篇:劫来平地幻风波,磨蝎君偏命里多;片纸衷情言不得,沈郎腰瘦近如何 | 清·缪公恩 寄沈明经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