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后来好事,一图分作两家春。今犹昔从来大隐,都住金门。
此日停云群从,论休承才调,数道君身。祖庭爱士,泃濡欲湿枯鳞。
苦叹焦桐未遇,殷勤为拂爨余痕。投珠恨,转成佳话,翻尽陈因。
--- 清末近现代初·叶昌炽 庆清朝 其一 题王酉室半偈盦图

【注】图为文文水笔,翁尚书师旧藏也。许丈鹤巢识为尊甫凫舟先生故物。光绪庚辰尚书典礼闱,许丈被放逐,遂以此图归之,并填词为赠,有云:投珠遗恨,略补前因。爱士盛心可感也。已韬甫前辈复属张雨生刺史对临此帧,出以徵题,敬步卷中原韵。
【按】① (百谷与王元美书云:燕山匠者善造阿育王塔,雕镂若鬼工,携归树于半偈盦前,青桂之下,一袈裟地。)② (伯谷梦偈云:佛手指端放毫白光如十匹练。又云:若云非梦,即非非梦。)(类似词句)一袈裟地
【虽然一片袈裟地】《题宝林方丈,留别伯举法师》张昱·元末明初
【一袈裟地无十笏】《尧峰山清晖轩落成送楞伽寺弘上人归隐且见余志》张元凯·明
【一袈裟地许平分】《浣溪沙 七月十二日移沈淑人遗榇,于苏公祠却归宝祐桥,回望孤山,黯然久之》周之琦·清
【一袈裟地更谁管】《齐天乐九首》项鸿祚·清
【一袈裟地】《百字令·和梅伯仙岩纪游》梅冷生·近现代
【无非一领袈裟地】《上天台顶》释木鱼·近现代末当代初
(类似词句)一图分作两家春
【绿杨分作两家春】《嵇氏祠堂联》朱廷燮·近现代
上一篇:熹平经石立千载,砚山主人去百年;摩挲榻本玩残字,吉黄片羽欣流传 | 清·孙星衍 题熹平石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