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德诚 拨棹歌 其一

【按】① 按:《五灯会元》卷八载五代时建州白云令弇禅师引后二句。船子和尚,原名德诚,遂宁(今属四川)人。约生活于中晚唐时期,隐居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从药山惟严禅师学,常乘小船住来松江朱泾间,以纶钓度日,人称船子和尚。后覆船死。咸通年间,僧藏晖于其覆殁处建寺。
参禅与钓鱼也有密切关系,这大概是由于钓趣与禅趣有相通之处的缘故。南宋普济所编佛教禅宗典籍《五灯会元》中载有船子和尚的“钓鱼偈”六首(七言绝句和《渔歌子》词各三首),都是这位自称“三十年来坐钓台”高僧自述其在垂钓中心专一境、妙悟禅理的。“偈”是佛经中的唱词 ,即禅诗。这六首钓鱼偈中,以七绝其三写得最好。此诗描写月夜独钓情景,寓禅理于诗情画意之中,是故“丛林(即禅林)盛传”(北宋惠洪《冷斋夜话》)。
首两句叙垂钓实况:“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前句表明钓者稳坐钓台居高临下;后句把垂纶入水激起波纹以钓线为圆心身四周层层荡开的景象,描绘得生动传神,极富动态美。这里采用以动写静的手法,反衬出万籁俱寂的宁静氛围,既是月夜垂钓的逼真写照,又暗示出佛家禅定的最佳境界,钓境与禅境密合无间,“清波皓月照禅心”的感受油然而生。
后两句写垂钓结果:“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水寒而钓鱼无获,自在情理之中,然而,钓者却另有所获。上句的“静”字和下句的“空”字是全诗的诗眼,言在此而意在彼,寄旨遥深。佛教禅宗认为,宇宙万物“四大皆空”,一切事物都无实体,修炼者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终以悟“空”而进入涅槃之门。“满船空载月明归”不正反映了参禅者对“禅定”的潜心领悟吗?
据《五灯会元》记载,船子和尚临终时曾以垂钓启发夹山和尚悟禅,授以“垂纶千尺,意在深潭”、“丝悬绿水,浮定有无之意”,“钓尽江波,金鳞始遇”等禅机,说他在药山从师学禅三十年,只明白了这个道理。因此,他的七绝其一称:“三十年来坐钓台,钩头往往得黄能。金鳞不遇空劳力,收起丝纶归去来。”(“黄能(tai))"为传说中藏于深渊的一种神兽)他的《渔歌子》其一写道:”有一鱼兮伟莫裁,混融包纳信奇哉。能变化,吐风雷,下线何曾钓得来?“这些禅诗,抒写了他一辈子在垂钓中参禅悟禅的心得,禅理钓趣水乳交融,堪称钓鱼诗园林中的奇花异卉。
--李旦初(类似词句)千尺丝纶直下垂
【千尺丝纶直下垂】《颂古三首》释宝印·宋
【千尺丝轮直下垂】《颂古五首》释惟照·宋
【千尺丝纶直下浮】《偈六十九首》释道宁·宋
【千尺丝纶直下投】《题渭川钓图》王佐(汝学)·明
【直下千尺垂林丘】《山宫观瀑》李孝光·元
【垂虹直下三千尺】《星岩二十景 虹桥雪浪》梁景先·明
【千尺丝纶垂两桨】《渔家傲 白湖观捕鱼》刘学箕·宋
(类似词句)一波才动万波随
【一波才动万波随】《浣溪沙》徐俯·宋
【一波才动万波随】《颂古五首》释惟照·宋
【一波才动万波随】《诉衷情令 在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黄庭坚·宋
【一波才动万波随】《论诗三十首》元好问·金末元初
【一波才动万波随】《文江八景 墨潭澄镜》邹元标·明
【一波才动万波随】《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刘逸生·近现代
【一波先动万波随】《四时佳兴题徐景阳园堂五首》陆文圭·宋
【一波才动众波随】《颂古三十一首》释如本·宋
【一波才动众波随】《次韵思禹思晦见寄二首》释德洪·宋
(类似词句)夜静水寒鱼不食
【夜静水寒鱼不食】《五祖山拈香》郭祥正·宋
【夜静月明鱼不食】《颂古九首》释普信·宋
(类似词句)满船空载月明归
【满船空载月明归】《乘月泛小舟归泊头二首》李纲·宋
【满船空载月明归】《添声杨柳枝》侯善渊·元
【满船惟载月明归】《或问翁归有所积否作诗答之》钱蕙纕·清
【月明归去满船空】《船子和月图》李俊民·金末元初
【冷清清空载月明归】《【双调】大德歌》关汉卿·元
【扁舟空载月明归】《秋江曲》李畅·明
【夜深满载月明归】《玉楼春》朱景文·宋
【满载月明归】《题舫轩》王质·宋
【满船载得月明归】《偈颂一百五十首》释心月·宋
【满船空载有归装】《廖子晦以通书及龟山道乡晦庵帖见惠》曹彦约·宋
上一篇:翩翩文彩映珊瑚,炯炯丰标玉不如;才入琐门司谏草,又从荒服按边储 | 明·王鏊 送杨润卿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