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八六网
风水 阴宅 八字 相学 生肖 取名 解梦 民间 本命年 老黄历 吉祥物 古诗词 古书籍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满)江郊,高者挂 | 唐·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一作满)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一作堂)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一作象)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床(一作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一作坏)受冻死(一作意)亦足。
--- 唐·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满)江郊,高者挂 | 唐·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
《唐诗援》:
“‘安得广厦千万间’,发此大愿力,便是措大想头。”申凫盟此语最妙。他人定谓是老杜比稷、契处矣。《唐诗镜》:
子美七言古诗气大力厚,故多局面可观。力厚,澄之使清;气大,束之使峻:斯尽善矣。《诗源辨体》:
《茅屋为秋风所破》,亦为宋人滥觞,皆变体也。《唐诗归》:
钟云:好笑!好哭(“南村群童”二句下)。钟云:“入竹”妙!妙(“公然抱茅”句下)!谭云:“恶卧”,尽小儿睡性(“娇儿恶卧”句下)。《杜臆》:
“广厦万间”,“大庇寒士”,创见故奇,袭之便觉可厌。……“呜呼”一转,固是曲终馀意,亦是通篇大结。《义门读书记》:
元气淋漓,自抒胸臆,非出外袭也。“自叹息”三字,直贯注结处(“归来倚杖”句下)。“风”字带收前半(“风雨不动”句下)。《唐宋诗醇》:
极无聊事,以直写见笔力,入后大波轩然而起,叠笔作收,如龙掉尾,非仅见此老胸怀。若无此意,则诗亦可不作。朱鹤龄曰:白乐天云:“安得布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同此意。《读杜心解》:
起五句完题,笔亦如飘风之来,疾卷了当。“南村”五句,述初破不可耐之状,笔力恣横。单句缩住、黯然。“俄顷”八句,述破后拉杂事,停“风”接“雨”,忽变一境;满眼“黑”、“湿”,笔笔写生。“自经丧乱”,又带入平时苦趣,令此夜彻晓,加倍烦难。末五句,翻出奇情,作矫尾厉角之势。……结仍一笔兜转,又复飘忽如风。《楠树篇》峻整,《茅屋篇》奇奡。《杜诗镜铨》:
邵子湘云:此老襟抱自阔,与蝼蚁辈迥异。诗亦以朴胜,遂开宋派。蒋弱六云:此处若再加叹息,不成文矣。妙竞推开自家,向大处作结,于极潦倒中正有兴会(“安得广厦”句下)。还说穷话,妙(“风雨不动”句下)。《网师园唐诗笺》:
“安得”三句,固屋破而思广厦之庇,转说到独破不妨,想见“胞与”意量。末二句,有意必尽,惟老杜用笔喜如此。《岘佣说诗》:
后段胸襟极阔,然前半太觉村朴,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四语,及“骄儿恶卧踏里裂”语,殊不可学。《十八家诗钞》:
张曰:沉雄壮阔,奇繁变化,此老独擅。《唐诗鉴赏辞典》: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是不是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呢?有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我们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如果说读到“归来倚杖自叹息”的时候对他“叹息”的内容还理解不深的话,那么读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总该看出他并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吧!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霍松林)(类似词句)八月秋高风怒号

【八月秋高风怒号】《寄孙元忠》孔平仲·宋
【八月秋高风怒号】《秋兴》吴金水·当代
【江上秋高风怒号】《浣溪沙》晁补之·宋
【八月秋高风历乱】《渔家傲》欧阳修·宋
【秋高八月风力狂】《孤雁篇》李本·明
【八月秋高风气清】《秋兴》黎贞·明

(类似词句)卷我屋上三重茅

【卷去屋上茅三重】《秋雨》仇远·宋末元初
【屋上捲去三重茅】《秋雨》朱景英·清
【不办三重屋上茅】《题赵子德修屋疏二首》陆文圭·宋
【三重屋上黄茅】《石州慢》元好问·金末元初
【屋上三重茅】《述怀》柯煜·清
【江亭卷我三重茆】《临安守钟美宣同姓将赴任过白沙言别出示庄定山所赠诗次韵》陈献章·明

(类似词句)忍能对面为盗贼

【忍能对面为盗贼】《七歌集句》周筼·明末清初
【何异对面为盗贼】《晓发钱塘》范允钅芮·清
【那禁对面为盗贼】《火炎行》陈肇兴·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唇焦口燥呼不得

【周郎唇乾口燥呼不得】《补蜀汉铙歌十二首 权进妹》胡应麟·明

(类似词句)秋天漠漠向昏黑

【秋天漠漠向昏黑】《寄孙元忠》孔平仲·宋
【顽阴漠漠秋天黑】《征夫词》刘祁·元

(类似词句)布衾多年冷似铁

【谊风多年冷似铁】《赴调宿白沙渡族叔文远携酒追送走笔取别》杨万里·宋
【布衣当年冷似铁】《壶山四景图》吴希贤·明
【布衾冷似铁】《唐工部员外郎杜甫》李纲·宋
【只有布衾冷似铁】《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 纪德十一首》邓肃·宋
【布衾冷似铁】《风云昼晦夜遂大雪》陆游·宋
【无奈布衾冷似铁】《壬戌腊月初七日大风雪》姚彝伯·近现代

(类似词句)床床屋漏无乾处

【床床屋漏无乾处】《沈坦之将归溧阳值雨留吾庐久之三首》王安石·宋
【连床屋漏无乾处】《苦雨用前韵》缪荃孙·清末近现代初
【屋漏无乾处】《偈颂二十五首》释道璨·宋
【不嫌屋漏无乾处】《观雨》陈与义·宋
【不愁屋漏无乾处】《秋江闻雨》胡奎·元末明初
【岂但屋漏无乾处】《秋夜雨》王冕·元末明初
【杜陵屋漏无乾处】《和秋景韵二十首 秋雨》李昌祺·明

(类似词句)雨脚如麻未断绝

【雨脚如麻未断绝】《贺雨》李处权·宋
【雨脚肯愁未断绝】《晓行溪上喜而吟》郑珍·清
【雨脚如麻未肯收】《雨中游法王寺诗》李廌·宋
【如麻雨脚未肯断】《和子有雨中述怀》洪咨夔·宋

(类似词句)自经丧乱少睡眠

【自经丧乱少睡眠】《胡笳曲 十二拍》文天祥·宋
【自经丧乱少睡眠】《胡笳十八拍十八首》王安石·宋
【丧乱来来少睡眠】《鹧鸪天 和天久雨》李俊民·金末元初
【自经丧乱少欢颜】《浣溪纱 立溪畔》黄绮·当代

(类似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

【安得广厦千万间】《卧病集杜答黎信十首》杨士奇·明
【安得广厦千万间】《挽张之洞联》姚荫祖·清
【安得广厦千万间】《安徽会馆》李鸿章·清
【安得广厦千万间】《乌石山房联》龚易图·清
【安得广厦千万间】《嘲庐联》周耀之·近现代
【愿得广厦千万间】《苦寒行》范浚·宋
【子美欲得广厦千万间】《谢潘令卫惠松木》郑刚中·宋
【愿得广厦千万间】《看山楼联》周儒臣·清
【愿得广厦千万间】《苦寒行》倪承茂·清
【广厦须增千万间】《童丱须知 宫室八篇》史浩·宋
【广厦千万间】《题蜗室》史浩·宋
【广厦何由千万间】《用前韵酬丰之》王庭圭·宋
【广厦期公千万间】《移家谢赵再可》章甫·宋
【广厦千万间】《周质夫山楹》韩淲·宋
【连云广厦千万间】《湖北提刑林寺丞赴召以书索诗》魏了翁·宋
【广厦千万閒】《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寒》李俊民·金末元初
【问广厦何时千万间】《沁园春》刘敏中·元
【良无广厦千万间】《范叔豹苕溪草堂歌》黄玠·元
【直欲广厦千万间】《庚寅夏苦雨答鸣治长句》李东阳·明
【千万间广厦宏开】《湖北贡院联》待考·清
【怀广厦千万间】《挽郭嵩焘联》易寿康·清
【千万间庇寒广厦】《挽张之洞联》秦曾潞·清
【广厦千万间】《逃难诗》洪若皋·清
【广厦千万间】《陆军官学校开校礼成赋呈有栖川炽仁亲王》黄遵宪·清
【安得千万间】《陈子植草庐成求予赋》林景熙·宋末元初
【安得更创千万间】《太平归顺道署二堂联》蔡希邠·清
【安得千万间】《偕仲联过榆生新居》冒效鲁·近现代
【安得广厦万千】《书院联》唐景崧·清

(类似词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谢潘令卫惠松木》郑刚中·宋
【乃欲天下寒士俱欢颜】《范叔豹苕溪草堂歌》黄玠·元

(类似词句)风雨不动安如山

【风雨不动安如山】《句容县茅山观道官东白能文章且长于诗予无以为寿集杜子美诗二十句以赠》解缙·明
【风雨不动安如山】《落星石》涂逢震·清
【风雨不动如山立】《浙江臬署精忠柏》薛镛·清
【四民不动安如山】《程郎中生日》戴栩·宋
【措国不动安如山】《寄贺魏彦成郎中》王庭圭·宋
【社稷不动安如山】《凌敲台呈同游张兵部朱太守》郭祥正·宋
【公手不动安如山】《上魏南夫丞相》释宝昙·宋
【孰能不动安如山】《苍桧》陆游·宋
【风雨如山擘不开】《题王士让御史所藏画卷 风雨回舟》李孝光·元
【风雨不动如安流】《夏圭风雨图》张宁·明

(类似词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胡笳十八拍 第十七拍》李纲·宋

(类似词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杜甫画像》王安石·宋


上一篇:露冷虫声急,风高雁影微;江淹空有恨,王粲竟无依;枯树淡诗思,寒潮 | 清·何之鼎 幽居
古诗词相关文章
阊阖晨开玉殿浮,灵鳌不动海波柔;是般仙果三千岁,一样春风四百州 |  宋·陆佃 次韵和曾子固

阊阖晨开玉殿浮,灵鳌不动海波柔;是般仙果三千岁,一样春风四百州 | 宋·陆佃 次韵和曾子固

阊阖晨开玉殿浮,灵鳌不动海波柔;是般仙果三千岁,一样春风四百州;鸾扇影寒裁就月,蜃炉...

玉杯初罅小池莲,村酒经蚕味可怜;移过林端樯孑孑,碧沙洲外水摇天 |  清·吴颖芳 横泾村舍

玉杯初罅小池莲,村酒经蚕味可怜;移过林端樯孑孑,碧沙洲外水摇天 | 清·吴颖芳 横泾村舍

玉杯初罅小池莲,村酒经蚕味可怜;移过林端樯孑孑,碧沙洲外水摇天;...

南风吹新竹,密密复疏疏;脱冠眠北窗,兴不减精庐;缅思西京事,聊开 | 宋·李彭 读西京杂记十

南风吹新竹,密密复疏疏;脱冠眠北窗,兴不减精庐;缅思西京事,聊开 | 宋·李彭 读西京杂记十

南风吹新竹,密密复疏疏;脱冠眠北窗,兴不减精庐;缅思西京事,聊开稚川书;千古纳眼界,恍...

稽山何崔嵬,奠此东南区;群山状趋附,万壑流萦纡;畴昔大禹来,简计 | 宋·张伯玉 会稽山

稽山何崔嵬,奠此东南区;群山状趋附,万壑流萦纡;畴昔大禹来,简计 | 宋·张伯玉 会稽山

稽山何崔嵬,奠此东南区;群山状趋附,万壑流萦纡;畴昔大禹来,简计天下书;诸侯率麇至,万...

树杪钟楼出半层,佛床黠鼠弄残灯;五更石上僧犹定,头满清霜唤不应 |  宋·张至龙 宿灵岩

树杪钟楼出半层,佛床黠鼠弄残灯;五更石上僧犹定,头满清霜唤不应 | 宋·张至龙 宿灵岩

树杪钟楼出半层,佛床黠鼠弄残灯;五更石上僧犹定,头满清霜唤不应;...

年年月色是中秋,莫为今宵海上楼;要得长圆真妄意,放教微暗亦良筹 |  宋·陆佃 中秋微阴

年年月色是中秋,莫为今宵海上楼;要得长圆真妄意,放教微暗亦良筹 | 宋·陆佃 中秋微阴

年年月色是中秋,莫为今宵海上楼;要得长圆真妄意,放教微暗亦良筹;步金砖上颜仍好,颓玉...

六月正徂暑,庭前耀朱榴;此时华筵开,女弟一岁周;晬盘设地席,百玩 | 清·李振钧 六月廿九日

六月正徂暑,庭前耀朱榴;此时华筵开,女弟一岁周;晬盘设地席,百玩 | 清·李振钧 六月廿九日

六月正徂暑,庭前耀朱榴;此时华筵开,女弟一岁周;晬盘设地席,百玩任纷投;妇佩宜箴管,女...

蠖屈龙蟠欲有须,经纶草昧见雄图;风云耦合天为授,日月重开手自扶 |  明·游朴 诚意伯祠

蠖屈龙蟠欲有须,经纶草昧见雄图;风云耦合天为授,日月重开手自扶 | 明·游朴 诚意伯祠

蠖屈龙蟠欲有须,经纶草昧见雄图;风云耦合天为授,日月重开手自扶;汤相何心先就桀,汉臣...

吾闻黑水洋,乃在梁雍域;胡为东注海,万里尚流黑;岂伊水深黝,远近 | 明·林弼 黑水洋

吾闻黑水洋,乃在梁雍域;胡为东注海,万里尚流黑;岂伊水深黝,远近 | 明·林弼 黑水洋

吾闻黑水洋,乃在梁雍域;胡为东注海,万里尚流黑;岂伊水深黝,远近一墨色;舟师为我言,北...

苏子徐州忧国疏,丹心百载尚依依;青山昔日黄楼在,赤壁何年白鹤归 |  元末明初·张以宁 黄楼

苏子徐州忧国疏,丹心百载尚依依;青山昔日黄楼在,赤壁何年白鹤归 | 元末明初·张以宁 黄楼

苏子徐州忧国疏,丹心百载尚依依;青山昔日黄楼在,赤壁何年白鹤归;西绝峨眉那复得,东还...

古诗词知识图解
睡美不觉晓,蜕然犹恋床;未能忘夜旦,已自懒衣裳;供佛添新水,持经 | 宋·李之仪 宿汤泉示真

睡美不觉晓,蜕然犹恋床;未能忘夜旦,已自懒衣裳;供佛添新水,持经 | 宋·李之仪 宿汤泉示真

睡美不觉晓,蜕然犹恋床;未能忘夜旦,已自懒衣裳;供佛添新水,持经续旧香;不知门外路,何...

暮云归远树,夕阳在西岭;招提寂无人,徙倚息孤影;空山响天籁,严霜 | 清·秦蕙田 冬夜有怀和

暮云归远树,夕阳在西岭;招提寂无人,徙倚息孤影;空山响天籁,严霜 | 清·秦蕙田 冬夜有怀和

暮云归远树,夕阳在西岭;招提寂无人,徙倚息孤影;空山响天籁,严霜袭衣冷;皓魄澹禅心,凉...

苏台风雨久如期,太守精诚不待祈;万廪更为来岁计,六花故就腊晨飞 |  宋·朱长文 佳雪应时呈

苏台风雨久如期,太守精诚不待祈;万廪更为来岁计,六花故就腊晨飞 | 宋·朱长文 佳雪应时呈

苏台风雨久如期,太守精诚不待祈;万廪更为来岁计,六花故就腊晨飞;静装松桂仙枝老,深壅...

浙水东边幕府开,扶桑朝景拖高台;熊旗虎节层霄下,龙户缇人绝岛来 |  元末明初·张以宁 送思

浙水东边幕府开,扶桑朝景拖高台;熊旗虎节层霄下,龙户缇人绝岛来 | 元末明初·张以宁 送思

浙水东边幕府开,扶桑朝景拖高台;熊旗虎节层霄下,龙户缇人绝岛来;碧海清时稀警报,金天...

峡口秋光早,客行日易曛;参差石磴涩,历乱涧泉分;一径落黄叶,四山 | 清·杨鸾 古浪峡

峡口秋光早,客行日易曛;参差石磴涩,历乱涧泉分;一径落黄叶,四山 | 清·杨鸾 古浪峡

峡口秋光早,客行日易曛;参差石磴涩,历乱涧泉分;一径落黄叶,四山生白云;邮亭何处是,凉...

安炉立鼎法乾坤,锻鍊精华制魄魂;聚散氤氲为变化,敢将玄妙等闲论 | 宋·张伯端 绝句六十四首

安炉立鼎法乾坤,锻鍊精华制魄魂;聚散氤氲为变化,敢将玄妙等闲论 | 宋·张伯端 绝句六十四首

安炉立鼎法乾坤,锻鍊精华制魄魂;聚散氤氲为变化,敢将玄妙等闲论;...

海气迫虚渚,蚌吐冷光丸;暗潮携我何处,云势欲成山;长惧阴崖阻隔, | 当代·汪洋 水调歌头

海气迫虚渚,蚌吐冷光丸;暗潮携我何处,云势欲成山;长惧阴崖阻隔, | 当代·汪洋 水调歌头

海气迫虚渚,蚌吐冷光丸;暗潮携我何处,云势欲成山;长惧阴崖阻隔,俯首冰弦弹折,往事不堪...

江南岁晚,襟上缁尘满;一棹烟波归梦远,辜负盟鸥频唤;万千心绪纵横 | 当代·冯永军 清平乐

江南岁晚,襟上缁尘满;一棹烟波归梦远,辜负盟鸥频唤;万千心绪纵横 | 当代·冯永军 清平乐

江南岁晚,襟上缁尘满;一棹烟波归梦远,辜负盟鸥频唤;万千心绪纵横,倚楼不见寒星;眼底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