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八六网
风水 阴宅 八字 相学 生肖 取名 解梦 民间 本命年 老黄历 吉祥物 古诗词 古书籍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 | 唐·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唐·杜甫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 | 唐·杜甫 望岳
《潜溪诗眼》:
《望岳》诗云“齐鲁青未了”,《洞庭》诗云“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语既高妙有力,而言东岳与洞庭之大,无过于此。后来文士极力道之,终有限量,益知其不可及。《望岳》第二句如此,故先云“岱宗夫如何”……无第二句,而云“岱宗夫如何”,虽曰乱道可也。《唐诗品汇》:
范云:起句之超然者也。《画禅室随笔》:
顷见岱宗诗赋六本,读之既尽,为区检讨用儒言曰:“总不如一句。”检讨请之。曰:“齐鲁青未了。”《唐诗归》:
钟云:三字得“望”之神(首句下)。谭云:险奥(“荡胸”二句下)。钟云:定用望岳语景作结,便弱便浅(末句下)。钟云:此诗妙在起,后六句不称。又云:如此结,自难乎其称,又今设身为作者想之。《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刘辰翁曰:“齐鲁青未了”五字雄盖一世。“青未了”语好,“夫如何”跌荡,非凑句也。“荡胸”语,不必可解,登高意豁,自见其趣;对下句苦。郭浚曰:他人游泰山记,千言不了,被老杜数语说尽。周珽曰:只言片语,说得泰岳色气凛然,为万古开天名作。句字皆能泣鬼磷而裂鬼胆。《杜臆》:
“齐鲁青未了”、“荡胸生云”、“决眦入鸟”,皆望见岱岳之高大,揣摹想象而得之,故首用“夫如何”,正想象光景,三字直管到“入归鸟”,此诗中大开合也。……集中《望岳》诗三见,独此辞愈少,力愈大,直与泰岱争衡。诗垂近千年,未有赏识者。余初亦嫌“荡胸”一联为累句,今始知其奇。钟伯敬乃谓:“此诗妙在起,后六句不称。”犹然俗人之见也,又谓:“定用望岳语作结,便弱便浅。”请问将用何语作结耶?《杜诗解》:
“岳”字已难着语,“望”字何处下笔?试想先生当日有题无诗时,何等惨淡经营!一字未落,却已使读者胸中、眼中隐隐隆隆具有“岳”字、“望”字。盖此题非此三字(按指“夫如何”)亦起不得;而此三字非此题,亦用不着也。……此起二语,皆神助之句(首句下)。凡历二国,尚不尽其青,写“岳”奇绝,写“望”又奇绝。五字何曾一字是“岳”?何曾一字是“望”?而五字天造地设,恰是“望岳”二字(“齐鲁”句下)。二句写“岳”。“岳”是造化间气所特钟,先生望“岳”,直算到未有岳以前,想见其胸中咄咄!“割昏晓”者,犹《史记》云:“日月所相隐辟为光明”也。一句写其从地发来,一句写其到天始尽,只十字写“岳”遂尽(“造化”二句下)。翻“望”字为“凌”字已奇,乃至翻“岳”字为“众山”字,益奇也。如此作结,真有力如虎(末二句下)。《唐诗快》:
只此五字,可以小天下矣,何小儒存乎见少也(首二句下)。“割”字奇(“阴阳”句下)。“入”字又奇,然“割”字人尚能用,“入”字人不能用(“决眦”句下)。《古欢堂集杂著》:
余问聪山;老杜《望岳》诗“夫如何”、“青未了”六字,毕竟作何解?曰:子美一生,唯中年诸诗静练有神,晚则颓放。此乃少时有意造奇,非其至者。《杜诗详注》:
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上六实叙,下二虚摹。少陵以前,题咏泰山者,有谢灵运、李白之诗,谢诗八句,上半古秀,而下却平浅;李诗有六章,中有佳句,而意多重复。此诗遒劲峭刻,可以俯视二家矣。《龙门》及此章,格似五律,但句中平仄未谐,盖古诗之对偶者。而其气骨峥嵘,体势雄浑,能直驾齐、梁之上。卢世?曰:公初登东岳,似稍紧窄,然而旷甚。后望南岳,似稍错杂,然而肃甚。固不必登峰造极,而两岳真形已落其眼底。《诗学纂闻》:
起轻佻失体。《唐诗别裁》:
“齐鲁青未了”五字,已尽太山。《读杜心解》:
公望岳诗凡三首,此望东岳也。越境连绵,苍峰不断,写岳势只“青未了”三字,胜人千百矣。“钟神秀”,在岳势前推出;“割昏晓”,就岳势上显出。“荡胸”、“决眦”,明逗“望”字。未联则以将来之凌眺,剔现在之遥观,是透过一层收也。……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杜诗镜铨》:
刘须溪云:“荡胸”句不必可解,登高意豁,自见其趣。“割”字奇险(“阴阳”句下)。《老生常谈》:
予尝谓:读《北征》诗与荆公《上仁宗书》,唐、宋有大文章,后人敛衽低首,推让不遑,不敢复言文字矣。此言出,人必谓震其长篇大作耳。不知“齐鲁青未了”才五字,《读孟尝君传》才数行,后人越发不能。古人手段,纵则长河落天,收则灵珠在握,神龙九霄,不得以大小论。《岘佣说诗》:
《望岳》一题,若入他人手,不知作多少语,少陵只以四韵了之,弥见简劲。“齐鲁青未了”五字,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唐宋诗举要》:
吴北江曰:此十字气象旁魄,与岱宗相称(“造化”二句下)。吴曰:奇情写望岳之神(“荡胸”二句下)。吴曰:抱负不凡。邵子湘曰:语语奇警(末二句下)。《唐诗鉴赏辞典》: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萧涤非)(类似词句)岱宗夫如何

【岱宗夫如何】《玉山东岳》陈普·宋末元初
【岱宗夫如何】《题胡府判赵生山水卷》曹伯启·元
【岱宗如何齐鲁青】《玉笥十咏(曾伯曼命题) 东岳行宫》邓雅·元末明初
【岱宗远意青如何】《寄魏懋堂》裘曰修·清
【岱宗夫何如】《望岱》李宪乔·清

(类似词句)齐鲁青未了

【齐鲁百城青未了】《玉楼春 寿何平章》刘敏中·元
【齐鲁岚光青未了】《题李氏江湖雅趣卷》王阜·明
【齐鲁青未了】《茌平早行望岳》曾棨·明
【吴峤鲁山青未了】《从王守猎》陈造·宋
【漫说鲁齐青未了】《见山》弘历·清
【万古青齐青未了】《送大司空曹葆素予告驰驿还里二首》毕自严·明
【齐鲁阴阴未了青】《东岳云峰图》张宁·明
【齐鲁青已了】《玉山东岳》陈普·宋末元初
【山经齐鲁青才了】《沂州出山》查慎行·清
【齐鲁苍茫青未已】《为孙宗礼题画》张宁·明

(类似词句)造化钟神秀

【特然造化钟神秀】《仙都山》丁宣·宋
【造化钟神秀】《寿刘宗澜都宪同年刘直之侍御乃尊》王缜·明
【乃知造化钟神秀】《出居庸关》袁忠彻·明
【造化钟神秀】《雯峰山水吟并引》罗伦·明
【造化钟神秀】《菩萨蛮 为吾姊题江山神秀图》王蛰堪·当代
【向来神秀造化钟】《天开图画亭》王正己·宋
【造化开神秀】《寿叶台山太师二首 赋得龙潭瀑布》伍瑞隆·明
【神秀皆由造化功】《大别山》陶安·明
【造化钟英秀】《尚书胡公哀挽》祁顺·明
【造化钟灵秀】《登辟支岩追次柯竹严先生韵二首》黄仲昭·明
【造化钟神插天表】《泰山春云图歌》倪谦·明
【造化钟神人尽收】《莪默绝句集译笺乙集》伯昏子·当代

(类似词句)阴阳割昏晓

【阴阳割昏晓】《偈颂一百零三首》释月涧·宋
【阴阳昏晓相割劘】《癸酉北征车中二十日日与尘朝夕也歌以结之》郭之奇·明
【阴阳阖辟割昏晓】《舟泊东昌望光岳楼欲登未果》斌良·清
【昏晓阴阳荡割】《贺新郎 登龙池绝顶凭虚阁同云臣远公赋》陈维崧·清
【信有阴阳错昏晓】《栖闲堂》苏泂·宋
【阴阳推荡几昏晓】《送章德远教官自湘湖归慈湖》王冕·元末明初
【阴阳昏晓多变态】《嵩山高》吴三乐·明
【阴阳别昏晓】《归解石山杂题》方太古·明
【阴阳昏晓自西东】《游武夷》陆深·明
【昏晓更天界阴阳】《石宝寺》杨慎·明
【阴阳寒暑变昏晓】《李仰莲兄以仄韵柏梁体为约园寿筵度曲歌函示徵和次韵却寄并柬王孝廉》郑国藩·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荡胸生层云

【时见层云生荡胸】《泰山春云图歌》倪谦·明
【荡胸自有层云生】《华阴令姜海珊招游华山》林则徐·清
【荡胸生层云】《集句联》谢元淮·清
【层云隐隐荡胸生】《临江仙?次韵答孤桐》陈匪石·清
【荡胸生层云】《集句联》陈继昌·清
【荡胸生层云】《题摩达山诗草》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荡胸生层云】《集句题解网亭》江峰青·近现代
【层云荡胸意矫矫】《游岳麓宫抱黄洞》廖行之·宋
【绝壑层云许荡胸】《醉下祝融峰作》朱熹·宋
【叠叠层云欲荡胸】《采桑子 甲戌和陈景卫韵》胡铨·宋
【层云荡胸】《李道人嵩阳归隐图》麻九畴·金
【层云荡胸起】《登栖云寺怀原无极上人》刘涣·元
【绝壑层云一荡胸】《次韵黄晋卿清明游北山二首》吴师道·元
【层云荡胸臆】《和唐愚士会稽怀古诗三首 沃州山次韵》戴冠·明
【层云欲荡胸】《早登乍浦城楼望海》辛铭·明
【讶底层云不荡胸】《云罩寺留题》弘历·清
【且付层云一荡胸】《减字木兰花》田遨·近现代末当代初
【曾云生荡胸】《寄题胡茂老枢密横山堂》孙觌·宋

(类似词句)决眦入归鸟

【决眦入归鸟】《第一百五十八》文天祥·宋
【决眦入归鸟】《金缕曲 游狮子峰》邓均吾·近现代
【云绽入归鸟】《宿长山寺二首》刘弇·宋
【决眦入飞鸟】《贺新郎 秣陵怀古》万俟绍之·宋
【决眦一鸟入】《寒江》黎简·清
【决眦俯入归飞鸿】《题金山》真德秀·宋

(类似词句)会当凌绝顶

【杖策何当凌绝顶】《滇阳六景 玉案晴岚》僧机·明
【何当凌绝顶】《题金山寺》吴伯宗·明
【何当凌绝顶】《题画三首》文徵明·明
【何当淩绝顶】《同张容与登峄山》陈琏·明
【何当凌绝顶】《答衡南寄题石室山》黄行著·明
【何当凌绝顶】《登岱》诺岷·清
【当凌绝顶】《洞仙歌 题《寒梅图》》顾敏燕·当代
【会须扶策凌绝顶】《华不注歌》王恽·元
【咫尺会须凌绝顶】《由上元宫之赵公山访丈人村》黄合初·清
【会淩绝顶访茅茨】《寄陈散原丈庐山》黄仁基·近现代
【会当同绝顶】《予分配在岳化,暑假至其地,正肖健所居也与姑母饭于其家归车中赋此,记所与共语意也》卢青山·当代

(类似词句)一览众山小

【一览众山小】《环珠洞》吕愿中·宋
【一览小众山】《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吴芾·宋
【一览众山小】《题齐云亭》李之仪·宋
【杜陵一览众山小】《病中辱周彦明吴彦冲下顾荒寂长篇短句间见层出懒拙不即奉答姑述唐律十解以谢 寄题溪山一览亭》唐桂芳·元末明初
【一览应知众山小】《望博格达山二首》王树楠·清
【一览众山小;】《赠妓小东联》勒深之·清
【一览众山小】《题四面云山亭子三首》弘历·清
【会须一览众山小】《澄台远眺》黄通理·清
【知君欲览众山小】《露星亭》叶适·宋
【划然下览众山小】《蟠龙山》张嗣古·宋
【翛然下览众山小】《登泰岳二首 其二》尹台·明
【一举众山小】《远游篇寿立斋》金履祥·宋
【凭阑一笑众山小】《东山》韩性·元
【凭空一眺众山小】《海月岩》刘鸿渐·明
【一览千山万山小】《登乌石寺》杨万里·宋
【一览群山小】《春日象山登眺还憩寺中与何善山论学》许炯·明
【一览群山小】《井陉道中山色甚佳前游未之奇也》戈涢·清
【登临一览众峰小】《北归次盰江疏山宗瑞长老来迓且言山巅有亭俯视群山犹培塿也求佳名大书以榜之取少陵句为目之曰一览亭成两绝句》李纲·宋
【一览众山拳石微】《万卷楼登高》黄惟贤·元
【一览众山出】《游朝汉台》陈堂·明
【众山高一览】《题饶平西岩寺联》郭伦伍·清
【众山高一览】《题饶平西岩寺联》郭伦伍·清
【一览众山】《孟姜女祠联》吴恭亨·近现代
【众山一览】《扫花游 为吴石潜题西泠印社孤山观乐楼,余九至湖上,辄流连其间不置》赵尊岳·近现代末当代初


上一篇:惊雷破山龙衙衙,数里已闻飞瀑哗;隔山两重可望见,犹被青嶂微相遮 | 清末近现代初·易顺鼎
古诗词相关文章
千仞岩岩涌白云,不教紫翠落尘氛;长留雨后凭栏意,堆叠清光伴使君 |  宋·许彦先 南山宣圣庙

千仞岩岩涌白云,不教紫翠落尘氛;长留雨后凭栏意,堆叠清光伴使君 | 宋·许彦先 南山宣圣庙

千仞岩岩涌白云,不教紫翠落尘氛;长留雨后凭栏意,堆叠清光伴使君;...

春晖堂前春日临,萱花开时雨露深;慈亲喜介百年寿,游子难忘寸草心 |  明·陈琏 春晖堂为指挥

春晖堂前春日临,萱花开时雨露深;慈亲喜介百年寿,游子难忘寸草心 | 明·陈琏 春晖堂为指挥

春晖堂前春日临,萱花开时雨露深;慈亲喜介百年寿,游子难忘寸草心;潋滟香醪称寿斝,斓斑...

何曾有约与双文,素昧平生恍遇君;花使易迷同是蝶,山精不散亦为云 |  清·李振钧 美人十八首

何曾有约与双文,素昧平生恍遇君;花使易迷同是蝶,山精不散亦为云 | 清·李振钧 美人十八首

何曾有约与双文,素昧平生恍遇君;花使易迷同是蝶,山精不散亦为云;相思相见终无语,倾国...

玄牝之门世罕知,休将口鼻妄施为;饶君吐纳经千载,争得金乌搦兔儿 |  宋·张伯端 绝句六十四

玄牝之门世罕知,休将口鼻妄施为;饶君吐纳经千载,争得金乌搦兔儿 | 宋·张伯端 绝句六十四

玄牝之门世罕知,休将口鼻妄施为;饶君吐纳经千载,争得金乌搦兔儿;...

萧郎白马远从军,落日樊川吊紫云;客里莺花逢杜曲,唐朝春恨属司勋 |  清·袁枚 杜牧墓

萧郎白马远从军,落日樊川吊紫云;客里莺花逢杜曲,唐朝春恨属司勋 | 清·袁枚 杜牧墓

萧郎白马远从军,落日樊川吊紫云;客里莺花逢杜曲,唐朝春恨属司勋;高谈泽潞兵三万,论定...

天与疏慵,人怜憔悴,分甘抛弃簪缨;有时乘兴,波上叶舟轻;十里横塘 | 宋·晁端礼 满庭芳

天与疏慵,人怜憔悴,分甘抛弃簪缨;有时乘兴,波上叶舟轻;十里横塘 | 宋·晁端礼 满庭芳

天与疏慵,人怜憔悴,分甘抛弃簪缨;有时乘兴,波上叶舟轻;十里横塘过雨,荷香细、苹末风清...

雨后桐江木叶稀,坐棠无事枕閒攲;扁舟几认严君钓,古壁多逢沈令诗 |  宋·张伯玉 送睦州丁郎

雨后桐江木叶稀,坐棠无事枕閒攲;扁舟几认严君钓,古壁多逢沈令诗 | 宋·张伯玉 送睦州丁郎

雨后桐江木叶稀,坐棠无事枕閒攲;扁舟几认严君钓,古壁多逢沈令诗;夜静好当轮省宿,晓寒...

阿连冲晓绝江濆,惊起江汀鸥鹭群;不为营巢祇觅句,真成拄颊玩幽云 |  宋·李彭 次韵九弟过炭

阿连冲晓绝江濆,惊起江汀鸥鹭群;不为营巢祇觅句,真成拄颊玩幽云 | 宋·李彭 次韵九弟过炭

阿连冲晓绝江濆,惊起江汀鸥鹭群;不为营巢祇觅句,真成拄颊玩幽云;...

朝阳烁烁欲争流,已过群红盍自脩;发尽妖妍犹未歇,天机终待几时休 |  宋·李之仪 次韵牡丹四

朝阳烁烁欲争流,已过群红盍自脩;发尽妖妍犹未歇,天机终待几时休 | 宋·李之仪 次韵牡丹四

朝阳烁烁欲争流,已过群红盍自脩;发尽妖妍犹未歇,天机终待几时休;...

一双眸子月初裁,信有香含豆蔻胎;解识未开花意思,如何杜牧是粗才 |  清·李振钧 醉后戏赠

一双眸子月初裁,信有香含豆蔻胎;解识未开花意思,如何杜牧是粗才 | 清·李振钧 醉后戏赠

一双眸子月初裁,信有香含豆蔻胎;解识未开花意思,如何杜牧是粗才;...

古诗词知识图解
谁赋梅花诗,拟继三百五;昔闻林居士,幽栖贲岩坞;琼章虽在人,玉树 | 宋·陆佃 依韵和毅夫新

谁赋梅花诗,拟继三百五;昔闻林居士,幽栖贲岩坞;琼章虽在人,玉树 | 宋·陆佃 依韵和毅夫新

谁赋梅花诗,拟继三百五;昔闻林居士,幽栖贲岩坞;琼章虽在人,玉树已埋土;湖山今寂寥,五...

昔忝同官居胄监,客情都付笑谈间;校书共照青藜火,待漏曾联玉笋班 |  明·陈琏 寄成均诸先生

昔忝同官居胄监,客情都付笑谈间;校书共照青藜火,待漏曾联玉笋班 | 明·陈琏 寄成均诸先生

昔忝同官居胄监,客情都付笑谈间;校书共照青藜火,待漏曾联玉笋班;时雨寻常生璧水,祥云...

驹光如逝不淹留,天下名山半未游;差喜老夫腰脚健,江深五月上巴州 |  近现代·汪耀奎 乙卯夏

驹光如逝不淹留,天下名山半未游;差喜老夫腰脚健,江深五月上巴州 | 近现代·汪耀奎 乙卯夏

驹光如逝不淹留,天下名山半未游;差喜老夫腰脚健,江深五月上巴州;...

落魄红尘四十春,无为无事信天真;生涯只在乾坤鼎,活计惟凭日月轮 |  唐·吕岩 七言 其五

落魄红尘四十春,无为无事信天真;生涯只在乾坤鼎,活计惟凭日月轮 | 唐·吕岩 七言 其五

落魄红尘四十春,无为无事信天真;生涯只在乾坤鼎,活计惟凭日月轮;八卦气中潜至宝,五行...

河朔初辞爨析骸,都城还许谢烦埃;日长穷巷春归后,万绿阴阴锁吹台 |  宋·李之仪 试笔柬赵德

河朔初辞爨析骸,都城还许谢烦埃;日长穷巷春归后,万绿阴阴锁吹台 | 宋·李之仪 试笔柬赵德

河朔初辞爨析骸,都城还许谢烦埃;日长穷巷春归后,万绿阴阴锁吹台;...

雪凝霜降不肯春,花神岂类妇人仁;肯留年后供清思,分付东风与主人 | 宋·李曾伯 又用韵

雪凝霜降不肯春,花神岂类妇人仁;肯留年后供清思,分付东风与主人 | 宋·李曾伯 又用韵

雪凝霜降不肯春,花神岂类妇人仁;肯留年后供清思,分付东风与主人;...

爱此园林景色佳,故人相对一杯茶;山林泉石谁为主,日日能来便是家 |  近现代·汪耀奎 寄畅园

爱此园林景色佳,故人相对一杯茶;山林泉石谁为主,日日能来便是家 | 近现代·汪耀奎 寄畅园

爱此园林景色佳,故人相对一杯茶;山林泉石谁为主,日日能来便是家;...

百尺楼前舣去桅,元龙豪气肯低徊;昔从桂岭访梅去,今自荆江载月回 |  宋·李曾伯 陈次贾归以

百尺楼前舣去桅,元龙豪气肯低徊;昔从桂岭访梅去,今自荆江载月回 | 宋·李曾伯 陈次贾归以

百尺楼前舣去桅,元龙豪气肯低徊;昔从桂岭访梅去,今自荆江载月回;敢拟王刘曾主客,应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