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无书③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呜呼一歌兮歌已④哀,悲风为我从天⑤来。
--- 唐·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其一

【按】① 一作:两 ② 一作:短 ③ 一作:主 ④ 一作:独 ⑤ 一作:东《麓堂诗话》:
诗有纯用平侧字而自相谐协者。……惟杜子美好用侧字,如“有客有客字子美”,七字皆侧;“中夜起坐万感集”,六字侧者尤多。……此等难学,亦不可不知也。《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吴山民曰:自述形容衰飒,读之黯然。实境语可伤,末若有情。《杜臆》:
第一章“有客有客”,而次章以“长镵长镵”继之,分明一宾一主相对;而“托子为命”,若将依为地主然者,见其无地主可依,而作客之穷也。《杜诗详注》:
此章从自叙说起。……首二领意,中四叙事,末二感慨悲歌。七首同格。《读杜心解》:
一歌,诸歌之总萃也。首句,点清“客”字。“白头”、“肉死”,所谓通局宗旨,留在末章应之。……结独逗一“哀”字、“悲”字,则以后诸歌,不复言悲哀,而声声悲哀矣。《唐诗鉴赏辞典》:
男儿生长成名身已老, 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 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 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 仰视皇天白日速。
乾元二年(759),杜甫四十八岁。七月,他自华州弃官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十月,转赴同谷(今甘肃成县),在那里住了约一个月,这是他生活最为困窘的时期。一家人因饥饿病倒床上,只能挖掘土芋来充肠。在饥寒交迫的日子里,诗人以七古体裁,写了《同谷七歌》,描绘流离颠沛的生涯,抒发老病穷愁的感喟,大有“长歌当哭”的意味。此为第七首,是组诗中最精彩的篇章。
此诗开头使用了九字句:“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浓缩《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意,抒发了身世感慨。杜甫素有匡世报国之抱负,却始终未得施展。如今年将半百,名未成,身已老,而且转徙流离,几乎“饿死填沟壑”,怎不叫他悲愤填膺!六年后杜甫在严武幕府,曾再次发出这种叹穷嗟老的感慨:“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莫相疑行》)其意是相仿的。
次句“三年饥走荒山道”,把“三年”二字缀于句端,进一步突现了诗人近几年的苦难历程。“三年”,指至德二载(757)至乾元二年。杜甫因上疏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而遭贬斥,为饥饿驱迫,在“荒山道”上尝够了艰辛困苦。
三、四句,诗人追叙了困居长安时的感受,全诗陡然出现高潮。十二年前,杜甫西入长安,然而进取无门,度过了惨淡的十年。他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达官贵人,发现长安城中凭借父兄余荫,随手取得卿相的,以少年为多:“长安卿相多少年。”这不能不使诗人发出愤激之词:“富贵应须致身早。”“致身早”,似是劝人的口吻,却深蕴着对出现“少年”“卿相”这种腐败政治的愤慨。这和他早年所写的“纨裤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显然同属愤激之言。
五、六句又回到现实,映现出诗人和“山中儒生”对话的镜头:“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诗人身处异常窘困的境地,当然感叹自己不幸的遭遇,因而和友人谈起的都是些令人很不愉快的往事。忧国忧民的“怀抱”无法实现,自然引起无限伤感。
第七句“呜呼七歌兮悄终曲”,诗人默默地收起笔,停止了他那悲愤激越的吟唱,然而思绪的巨潮如何一下子收住?“仰视皇天白日速”,搁笔望天,只见白日在飞速地奔跑。这时,一种迟暮之感,一种凄凉沉郁、哀壮激烈之情,在诗人心底涌起,不能自已。
《同谷七歌》在形式上学习张衡《四愁诗》、蔡琰《胡笳十八拍》,采用了定格联章的写法,在内容上较多地汲取了鲍照《拟行路难》的艺术经验,然而又“神明变化,不袭形貌”(沈德潜《唐诗别裁》),自创一体,深为后人所赞许。此诗作为组诗的末篇,集中地抒发了诗人身世飘零之感。艺术上,长短句错综使用,悲伤愤激的情感,犹如潮水般冲击着读者的心弦。
(陶道恕)(类似词句)有客有客字子美
【君不见少陵有客字子美】《三川言十数年前尝有一短帽骑驴之士半醉徘徊原上久之曰三川非昔时比矣恍惚失其人所在有收杜老醉游图者物色之知为杜之再来也予独鄙之作诗二首》晁说之·宋
【有客有客字子美】《类试所戏,集杜句跋杜诗,呈监试谢昌国察院》杨万里·宋
【有客有客字船子】《效杜甫七歌在长洲县作》余怀·明末清初
【门前有客尤全美】《正月初六日》韩淲·宋
【有客美髯子】《子恭凌君仲冬回冷校居讲下醵杯以慰岑寂杯馀偶成》舒頔·元末明初
【有客留题四美堂】《为陈弘道题十一首 四美堂》朱升·元末明初
【美景良辰有客】《七日游雨湖》杨慎·明
【有客不须留美酒】《与梁文桂乞酒》王邦畿·明末清初
【有客有客字晦叔】《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辞高古难及而音节悲壮可拟也用其体作七歌观者不取其辞取其意可也》王炎·宋
【有客问奇字】《家居三首》陆游·宋
【君不见江城南有客不识字】《永丰曾明善秀才挽诗》宋褧·元
【尊开有客问奇字】《丙子元日》张萱·明
【有客问奇字】《桐村小隐诗和韵》姚绶·明
【门前有客问奇字】《题吴廷端太守山水障》程敏政·明
【有客问奇字】《夏日偶成》王立道·明
【有客字符征】《赠巨先用长蘅画上限韵》沈守正·明
【有客偏传雁字诗】《得张无名雁字诗书此报之》邓云霄·明
【有客有客字武民】《送郝武民游大泽山》单可惠·清
【有客有客字未老】《有客》卢青山·当代
(类似词句)白头乱发垂过耳
【乱发垂过耳】《小学堂歌》俞明震·清末近现代初
【白头乱发垂不梳】《北风行》杨承鲲·明
(类似词句)天寒日暮山谷里
【天寒日暮山谷里】《胡笳曲 十一拍》文天祥·宋
【天寒日暮山谷里】《胡笳十八拍十八首》王安石·宋
【天寒日暮山谷里】《甘露歌》王安石·宋
【天寒岁暮山谷里】《寄赵季成钤辖》饶节·宋
【春霜日暮山谷里】《送江端伯之隆兴》蔡沈·宋
【日暮山中天寒也】《贺新郎 括杜诗》蒋捷·宋
【日暮天寒山路长】《绍熙庚戌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 寿山》黄干·宋
【天寒日暮山中留】《舟中望罗浮》郭传昌·清
(类似词句)中原无书归不得
【中原无书归不得】《胡笳曲 五拍》文天祥·宋
【底事中原归不得】《水西与李彦恢相从余将取旌德趋徽州彦恢先归旌德相候彭元任亦自太平县来相送遇于三溪驿遂同过旌德道中呈二子三首》吕本中·宋
【万里中原归不得】《过孙山人故居》明秀·明
(类似词句)手脚冻皴皮肉死
【手脚冻皴皮肉死】《胡笳曲 十二拍》文天祥·宋
【皮肉冻死手脚皴】《西邻妇》谢铎·明
【风霜冻皴皮肉死】《正己亥冬客杭有客持毛袜去久不见还因戏赋以自解》袁华·明
(类似词句)呜呼一歌兮歌已哀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七歌集句》周筼·明末清初
【呜呼一歌歌已哀】《仿杜甫同谷七歌并用原韵》吴未淳·近现代末当代初
【呜呼一歌兮歌正哀】《哀亲》丁麟·明
【呜呼一歌兮歌已衰】《七歌效杜陵体》丘葵·宋
【呜呼一歌兮歌已怨】《江头吟》李南金·宋
【呜呼一歌兮歌已悲】《龙兴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李新·宋
【呜呼一歌兮歌已成】《亡妇榇归自闽生去死还惨裂心肺幽灵有觉亮亦同之爰述长途之踽凉弥感重泉之暌阻作魂归来歌觞而告之歌曰》李振钧·清
【呜呼一歌兮哀以伤】《和文丞相六歌》郑思肖·宋末元初
【呜呼一歌兮歌正长】《六歌》文天祥·宋
【呜呼一歌兮歌意长】《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辞高古难及而音节悲壮可拟也用其体作七歌观者不取其辞取其意可也》王炎·宋
【呜呼一歌兮歌无穷】《浮丘道人招魂歌》汪元量·宋末元初
【呜呼一歌兮歌激扬】《神符山乡避寇效杜少陵同谷七歌》黎伯元·元
【呜呼一歌兮歌慨慷】《途中感遇效同谷七歌》徐熥·明
【呜呼一歌兮歌一发】《弘治甲子届我初度追念往事死生骨肉怆然动怀拟杜七歌用抒抱云耳》李梦阳·明
【呜呼一歌兮歌始发】《哭弟彦器歌》黎贞·明
【呜呼一歌兮歌声促】《乙巳清明日拟杜七歌》陈恭尹·明末清初
【呜呼一歌兮歌激昂】《效杜甫七歌在长洲县作》余怀·明末清初
【呜呼一歌兮歌始辞】《江南潮灾叹七首》弘历·清
【呜呼一歌兮歌初放】《七歌》魏裔介·清
(类似词句)悲风为我从天来
【悲风为尔从天来】《题丘氏节孝传》李贤(原德)·明
【有悲风为我从天下】《贺新郎 沽上大河吟社赵连珠社长六十寿诞,恭和原玉》魏新河·当代
【悲风惨淡从天来】《朔方歌》陈泰·元
【悲风从天来】《闻周子谅讣》郭钰·元末明初
【悲风从天来】《送刘子伟入赣谒参政》刘崧·元末明初
【悲风从天来】《咏怀》梁有誉·明
【悲风从天来】《答寄俞仲蔚》李攀龙·明
【悲风??从天来】《七歌》魏裔介·清
上一篇:贪夫孜孜为利,烈士汲汲徇名;谁似先生元尚,名标七宝宫城 | 宋·程公许 和雁湖先生病起自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