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 汉末魏晋初·曹植 美女篇

《国学网站》:
⑴本篇是《杂曲歌?齐瑟行》歌辞,以美女“盛年处房室”比喻自己虽有才具 而无可施展。
⑵闲:同“娴”,雅。
⑶冉冉:动貌。
⑷攘袖:捋上袖子。
⑸约:缠束。
⑹金爵钗:金钗头上作雀形。“爵”,同“雀”。
⑺交:络。
⑻木难:碧色珠,传说是金翅鸟沫所成。
⑼还(音旋):转。
⑽啸:蹙口 出声,今言吹口哨。
⑾以上二句言走道的因她而停止,休息着的为她忘了吃 饭。这诗用《陌上桑》的意思而压缩为两句。
⑿城南端:城的正南门。
⒀青楼:涂饰青漆的楼, 指显贵之家, 和后代以青楼为妓院的意思不同。
⒁重关:两道闭门的横木。
⒂“容华”句言颜色之美如朝日之光辉照人。
⒃希令颜:慕其美貌。“令”,善。
⒄玉帛:指圭璋和束帛,古代定婚行聘 用它。时安:即时安置。这两句说:媒人在干什么呢?怎么不及时地让她被人 聘娶呢?
⒅这两句说一般人徒然七嘴八舌乱说,哪知道彼女自有她的见识呢?
《美女篇》是乐府歌辞,属《杂曲歌.齐瑟行》, 以开头二安为题。这首诗以美女盛年不嫁,比喻志士怀才不遇。
曹植是建安时期的杰出诗人,他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钟嵘《诗品》上),对五言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他还具有政治才能,曹操曾认为他在兄弟之间"最可定大事"(《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注引《魏武故事》),打算立他为魏太子。后在与其兄曹丕的竞争中失败。建安二十五年(200) ,曹丕篡汉自立,从此,对曹植进行一系列的迫害。直到曹丕之子曹睿即位(即魏明帝),情况也没有改变。曹植是一个有政治理想的人,他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是,在曹丕父子的迫害下,他过着如同"圈牢之养物"的生活,有才能,得不到施展的机会。终于在魏明帝(曹睿)太和六年(232年), "汲汲无欢"地离开了人间,卒年仅四十一岁。刘履评论《美女篇》说:"子建志在辅君匡济,策功垂名,乃不克遂,虽授爵封,而其心犹为不仕,故托处女以寓怨慕之情焉。"(《选诗补注》卷二)结合曹植的遭遇看,刘履的理解是有道理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这是交代人物、地点。人物是一个美丽姑娘,她的容貌艳丽,性格娴静。地点是"歧路间",即岔路口,她在采桑。"歧路间"是来往行人较多的地方,这就为下文"行徒"、"休者"的倾倒预作铺垫。"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紧接"采桑",写柔嫩的桑枝轻轻摇动,采下的桑叶翩翩飘落。这里明是写桑树,暗是写美女采桑的优美动作。景物的描写对表现人物起了烘托作用。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休,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主要写美人的服饰,也写到神情。"攘袖"二句,上承"柔条"二句,美女采桑必然挽袖。挽袖方能见到洁白的手。为了采桑,素手必须高举,这样又可见到带着金手镯的洁白而光泽的手腕。用词精当,次第井然。因为是采桑,所以先写美女的手和腕,然后写到头和腰,头上插着雀形的金钗,腰上挂着翠绿色的玉石。身上佩着明珠,还点缀着碧色宝珠和红色的珊瑚。以上几句写美女身上的装饰品,多为静态的描写。"罗衣"二句,写美女轻薄的丝罗上衣,衣襟随风飘动,是动态的描写。动静结合描写美女的服饰,写出美女婀娜的身姿和轻盈的步态。形象十分鲜明。"顾盼"二句,以精妙的字句,勾勒美女神情。美女的一顾一盼都给人留下迷人的光彩,长啸时呼出的气息,芬芳如幽兰。使人感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能不为之倾倒吗?所以,"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行路的人见到美女停车不走了,休息的人见到美女忘了吃饭,从侧面描写美女的美貌。应该指出,曹植的这段描写,显然受了汉乐府《陌上桑》的影响。《陌上桑》描写罗敷的美貌是这样写的: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怨,但坐观罗敷。这是描写罗敷的美丽,并不直接描写她的容貌,而是描写她用的器物(" 笼系""笼钩")和穿戴的服饰("倭堕髻""明月珠""下裙""上襦")之美及"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四种人见到罗敷以后的反应,从正面和侧面来烘托罗敷的美丽。这些描写与《美女篇》的描写对比起来,二者在内容上虽然基本相同,但是写法却不尽相同,表现了曹植诗的一些变化和发展。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交代美女的住处,点明她的高贵门第。美女住在城南大路附近的高楼里。"青楼""高门""重关",说明她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儿,而是大家闺秀。"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美女的容光如同早晨的阳光,谁不爱慕她的美貌呢?上句写美女容貌之美,可与前半首合观;下句说无人不为之倾倒,引起下文。这里写美女高贵的门第和美丽的容颜,是隐喻诗人自己的身份和才能。有才能而没有施展的机会,所为他不能不慨叹英雄无用武之地。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媒人都干什么去了呢?为什么不及时送来聘礼,订下婚约呢?诗人对媒人的责怪,反映了自己内心的不平。媒人不来行聘,这是客观上的原因。而美女爱慕的是品德高尚的人,要想寻求一个贤德的丈夫实在很困难。这是美女主观上的原因。这是比喻志士有理想,但难于实现。美女的理想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可而吵吵嚷嚷,议论纷纷,他们哪里知道她看得上的是怎样的人。这是比喻一般人不了解志士的理想。"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美女正当青春盛年,而独居闺中,忧愁怨恨,深夜不眠,发出长长的叹息。这是比喻志士怀才不遇的苦闷。
这首诗通篇用比,比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手法,《诗经》、《楚词》多用之。《美女篇》以绝代美人比喻有理想有抱负的志士,以美女不嫁,比喻志士的怀才不遇。含蓄委婉,意味深长。其实美女所喻之志士就是曹植自己。所以,清人王尧衢说:"子建求自试而不见用,如美女之不见售,故以为比。"(《古唐诗合解》卷三)
这首诗语言华丽、精炼,描写细致、生动,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又娴静的姑娘,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清代叶燮推为"汉魏压卷",并且说:"《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绝不是偶然的。
(穆克宏)(类似词句)柔条纷冉冉
【条桑纷冉冉】《劫桑叹》高斯得·宋
【冉冉柔条新】《寄岑匡阜山人》沈鍊·明
【柔条冉冉难攀折】《折杨柳》王慎中·明
【冉冉过柔条】《柳》庄棫·清
(类似词句)落叶何翩翩
【落叶何翩翻】《寄南康使君仲晦五十二兄》黄铢·宋
【绿叶何翩翩】《采桑度》乐府·魏晋
【孤舟一叶何翩翩】《奉寄单州太守王圣钦》吕陶·宋
【绿叶何翩翩】《林烈妇诗》徐熊飞·清
【秋浮一叶何翩翩】《上饶江中滩行》赵执信·清
【零落若何翩翩】《大墙上蒿行》曹丕·魏晋
【落笔何翩翩】《董文敏临米天马赋卷子真迹余弟德尹以十二金购自卖骨董某家鉴微上人贻书张????老谓为远客攫去足值五十金????老作长歌纪其语至呼弟为恶客且云此公诗歌妙绝特削其名氏正欲寄元激之使战语托滑稽其实乃深忌之也时德尹已北去戏次原韵即效????老体并示鉴公》查慎行·清
【翩翻落叶铺阑干】《新秋自喜信笔》曹勋·宋
【落叶翩翩叹白头】《寄谢逸人四溟二首》卢楠·明
(类似词句)皓腕约金环
【皓腕约金环】《南乡子 新浴》吴伟业·明末清初
【约腕金环重】《促拍满路花》秦观·宋
【金环约柔腕】《遥看隔水倚窗钓鱼》梦苏道人·明
【约腕金环空自委】《蝶恋花》许肇篪·明
【金环皓腕】《侧犯 大石》周邦彦·宋
【对金环皓腕】《高阳台·晚经神武门咏荷》黄侃·近现代
(类似词句)头上金爵钗
【头上金爵钗】《寄屠仪部长卿先生四首》欧必元·明
【头上双爵钗】《自君之出矣》薛季宣·宋
【头上金钗十二行】《河中之水歌》萧衍·南北朝
【金钗头上缀芳菲】《虞美人 海棠开二首》敦煌曲子·唐
【头上金雀钗】《句》李商隐·唐
【头上短金钗】《生查子》韩玉·金
【宝钗头上千黄金】《怨歌行二首》梁寅·元末明初
【头上金雀钗】《秦罗敷》胡奎·元末明初
【头上金错钗】《佳人篇》郑善夫·明
【头上金雀钗】《长干行》王世贞·明
【头上金莺钗】《题周昉画杨妃调笙幛子》毛奇龄·明末清初
【头上金钗列凤凰】《却聘行为晋陵钱鲁斯作》吴贻咏·清
【头上金钗两头断】《弃妾行》姚燮·清
(类似词句)腰佩翠琅玕
【腰佩翠琅玕】《句》李商隐·唐
(类似词句)明珠交玉体
【解道明珠交玉体】《题王元章梅花和韵》顾璘·明
(类似词句)珊瑚间木难
【纸上珊瑚间木难】《许介之以丞相周益公所书古乐府四篇见寄敬题其后》乐雷发·宋
【木难间珊瑚】《美女篇》卢龙云·明
【错落珊瑚间木难】《次韵匏庵谢橘》王鏊·明
【珊瑚间木难】《读李献吉何仲默徐昌谷三子诗》王世贞·明
【珊瑚火齐间木难】《白纻歌二首》胡应麟·明
【珊瑚木难间明珠】《东飞伯劳歌》郑学醇·明
【定讶珊瑚间木难】《咏红白桃花》陈鸿·明
【木难间珊瑚】《美女篇》吴敬梓·清
【珊瑚木难貂裘子】《题徐良夫遂幽轩》张翼(翔南)·元
【一檠木难珊瑚株】《任月山少监职贡图引》王逢·元末明初
【珊瑚与木难】《龙渊有珍宝》乌斯道·元末明初
【珊瑚木难映水底】《海天春晓歌》孙承恩·明
【珊瑚木难世所罕】《送邵文敬主事》陆釴·明
【木难火齐珊瑚】《乐府变十九首 寿宁泣》王世贞·明
【珊瑚木难珠】《齐云岩》袁宏道·明
【木难珊瑚妆】《寄屠仪部长卿先生四首》欧必元·明
【珊瑚木难珠贝玑】《补题潘红茶方伯奉使富良江图》吴清鹏·清
【木难火齐珊瑚钩】《宋丈实父学博以家醴谷检讨半舫诗集暨筠庄侍御所纂汉名臣言行录见饷并附佳石属镌私印赋长歌二十韵》夏翼朝·清
【珊瑚木难】《钓竿》戴亨·清
【翡翠珊瑚含木难】《阑干曲》郑珍·清
(类似词句)罗衣何飘飖
【霓裳何飘飖】《赠嵩山焦鍊师》李白·唐
【龙虎之衣何飘摇】《水帘洞》刘克治·明
【罗衣何飘扬】《秋长夜》韩上桂·明
(类似词句)轻裾随风还
【随风轻飏整还欹】《雪》黄淮·明
【轻盈还恐随风去】《鹊踏枝 和冯延巳》顾随·近现代
【轻裾随风旋】《朝回呈诸阁老》孙蕡·明
【轻裾缟袂随风飘】《题洛神图》张晋·清
(类似词句)长啸气若兰
【长啸气若虹】《渔洋》周馨桂·清
(类似词句)乃在城南端
【近在城南端】《赵孝子》揭傒斯·元
【居在城南端】《杂诗八首》于慎行·明
【乃在城南隅】《相逢行》李孙宸·明
(类似词句)青楼临大路
【忽见青楼临大路】《雅歌楼诗送永丰宰邓晋卿》王庭圭·宋
【青楼临大路】《戏呈公纶》伍瑞隆·明
【广阁高楼临大路】《春晓曲》王龙起·明
【崇楼临大路】《述行言情诗》祝允明·明
【高楼临大路】《拟古十一首》顾璘·明
【朱楼临大路】《咏怀》屈大均·明末清初
【高楼临大路】《杂咏》戴亨·清
【大路起青楼】《刘生》柳庄?隋
【青楼临上路】《相逢狭路间》刘遵·南北朝
【青楼临大巷】《艳歌行》傅玄·魏晋
【青楼临大道】《古曲》王褒·南北朝
【青楼临大道】《青楼曲》于濆·唐
【当此际青楼临大道】《迎春乐》晏殊·宋
【青楼遥临大道衢】《鸡鸣曲三首》何景明·明
【青楼临大道】《邯郸才人嫁为厮卒妇》杨慎·明
【青楼临大道】《拟古》李先芳·明
【何处青楼临大道】《怨诗》薛始亨·明
【十二青楼临大道】《河传 同次泉登夔州南城》冯煦·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高门结重关
【高门结重关】《吴郡陆义姑姊篇》尹台·明
【高门闭重关】《水调歌头 雨霁柬张甬川》夏言·明
(类似词句)容华耀朝日
【春华耀朝日】《箜篌引》于慎行·明
【芳华耀朝日】《五子诗 徐比部中行》宗臣·明
【芳华耀朝日】《杂诗九首》王廷陈·明
【桃李荣华耀朝日】《哀歌行吊周封君》顾璘·明
【容颜耀朝日】《杂诗》顾植·清
【容华映朝日】《箜篌行》叶太叔·明
【容华艳朝日】《君子有所思行》欧必元·明
【容华耀朝阳】《赠汝其通》史鉴·明
【容华耀朝曦】《赠吾谨五首》郑善夫·明
(类似词句)谁不希令颜
【嫱施令颜谁不希】《情诗》俞长源·近现代
【谁来希令颜】《杂诗七首》卢楠·明
【令颜谁不观】《拟古诗十八首》何景明·明
(类似词句)佳人慕高义
【佳人高义重求贤】《美女篇有赠》屈大均·明末清初
(类似词句)求贤良独难
【无求良独难】《冬怀三首》张耒·宋
【求通良独难】《静女篇赠张靖之》史鉴·明
(类似词句)众人徒嗷嗷
【旁人徒嗷嗷】《感怀》李攀龙·明
【众口徒嗷嗷】《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柳宗元·唐
(类似词句)安知彼所观
【安知彼所度】《啸台》沈九畴·明
【安知彼所终】《秋兴》江开·清
(类似词句)盛年处房室
【盛年房室资笑粲】《姚君悫归揭阳营秋园既成北来京师作图索诗》黄浚·清末近现代初
【盛年处空房】《杂咏》韩上桂·明
【盛年处兮闺房】《后黄鹄操》屈大均·明末清初
(类似词句)中夜起长叹
【中夜起长叹】《送宋君用游辇下》苏轼·宋
【有时中夜起长叹】《次韵虞退夫除夕七绝句》魏了翁·宋
【中夜起长叹】《予少孤多病恒有忧生之嗟今年四十矣日月于迈禄不逮养学未有闻使经衡山适遘初度矢痛申情爰成兹咏焉》严嵩·明
【中夜起长叹】《怨歌行》石宝·明
【中夜起长叹】《白华园作》屈大均·明末清初
【中夜起长叹】《寒井曲丙申》宗远崖·近现代
【遥夜起长叹】《咏怀十首》李云龙·明
【遥夜起长叹】《杂诗三十二首》李梦阳·明
【闺中起长叹】《秋胡行》颜延之·南北朝
【斋中起长叹】《赠史昭》王昌龄·唐
【夜中起长叹】《惠州》唐之淳·明
【中宵起长叹】《发泽州宿星轺驿尽日行太行最深处》赵执信·清
【中夜长叹息】《拟青青河畔草》沈约·南北朝
【中夜一长叹】《秋思》程俱·宋
【中夜郁长叹】《杂诗七首》卢楠·明
【揽衣中夜坐长叹】《燕歌行二首》王廷陈·明
【中夜发长叹】《读史述 诸葛亮》魏学洢·明
【中夜坐长叹】《寄吴学士二首》姜垓·明末清初
【中夜坐长叹】《拟古》宋书升·清
【中夜发长叹】《十三夜》黄景仁·清
【中夜起叹息】《拟青青河畔草诗》陆机·魏晋
【慨叹中夜起】《秋夜写怀呈常所往来诸公兼寄吴兴江仲嘉八首》程俱·宋
【感叹中夜起】《次韵定国闻子由卧病绩溪》黄庭坚·宋
【三叹中夜起】《次韵卢疏斋就以赠别二首》程钜夫·元
【中夜起叹息】《咏史二十一首》刘基·元末明初
【中夜起叹息】《忆友》华祥武·明
【中夜起兴叹】《送黄小江佥宪进表毕还广州四首》湛若水·明
【中夜起永叹】《送曹洞峰宪副陟广右》霍与瑕·明
【中夜起叹息】《集选句寄王之衡楚中二章》姚燮·清
【中夜起长嗟】《长信怨》朱珵塯·明
【中夜起长吁】《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二首》郭之奇·明
【中夜起长歌】《读史述 刘琨》魏学洢·明
【中夜起长吟】《夏日感怀》魏裔介·清
上一篇:天象太朦胧,童心祈一省;掩卷存三年,待取唐诗境 | 当代·张伯元 海棠树下读书风来落英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