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
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涯。
--- 宋·周邦彦 夜飞鹊 道宫别情

这首词,上片写送别,下片写别后之思。词中运用陪衬、反衬、熔情入景、化用前人诗文之语等多种手法,细腻曲折地写出了送别怀人的悲凄与深情。全词所表现的惜别、怀旧之情,显得极为蕴藉,只于写景、叙事、托物上见之,而不直接流露。
起两句“河桥送人处,良夜何其?”写送别的地点、时间。时间是在夜里,夜是美丽的,又是温馨可念的 ,故曰“良”;联系后文,地点是靠近河桥的一个旅店或驿站 ;用《诗·小雅·庭燎》的“ 夜如何其”问夜到什么时分了,带出后文。“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 ,霏霏凉露沾衣。”夜是露凉有月的秋夜 。但送别情人 ;依依不舍,故要问“夜何其”,希望这个临别温存的夜晚还未央 、未艾 。可是这时候 ,室内铜盘上已是蜡尽烛残 ,室外斜月余光已渐收坠,霏霏的凉露浓到会沾人衣,居然是“夜向晨”了,即是良夜苦短、天将向晓的时候。这三句以写景回答上文;又从景物描写上衬托临别时人心的凄恻和留恋 。“斜、堕、余、凉”,都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字;“烛泪 ”更是不堪 。周邦彦词喜运化唐诗。“烛泪”句即运化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李商隐《无题》诗“蜡炬成灰泪始干”。
“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收束前面描写,再伸展一层,说临别前的聚会,也到了要“散离”的时候 ,那就得探看树梢上星旗的光影 ,谛听渡口风中传来的鼓声 ,才不致误了行人出发的时刻。
“参旗 ”,星名,它初秋黎明前出现于天东,更透露了夜的季节性。鼓,可能指渡头的更鼓,也可能指开船鼓声,古代开船有击鼓为号的。观察外面动静,是为了多留些时 ,延迟“散离”,到了非走不可的时候才走,从行动中更细腻的写出临别时的又留恋、又提心吊胆的心情。“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写到出发。大约从旅舍到开船的渡口,还有一段路,故送行者,又骑马送了一段。从骑马,见出送行者是男性 ;从下文“遗钿”,见出行者是女性。这段短途送行 ,作者还是不忍即时与情人分别 ,希望马走得慢点,时间挨得久点。词不直说自己心情,却说马儿也理解人意,纵使人要挥鞭赶它,它也不忍快走,这里用拟人手法,将离情别绪层曲婉转的道出。
过片“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三句接写送别后归途。情人一去,作者孤独地带着离愁而归 ,故顿觉野外寂寞清旷 ,归途遥行,对同一空间的前后不同感觉,也是细腻地反映送别的复杂心情。“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这三句是一个大的转折,转得无痕,使人几乎难以辨认。读了这几句 ,才了解上面所写的,全是对过去的回忆,从这里起才是当前之事,这样,才使人感到周词在结构上的细微用心,在时空转换上的大胆处理,感到这里真能使上片“ 尽化云烟”。《海绡说词》说“河桥”句是“逆入”,“前地”句是“平出”,“逆”即逆叙以往 ,“平”即平叙当前。这里的第一句领起后文。直贯到全词结尾;第二句情人去后,不见遗物,更无余香余泽可求 ;第三句写旧时路径,已迷离难认,“兔葵燕麦 ,向斜阳、影与人齐。”送别是在晚上和天晓时候;重游则在傍晚,黄昏中的斜阳,照着高与人齐的兔葵 、燕麦的影子 。这两句描绘“斜径都迷”之景,有意点出不同期间;又用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序“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有”的典故,表示事物变迁之大。感慨人去物非的细腻心情,完全寄寓于景,不直接流露,故《艺蘅馆词选》载梁启超评这两句词说:“与柳屯田之‘晓风残月’,可称送别词中双绝,皆熔情入景也。”下面三句:“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 ,极望天西。”说在过去列坐的草地上,徘徊酹酒,向着情人远去的西边方向,望极天边,而欷歔叹息,不能自已。“欷歔”二字,直接摹态抒情。
这首词写情细腻、沉着,语句起伏顿挫,结构上层层伸展,时空变幻灵动飞扬,过渡自然,风格上哀怨而浑雅,堪称送别怀人作品中的上乘之作。(类似词句)河桥送人处
【河桥送人处】《夜飞鹊 落叶》庄棫·清
【又上河桥送人处】《嘉州寄远四首》程千帆·近现代
【河桥酒幔留人处】《高阳台》庞俊·近现代
【河桥相送处】《顾参军于板桥驿赠别寄忆》皇甫汸·明
【河桥送人】《传言玉女》汪东·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良夜何其
【良夜何其】《国香》奕绘·清
【良夜何其】《沁园春》王鹏运·清
【良夜何其】《新雁过妆楼 闻雁》顾太清·清
【良夜何其】《诉衷情》陈初越·当代
(类似词句)铜盘烛泪已流尽
【都灰尽铜槃烛泪】《凤凰台上忆吹箫》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人语渐无闻
【江声人语寂无闻】《离湋源口即事》董嗣杲·宋
【人语无闻灯影淡】《浪淘沙》俞士彪·清
【入境渐闻人语好】《浮山道中》张翥·元
【渐闻人语异】《入湖南界》薛瑄·明
【人语渐不闻】《悟石轩玩月》秦松龄·清
【渐闻人语板桥西】《客晓》郁植·清
【渐闻榜人语】《秋日舟行》钱大昕·清
【渐闻人语杳】《古风四首》陈仁德·当代
【人语渐闻孤帐白】《初凉夜》陈永正·当代
(类似词句)空带愁归
【空自带愁归】《渡江云 怀归》张炎·宋
(类似词句)兔葵燕麦
【但燕麦兔葵盈目】《金缕曲》陶上舍·宋
【燕麦兔葵僧舍里】《外大父丞相初登科为雒县主簿经摄????窑镇税官留诗护国寺中令狐监征录以见寄谨再拜追和而记其后》何麟·宋
【兔葵燕麦玄都满】《和陈子华武夷筑精舍》叶明·宋
【兔葵燕麦浑閒事】《春日杂兴七首》唐庚·宋
【燕麦兔葵俱扫地】《临安罗氏占春轩》孙觌·宋
【兔葵燕麦自无知】《春日即事二首》吕本中·宋
【兔葵燕麦】《朝中措 再用韵》吴潜·宋
【兔葵燕麦情何恨】《重过东园兴怀知己二首》周密·宋
【燕麦兔葵恨】《大酺 春阴怀旧》周密·宋
【兔葵燕麦一番新】《晚春初夏八首》张耒·宋
【兔葵燕麦恨扶疏】《若禔告行再寄二诗》李之仪·宋
【兔葵燕麦自春风】《题柳氏园》李之仪·宋
【燕麦兔葵初乱眼】《送钱使者三首》李新·宋
【未遗兔葵并燕麦】《东风辞》毛滂·宋
【兔葵燕麦元荒寂】《秋日山居八事 治圃》欧阳澈·宋
【兔葵燕麦自悲伤】《次韵潘先生莫春感怀见寄》王十朋·宋
【但兔葵燕麦】《锁窗寒/琐寒窗》程先·宋
【兔葵燕麦任春风】《和新葺南园》苏过·宋
【兔葵燕麦空摇风】《送春曲》范浚·宋
【兔葵燕麦春日妍】《留别田昼》贺铸·宋
【兔葵燕麦春风里】《渔家傲》贺铸·宋
【兔葵燕麦】《新荷叶 和赵德庄韵》辛弃疾·宋
【兔葵燕麦撼春风】《便县怀古》阮阅·宋
【兔葵燕麦易轻脱】《闲居十首》陈造·宋
【兔葵燕麦玄都观】《延华观》陈岩·宋
【兔葵燕麦】《青玉案》刘辰翁·宋末元初
【看兔葵燕麦】《沁园春 送春》刘辰翁·宋末元初
【兔葵燕麦又青青】《马上见桃花》赵秉文·金
【兔葵燕麦应相笑】《黄花帘幕为谁开嫌怕双飞燕子来肠断一春无好句令人惭愧贺方回》王寂·金
【兔葵燕麦生禅肘】《静安八咏录五 讲经台》唐奎·元
【兔葵燕麦自摇风】《信安怀故人》尹廷高·元
【兔葵燕麦尽风埃】《重题燕都玄都观壁》耶律铸·元
【兔葵燕麦又谁家】《读刘宾客集》耶律铸·元
【兔葵燕麦】《瑞鹤仙 登金乌衣园来燕台》白朴·元
【兔葵燕麦旧人家】《绝句漫兴十一首》刘基·元末明初
【兔葵燕麦几家春】《青门引 晚春》刘基·元末明初
【兔葵燕麦相萦惹】《再用前韵寄东崖霍元方》宋讷·元末明初
【向兔葵燕麦春风】《金人捧露盘 万历庚子,寓极乐寺丁巳重过,已废坏,感赋》俞彦·明
【兔葵燕麦】《百字令 题赵仲穆越山图》张鈇·明
【兔葵燕麦竞为容】《侯叔庸同行过其故居见迎春一株》殷奎·明
【燕麦兔葵风】《登遨游冢有感示凡公响泉道人》袁宏道·明
【今日兔葵燕麦】《与曾退如过葡桃园话旧偶成》袁宏道·明
【兔葵燕麦浑无赖】《山居杂诗八首》罗万杰·明
【兔葵燕麦芃芃地】《蒿里》詹同·明
【兔葵燕麦记前缘】《宫之右有桃源洞天壁閒有故扬州太守刘铎访张躐蹋诗版》钱谦益·明末清初
【兔葵燕麦昔繁华】《重过四雨阁有感》朱鹤龄·明末清初
【尽燕麦兔葵满路】《金明池 金陵怀古》魏允楠·明末清初
【兔葵燕麦摇春风】《眺玄武湖歌》劳之辨·清
【燕麦兔葵无感触】《看菜花》刘宗霈·清
【兔葵燕麦真凡品】《金莲花》弘历·清
【兔葵燕麦何须叹】《咏御花园藤萝》弘历·清
【兔葵燕麦俱荒凉】《题方邵村画青藤古坞图》徐釚·清
【燕麦兔葵荒草地】《百字令 天龙寺高欢避暑宫遗址和锡鬯》曹贞吉·清
【燕麦兔葵蚕豆荚】《云溪竞渡词十二首》洪亮吉·清
【兔葵燕麦闲斋供】《道情十首》郑燮·清
【隐幽径兔葵燕麦】《惜秋华 壬寅七月廿一,重睹邱中天游阁旧居有感》顾太清·清
【兔葵燕麦荒园里】《北游感兴四首》林朝崧·清末近现代初
【兔葵燕麦】《新雁过妆楼 题春华倚醉图用彊村韵》乔大壮·近现代
【兔葵燕麦犹清绝】《崇效寺》汪荣宝·近现代
【兔葵燕麦今何世】《所居桃花盛开》梁鸿志·近现代
【兔葵燕麦今何世】《病起》梁鸿志·近现代
【燕麦兔葵争欲哭】《赤嵌楼》苏大山·近现代
【兔葵燕麦几人禁】《烛影摇红》谢觐虞·近现代
【燕麦兔葵有血腥】《哀江南》汪石青·近现代
【兔葵燕麦路旁斜】《小薇师于病房中手抄衡九先生遗诗,并低吟稼轩《新荷叶》词,不禁枨触无端,因次元韵奉和》熊盛元·当代
(类似词句)但徘徊班草
【徘徊班草】《念奴娇》潘乐乐·当代
【但徘徊衰草】《夜飞鹊 落叶》庄棫·清
(类似词句)欷歔酹酒
【酹酒重欷歔】《挽沈氏母夫人》陈深·宋末元初
(类似词句)极望天涯
【悠悠极望入天涯】《河边晚望》司马光·宋
上一篇:得还无;合虚无;湛湛澄澄有若无;元初无更无;理清虚,证空虚;一点 | 元·谭处端 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