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朝云去不还。
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
折得梅花独自看。
--- 宋·潘牥 南乡子 题南剑州妓馆

此词有小题云:“题南剑州妓馆 ”。乃重临旧地,怀旧悼亡之作。
此词起笔就说“生怕倚阑干 ”,这是为什么呢?下句即点明:“阁下溪声闻外山”。原来是因为怕听那“阁下溪声”,怕看那“阁外山”。这种发端突兀的倒插笔法,极易抓住读者。昔日曾与伊人朝暮共赏的阁外山水 ,怎不令人黯然伤情!“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 ,暮雨朝云去不还。”然而,如今这里只剩下历劫不变的自然风景 ,还同往日一样;那个如仙的女子,却永远不会回来了。面对着眼前不变的青山绿水,痛感“彩云易散琉璃脆 ,世间好物不坚牢”!无奈那纤雨流云般的缠绵之情,总是留在心头。胸中郁结,不得不一叹再叹 ,一吐再吐。“依然”两字一顿,恰如眼含热泪的悲怆的呜咽声。
此词过片犹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希望晴雯死后化为花神一样 ,表现了一片痴情 。词人幻想着:“应是蹑飞鸾 ,月下时时整佩环。”如此美丽、善良的人 ,怎么会死去呢 ?一定是化为仙女,乘鸾飞升了。词人多么希望他所钟爱的人会在这月色朦胧之夜,乘驾飞鸾从天而降,来跟自己共叙离别之苦,思念之情。他徘徊阁台,久久不愿离去,似乎在等待着那环佩叮咚声的传来。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待芳魂而终不来,月已西沉,寒霜又下,余辉更觉惨淡,飞霜寒气逼人。此处连用两个“又”字,写尽心中凄凉况味 ,道出了死别的无情现实。夜已深,但他还是无法归寝,世间唯有情难舍啊。真情难以撇下,哀思又无法排遣。在这百无聊赖之时,只有“折得梅花独自看了 ”!这一结悲切极了 ,其寂寞凄凉、哀苦无告之状历历如在目。折花独看时的心情如何呢?恐怕难免要想起过去他们在一起的时光 ,往事悠悠,仍在心头 。如今 ,凤去楼空,只有独对手里的梅花了。梅花姿致韵秀,品格高洁,看到它,似乎看到了所爱者的影象。万千思绪,皆从这“独自看”三字中传出。
上片说怕见旧时山水,这里偏偏又折花独看,总之是表现了作者摆不脱、撇不下的悲思和旧情的重重缠绕,真是越矛盾越见深情。
小词,贵在以情韵取胜。此词虽为小令,却有许多婉转之处。正如况周颐所说:此词“有尺幅千里之妙 ”。结句中又暗藏许多委婉曲折,哀感无限,真可谓“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类似词句)生怕倚阑干
【重帘生怕倚阑干】《临江仙 画屏春》韩淲·宋
【思君怕倚阑干北】《寄朱饮冰》仇远·宋末元初
【怕醉倚阑干】《眉妩 香河初度书怀》李恰·清
【怕倚阑干】《苏幕遮 送春寄子潇》席佩兰·清
【剩今宵怕倚阑干】《高阳台》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自倚阑干生白发】《仲春有怀》张栻·宋
【徙倚阑干生暮愁】《维扬怀项朴庵》陈一斋·宋
【生怕月儿移过小阑干】《虞美人》程颂万·清末近现代初
【倚阑生怕见遥岑】《踏莎行》赵尊岳·近现代末当代初
(类似词句)阁下溪声阁外山
【阁外青山阁下江】《滕王阁》方世举·清
(类似词句)惟有旧时山共水
【惟有南山不改旧时青】《虞美人》晁端礼·宋
【惟有青山似旧时】《道士孙伯英容城故居》刘因·元
【惟有山河似旧时】《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 其十八》宋讷·元末明初
【惟有青山似旧时】《开平怀古》陈琏·明
【惟有山头旧时月】《秋日寄友人吴才甫兄弟》饶相·明
(类似词句)暮雨朝云去不还
【朝云不还暮雨歇】《拟古巫山高》石宝·明
【怨尽朝云还暮雨】《减字木兰花》赵彦端·宋
【朝云暮雨心去来】《山之高三章》张玉娘·元
【不随暮雨朝云去】《舆中无事赋得美人三上三中三下诗共九首 马上》邓云霄·明
(类似词句)月又渐低霜又下
【月又渐低霜渐冷】《江城梅花引》张翥·元
(类似词句)折得梅花独自看
【愁绝梅花独自看】《杭都旅舍腊日感事》孙应时·宋
【折得横枝独自看】《和刘后村梅花百咏》方蒙仲·宋
【折得梅花带笑看】《送牟尧文》李石·宋
【折得梅花小阁看】《冬夜雪月交光忆少年见此烧烛观梅为之怅绝》舒岳祥·宋
【梅花折得就灯看】《灯下看梅》陆游·宋
上一篇:风雨千林剑色分,中原吾党渐离群;莫言天上无推毂,总向青山领白云 | 明·王世贞 题李于鳞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