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比著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
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但赢得,靴纹绉面,记余戏语。
--- 宋·辛弃疾 永遇乐 其二 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由作诗转为填词,到了辛弃疾时,则更进一步以词代文,表情达意,这首《永遇乐 》,就是这一方面的成功之作。茂嘉,辛弃疾的族弟,因他在家中排行第十二。稼轩词中有两首送别茂嘉之作,一首《贺新郎》,作于茂嘉远谪广西之时。这首《永遇乐》是送茂嘉赴调。根据宋代的有关规定,地方官吏任期届满,都要进京听候调遣,如果没有特
殊原因,另予调遣时,都会升官使用。所以这是一件喜事,是一次愉快的分别。因为这是送同族兄弟出去做官,稼轩颇有感触,便说起他们辛家门的“千载家谱 ”。“戏赋辛字”,从自己姓辛这一点大发感慨与议论,以妙趣横生的戏语出之,而又意味深长。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 ”,词的一开头就掮出家谱,说辛家门先辈们都是具有忠肝义胆的人物 ,而且他们都禀性刚直严肃 ,如“烈日秋霜”,令人可畏而又可敬。“烈日秋霜”,比喻风节刚直,如《新唐书·段秀实传赞》:“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词的开头三句“自报家门 ”,倒不是虚夸,而是有史为证的。辛氏是一个古老家族,传说夏启封支子于莘,莘、辛声相近,后为辛氏 。商有辛甲,一代名臣,屡谏纣王,直言无畏。
汉有辛庆忌,一代名将,威震匈奴。成帝时,朱云以丞相张禹巴结外戚,上书请诛之,帝怒,欲杀云,辛庆忌冒死相救。后庆忌子孙亦忠耿,不附王莽,被诛。当然,写词不能像修家谱那样纪实,况且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史实,所以词人不多花笔墨,而是别出心裁地与族弟“细参辛字”来了:我们祖上从何年获得这个姓氏?又是怎样才得到这样的姓呢 ?我姑妄言之,你姑妄听之,以博取一笑吧。于是咬文嚼字起来,仔细体会辛字的含义,有辛苦、辛酸、辛辣等多种内涵,他发表高论了:“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
我们辛家门这个“辛”字,是由“ 艰辛”做成,含着“悲辛”滋味,而且总是与“辛酸、辛苦”的命运结成不解之缘啊 !三句话句句不离“辛”字:“艰辛”“悲辛”“辛酸”“辛苦”。写诗填词向以“同字相犯”为戒,而这里三句“辛”字四见。用得自然,增加了音调的视听效果,并使词情得到充分渲染。更妙的是 ,形式上是“ 细参辛字”,内容上又语意双关,含着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牢骚。不是么,上面谈到那位辛庆忌 ,“艰辛做就”不世的战功。可是,到了他的子孙,就尝到惨遭杀戮的“悲辛滋味”了。联系到稼轩本人,从“壮岁旌旗拥万夫 ”,到“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 ”,也是够“辛酸、辛苦”的了!
总而言之,我们辛家人的命运总离不开一个“辛”字 ,怎么会这样的呢 ?原来根子还在这个“辛”字上。辛者,辣也,这是辛字的本来含意,也是我们辛家人的传统性格啊!我们辛家人生成耿介正直的性格,做人行事,刚直泼辣,就如同我们的姓氏一样,火辣辣地不招人喜爱 。“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这两句更就辛字“辛辣”这层含义加以发挥,借字说人。北宋曾布有《从驾》诗,押“辛”字韵,苏轼一和再和 ,有“ 最后数篇君莫厌,捣残椒桂有余辛”之句,稼轩信手拈来,用得很好。
下片接“向人辛辣”的话头继续抒发感慨。正因为我们这个姓,世间应有尽有的“芳甘浓美”的东西,都轮不到“吾家门户”了。眼看人家子弟腰间挂着一串串金光灿烂的金印,何等趾高气扬,我们哪儿比得上人家呢!正话反说,无限感慨,嬉笑戏语,隐含牢骚。比不上人家怎么办?争口气呗!于是话儿转到送茂嘉赴调的题目上来 :“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但赢得、靴纹绉面,记余戏语 。”谋取高官显爵、光宗耀祖之事,就交给你了。从今往后,你青云直上的时候,不必回想今天咱们兄弟之间的这场对床夜语;到了你年老力衰的时候,一定会记起今天我说的这些玩笑话的 。“对床风雨”,语出韦应物诗:“宁知风雨夜 ,复此对床眠 ”。这两句诗颇为苏轼、苏辙兄弟所欣赏,十分向往风雨之夜、兄弟两人对床共语的境界 ,并为此相约早日退隐,后遂成为故事。“靴纹绉面”,典出欧阳修《归田录》:北宋田元均任三司使,请托人情者不绝于门,他深为厌恶,却又只好强装笑脸,虚与应酬。曾对人说:“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 。”茂嘉赴调,稼轩祝贺他高升,自是送别词中应有之意 。而用“靴纹绉面”之事,于祝辞里却有讽劝。实际上是说,官场有官场的一套,做大官就得扭曲辛家的刚直性格,那种逢人陪笑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呢。到头来你也会后悔的。
全词就象在写兄弟二人在聊家常,气氛亲切、坦诚,语言风趣优美,从开头到结尾都在围绕姓氏谈天说地,把“辛”这一普通姓氏解说得淋漓尽致,寓化于谐,明显地表现出作者通过填词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的这一进步倾向,这对于传统的词作来说,有点格格不入。但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手法,都不失为值得肯定的尝试。(类似词句)烈日秋霜
【操与秋霜烈日争】《洪右相生辰》喻良能·宋
【秋霜烈日生前操】《官舍阻雨十日不能出闷成五绝呈徐判部》刘过·宋
【是非烈日秋霜劲】《饯赵物斛三首》吴潜·宋
【烈日秋霜千祀后】《和幕府税巽父吊陈任二谏议韵》李曾伯·宋
【孤忠烈日与秋霜】《和夜读离骚》赵希逢·宋
【秋霜烈日】《赤眼禅师画像赞》释德洪·宋
【秋霜烈日君臣际】《挽陈复斋》高翥·宋
【故应烈日秋霜气】《平原行》王恽·元
【烈日秋霜空耿耿】《题丁文苑同年哀词后》黄溍·元
【惟有秋霜烈日皎皎是孤忠】《吴将军歌赠迈善乡》李昱·元末明初
【烈日秋霜格力雄】《览陈先生见和诸诗戏题》方孝孺·明
【烈日秋霜映颜面】《赋季子祠》殷奎·明
【秋霜烈日同名节】《题宣府察院冰雪轩壁呈杨绣衣》江源·明
【秋霜烈日马周才】《送姚子大佥宪致仕回》韩雍·明
【烈日秋霜乃叔心】《寄侄廷玺》黄钥·明
【烈日秋霜】《挽曾国荃联》待考·清
(类似词句)忠肝义胆
【忠肝义胆】《水调歌头》俞国宝·宋
【忠肝义胆平】《浯溪碑》蔡说·宋
【千古忠肝义胆】《水调歌头 汤坡见和、用韵为谢》辛弃疾·宋
【义胆忠肝一卷书】《谒陆宣公祠于嘉兴府学门外二首》黄干·宋
【忠肝义胆何其雄】《诗美校书郎彭方迥》黄庄·宋
【忠肝义胆不可状】《浮丘道人招魂歌》汪元量·宋末元初
【忠肝义胆难磨灭】《韶州围城》刘鹗·元
【忠肝义胆】《沁园春 泉南作》张野·元
【那知义胆忠肝者】《复龙洲先生墓》潘纯·元
【忠肝义胆整乾坤】《关庙》刘炳·元末明初
【忠肝义胆永难忘】《送胡叔雅从军》王翰·元末明初
【忠肝义胆无他肠】《题杨廷玉忠义》丘浚·明
【忠肝义胆弥激烈】《钟小吏》周是修·明
【义胆忠肝向谁说】《岳鄂王歌》张宪·明
【忠肝义胆鸾凤音】《白鹇歌》张诩·明
【忠肝义胆贯天地】《失砚叹》方孝孺·明
【忠肝义胆照日星】《剖心恸》石宝·明
【义胆忠肝逾激烈】《战韶阳》陈琏·明
【忠肝义胆付天知】《题刘氏世荣堂》郑文康·明
【忠肝义胆照冰雪】《谒侯城里有感》谢省·明
【忠肝义胆谁当傅】《送李天瑞之咸宁》邹智·明
【义胆忠肝岂虚设】《折槛行送沈纯父北上》胡应麟·明
【义胆忠肝格鬼神】《镇南楼》邓子龙·明
【下铭忠肝义胆两行字】《周蔚宗将军铁如意歌》黎遂球·明
【忠肝义胆揭日星】《挽郭嵩焘联》周绍邰·清
【纯是义胆忠肝所结;】《挽曾国荃联》胡庆藩·清
【传出忠肝义胆】《风入松 读集中吴门小怀女史咏谢琴风入松一阕,次韵奉寄素江先生正拍》徐茝·清
【忠肝义胆】《挽陈化成联》熊一本·清
【忠肝义胆作士气】《赠要塞司令杨春圃先生允华七古一章》祝廷华·清末近现代初
【义胆忠肝气一伸】《赠息存》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正忠肝义胆】《水龙吟 庚辰重午》刘永济·清末近现代初
【忠肝义胆】《挽陈其美联》夏芷芳·近现代
【须有此忠肝义胆】《挽陈其美联》王观光·近现代
【义胆忠肝铁石心】《时宣统二年,道沪上,遇同乡宋君赓平,自云善剑术,著有《剑法学要》,索人题跋,且以其为霆军下将,抑郁不自得,常奔走风尘以结交名士大夫,故作此篇长歌以赠之》范天烈·近现代
【公捐义胆忠肝尽】《谒文天祥墓》张力夫·当代
(类似词句)一笑君听取
【一笑君听取】《次弟观似单君范》陈著·宋
【一事最奇君听取】《浪淘沙令》周文璞·宋
【我歌一曲君听取】《忆秦娥》刘秉忠·元
【沧浪一曲君听取】《游九原山和壁上韵》刘洽·清
【媵君一语君听取】《赠别郑秋蕃兼谢惠画》梁启超·清末近现代初
【一笑聊听取】《补槐》弘历·清
(类似词句)世间应有
【世间应有任公子】《钓鱼咏》勒深之·清
(类似词句)累累却有
【却有累累哭野田】《鲍待用挽词四首》林亦之·宋
(类似词句)金印光垂组
【金印垂腰光耀组】《次韵周秀实观李观察勒兵》王庭圭·宋
(类似词句)付君此事
【付君此事宁论晋】《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兼寄孙巨源二首》苏轼·宋
(类似词句)从今直上
【从今直上鳌峰去】《虞美人 族兄无言召》刘一止·宋
【从今直上紫霄去】《奉赠李公子乡举入试长句》毛奇龄·明末清初
(类似词句)休忆对床风雨
【风雨萧萧忆对床】《夜直怀永和兄弟》周必大·宋
【对床风雨长相忆】《和寄从弟铨》郭钰·元末明初
(类似词句)靴纹绉面
【笑面绉靴纹】《南乡子》寇梦碧·近现代
上一篇:不爱人间紫与绯,却思松下著山衣;春郊雨尽多新草,一路青青蹋雨归 | 唐·雍陶 送友人弃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