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独不遭秦火,字字皆如见圣人。汝始弱龄吾已耄,要当致力各终身。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简断编残字欲无,吾儿不负乃翁书。绝胜锁向朱门里,整整牙签饱蠹鱼。
圣师虽远有遗经,万世犹传旧典刑。白首自怜心未死,夜窗风雪一灯青。
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吾曹舌本能知此,古学工夫始可言。
读书万卷不谋食,脱粟在傍书在前。要识从来会心处,曲肱饮水亦欣然。
世间万事有乘除,自笑羸然七十馀。布被藜羹缘未尽,闭门更读数年书。
--- 宋·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八首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上一篇:攻城来下惜先分,一旦家邦属四邻;徒逞威强称智伯,不知权变是愚人 | 唐·周昙 春秋战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