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其二十三

《李长吉诗集批注》:
此言有才不遇,国士之不幸;不得真才,亦同之不幸也。方云:言烧金已得紫烟,近可仙矣。其如肉马不解上天何?《李长吉歌诗汇解》:
汉武帝好神仙之事,使方士炼丹砂为黄金,不就。又好西域汗血马,使贰师将军伐大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牝牡三千余匹。长吉谓其烧炼则黄金化为紫烟,终不成就;所获之马又皆凡马,不可乘之以上青天,所求皆是无益之事。此首似为宪宗好神仙、信方士之说而作。以下总评《李长吉集》:
黎简:马诗二十三首各有寓意,随在读者会心,毋庸强解。唯章法似无伦次,然长吉于此不甚理会。《昌谷集注》:
《马诗》二十三首,首首寓意,然未始不是一气盘旋,分合观之,无往不可。《批注李长吉诗集》:
此二十三首,乃聚精会神,伐毛洗髓而出之,造意撰辞,犹有老杜诸作之未至者。率处皆是炼处,有一字手滑耶?五绝一体,实做尤难。四唐唯一老杜,此亦摭实似之;而沉着中飘萧,亦似之。《李长吉歌诗汇解》:
《马诗》二十三首,俱是借题抒意,或美或讥、或悲或惜,大抵于所闻见之中各有所比,言马也而意初不在马矣。又每首之中皆有不经人道语。人皆以贺诗为怪,独朱子以贺诗为巧。读此数章,知朱子论诗真有卓见。《唐人绝句精华》:
李贺此二十三首皆借马以抒感……可为咏物诗之规范,所谓“不即不离”,“不粘不脱”,于此诸诗见之矣。《唐诗鉴赏辞典》:
前二句写汉武帝炼丹求仙的事。武帝一心想长生不老,命方士炼丹砂为黄金以服食,耗费了大量钱财。结果怎样呢?所得的不过是一缕紫烟而已。「得」字,看似平常,却极有份量,对炼丹求仙的荒诞行径作了无情的鞭挞和辛辣的嘲讽,深得「一字褒贬」之妙。
后两句写马,紧扣诗题。「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迫切希望能飞升成仙的汉武帝,不豢养能够「拂云飞」、「捉飘风」的天马,而让不中用的「肉马」充斥马厩。用「肉马」形容马平庸低劣,非常精当。由于是「御马」,吃住条件优越,一个个喂得肥大笨重。这样的马在地面上奔跑都有困难,怎么可以骑着它上天呢!这两句寓意颇深,除暗示武帝求天马上青天的迷梦破灭外,还隐喻当时有才有识之士被弃置不用,而平庸无能之辈,一个个受到拔擢,窃据高位,挤满朝廷。试问:依靠这些人怎么可能使国家蒸蒸日上,实现清明的政治理想?此诗集中地讽刺了当时最高统治者迷信昏庸,所用非人,颖锋内藏,含蕴丰富,而又出之以「嬉笑」,读来使人感到轻松爽快,这在李贺作品中是很少见的。
(朱世英)(类似词句)烧金得紫烟
【汉武烧金得紫烟】《鹿仙山》张耒·宋
(类似词句)不解上青天
【岂解乘槎上青天】《东湖诗》李廌·宋
【亦解上青天】《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鍊丹井》郭祥正·宋
【杜陵家不上青天】《次韵安国读荐福壁间何卿二诗怅然有感》王十朋·宋
【不如鸡犬上青天】《七夕》程俱·宋
【不同种杏上青天】《蒋公桧呈淮南运使金部此桧系鲁侍郎漕淮日手植》郭祥正·宋
【不羡骑鹤上青天】《长歌行》陆游·宋
【多时不放上青天】《久为尘事关怀因成一绝》陈藻·宋
【天上青云不可招】《乐清轩十律为乡友沙士清》倪岳·明
【头上青天不改移】《题节妇》张天赋·明
【游鱼不上青天】《南门行》姚燮·清
【青天不解高高飞】《黄雀行》庄南杰·唐
【世人不解青天意】《富贵》邵雍·宋
【纵使青天不解愁】《阳翟新朱定甫赋》宋濂·明
【世人不解天上苦】《雪》徐渭·明
【不解天天向上】《水调歌头 童年纪事》陈初越·当代
上一篇:天末孤云去,城头落日沉;苍黄游子意,寥落古人心;已觉河山异,空惊 | 元末明初·王祎 濮上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