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①。
--- 魏晋·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其十八

【按】①《文选》二十九。玉台新咏一。合璧事类外集三十九作古乐府。《诗纪》十。又《白帖》二引扇一韵。又四引绮被二韵。又《御览》四百七十八引绮、尔二韵。绮、被二韵。○古诗存目云。玉台古本无。以下资料来源未详: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八。
一端:半匹。《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所谓匹也。”
合欢被:“合欢”,一种图案花纹的名称,这种花纹是象征和合欢乐的,凡器物有合欢文的往往就以合欢为名。
著:在衣被中装绵叫做著,也叫做“楮”,字通。
长相思:丝绵的代称。“思”和“丝”字谐音,“长”与“绵绵”同义,所以用“长相思”代称丝绵。
缘:沿边装饰。
结不解:以丝缕为结,表示不能解开的意思。这是用来象征爱情的,和同心结之类相似。
别:分开。
离:离间。
此:指固结之情。以上二句是说彼此的爱情如胶和漆结合在一起,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分开。
【简析】:
这也是歌咏爱情的诗,主人公是女性。诗中大意说:故人老远地寄来半匹花绸子,那上面的文彩不是别的而是一双鸳鸯。我把它做成合欢被,装进丝绵,四边用连环不解的结做装饰。这被就是我和他的如胶似漆的爱情的象征。古诗中往往有和歌谣风味很相近的,本篇就是显著的例子。《国学网站》:
此诗似乎是《孟冬寒气至》的姊妹篇。它以奇妙的思致,抒写了一位思妇的
意外喜悦和痴情的浮想。
这喜悦是与远方客人的突然造访同时降临的:客人风尘仆仆,送来了“一端”
(二丈)织有文彩的素缎(“绮”),并且郑重其事地告诉女主人公,这是她夫
君特意从远方托他捎来的。女主人公不禁又惊又喜,喃喃而语曰:“相去万余里,
故人心尚尔”!一端文彩之绮,本来也算不得怎样珍贵;但它从“万里”之外的
夫君处捎来,便带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那丝丝缕缕,该包含着夫君对她的多少
关切和惦念之情!女主人公能不睹物而惊、随即喜色浮漾?如果将此四句,与前
一首诗的“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对照着读,人们将会感受到,其中似还含
有更深一层意蕴:前诗不是诉说着“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的凄苦吗?一封
“书札”而竟怀袖“三岁”,可知这“万里”相隔不仅日久天长,而且绝少有音
讯往还。这对家中的妻子来说,该是怎样痛苦难挨的事!在近乎绝望的等待中,
难道不会有被遗弃的疑惧,时时袭上女主人公心头?而今竟意外地得到夫君的赠
绮,那“千思万想而不得一音”的疑惧便烟消去散。那么,伴随女主人公的惊喜
而来的,不还有那压抑长久的凄苦和哀伤的翻涌么?张庚称“故人心尚尔”一句
“直是声泪俱下”、“不觉兜底感切”,正体味到了诗行之间所传达的这种悲喜
交集之感(见《古诗十九首解》)。适应着这一情感表现特点,此诗开篇也一改
《古诗十九首解》常从写景入手的惯例,而采用了突兀而起、直叙其事的方式。
恐怕正是为了造成一种绝望中的“意外”之境,便于更强烈地展示女主人色那交
织着凄苦、哀伤、惊喜,慰藉的“感切”之情--这就是开篇的妙处。
自“文彩双鸳鸯”以下,诗情又有奇妙的变化:当女主人公把绮缎展开一瞧,
又意外地发同,上面还织有文彩的鸳鸯双栖之形!鸳鸯双栖,历来是伉俪相偕的
美好象征(如《孔雀东南飞》之结尾就是一例)。夫君之特意选择彩织鸳鸯之绮
送她,不正倾诉着愿与妻子百年相守的热烈情意么?女主人公睹绮思夫,不禁触
发起联翩的浮想:倘若将它裁作被面,不可以做条温暖的“合欢被”吗?再“著
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该多么惬人心意!“著”有“充实”之意,“缘”指
被之边饰。床被内须充实以丝绵,被缘边要以丝缕缀结,这是制被的常识。但在
痴情的女主人公心中,这些平凡的事物,都获得了特殊的含义:“丝绵”使她联
想到男女相思的绵长无尽;“缘结”暗示她夫妻之情永结难解。这两句以谐音双
关之语,把女主人公浮想中的痴情,传达得既巧妙又动人!制成了“合欢被”,
夫君回来就可以和她同享夫妇之乐了。那永不分离的情景,激女主人公喜气洋洋,
不禁又脱口咏出了“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的奇句。“丝绵”再长,终究有
穷尽之时;“缘结”不解,终究有松散之日。这世上惟有“胶”之与“漆”,粘
合固结,再难分离。那么,就让我与夫君像胶、漆一样投合、固结吧,看谁还能
将我们分隔!这就是诗之结句所的奇思、奇情。前人称赞此结句“语益浅而情益
深”。女主人公的痴情,正的如此深沉和美好呵!
初读起来,《客从远方来》所表现的,就是上述的喜悦和一片痴情。全诗的
色彩很明朗;特别是“文彩双鸳鸯”以下,更是奇思、奇语,把诗情推向了如火
似的锦的境界。但读者是否注意到:当女主人公欢喜地念叨着“以胶投漆中,谁
能别离此”的时候,她恰恰正陷于与夫君“万里”相隔的“别离”之中?以此反
观全诗,则它所描述的一切,其实都不过是女主人公的幻想或虚境罢了!又何曾
有远客之“来”,又何尝有彩“绮”之赠?倘若真能与夫君“合欢”,她又何必
要在被中“著”以长相之思、缘以不解之结?所以还是朱筠对此诗体会得真切:
--“于不合欢时作‘合欢’想,口里是喜,心里是悲。更‘著以长相思,缘以
结不解’,无中生有,奇绝幻绝!说至此,一似方成鸾交、未曾离者。结曰‘诗
能’,形神俱忘矣。又谁知不能‘别离’者现已别离,‘一端绮’是悬想,‘合
欢被’用乌有也?”(《古诗十九首说》)如此看来,此诗所描述的意外喜悦,
实蕴含着夫妇别离的不尽凄楚;痴情的奇思,正伴随着苦苦相思的无声咽泣!钟
嵘《诗品》称《古诗十九首》“文温而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这首诗正以
温丽的“遗绮”之喜,抒写了悲远的“别离”之哀,“正笔反用”,就愈加“惊
心动魄”。(类似词句)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饮马长城窟行》蔡邕·汉
【客从远方来】《古诗十九首》无名氏·魏晋
【客从远方来】《炖煌乐》温子升·南北朝
【客从远方来】《代古诗》谢惠连·南北朝
【客从远方来】《拟客从远方来诗》鲍令晖·南北朝
【客从远方来】《古意代友人投所知》贯休·唐
【客从远方来】《上刘商州》贯休·唐
【客从远方来】《月夕得友偶集文选古诗句赋感怀一首》宋伯仁·宋
【客从远方来】《拟客从远方来》周紫芝·宋
【客从远方来】《次韵季共古意三首》周紫芝·宋
【客从远方来】《春日杂兴四首》张耒·宋
【客从远方来】《章泉二老歌》戴复古·宋
【客从远方来】《南窗》苏辙·宋
【客从远方来】《闻雁有感》董嗣杲·宋
【客从远方来】《偈十三首》释法泰·宋
【客从远方来】《因事示众》释重显·宋
【客从远方来】《偈颂一百四十一首》释师范·宋
【客从远方来】《偈颂一百四十二首》释广闻·宋
【客从远方来】《和渊明拟古九首》赵秉文·金
【客从远方来】《拟古十九首》朱晞颜·元
【客从远方来】《拟古十九首》朱晞颜·元
【客从远方来】《复周都宪公仪三首》孙绪·明
【客从远方来】《冬夜方胥成过访》于慎行·明
【客从远方来】《拟古》刘克修·明
【客从远方来】《送章蕴德指挥还平阳卫》刘琏·明
【客从远方来】《赠王赤江太学》孙继皋·明
【客从远方来】《拟古》康太和·明
【客从远方来】《赠冯显甫》潘之恒·明
【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六首》黄淮·明
【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六首》黄淮·明
【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六首》黄淮·明
【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六首》黄淮·明
【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六首》黄淮·明
【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六首》黄淮·明
【客从远方来】《送李刘二生还江右用陶韵》陈献章·明
【客从远方来】《送表兄叶志通》王鏊·明
【客从远方来】《遇王参政汝言》邵宝·明
【客从远方来】《幽兰》潘希曾·明
【客从远方来】《录别》李攀龙·明
【客从远方来】《拟古荅泽民》沈璟·明
【客从远方来】《杂诗十九首》欧必元·明
【客从远方来】《孟冬寒气至》郑学醇·明
【客从远方来】《哭志衍》吴伟业·明末清初
【客从远方来】《唐申拟古》李长霞·清
【客从远方来】《孟冬寒气至》柳是·清
【客从远方来】《落发》许传霈·清
【我从远方来】《涧上访徐昭法》何绛·明
【弟从远方来】《吴郡陆义姑姊篇》尹台·明
【各从远方来】《泛湖》归子慕·明
【友从远方来】《拟古诗二十首》杨起元·明
【远方来下客】《答李司户夔》宋之问·唐
【客是远方来】《早赴临台立马待漏口号寄弟群》窦牟·唐
【有客远方来】《饮酒四首》苏轼·宋
【应念客来从远方】《和东庵孔安道韵》李俊民·金末元初
【有客远方来】《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刘鹗·元
【客自远方来不易】《和岳季坚韵》顾瑛·元
【有客来远方】《秋林会友图》史鉴·明
【有客远方来】《和陶饮酒十首》张诩·明
【有客远方来】《为园》李之世·明
【有客持书来远方】《放歌寄殷春庄》罗洪先·明
【有客来远方】《病中喜沈子玄仲操兄弟见过》魏学洢·明
【有客来远方】《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 湖滨携酒》许传霈·清
【客从北方来】《拟古诗》王叔之·南北朝
【客从北方来】《拟青青河边草》荀昶·南北朝
【客从东方来】《长安遇冯著》韦应物·唐
【客从何方来】《斩鸡栖木》冯时行·宋
【客从何方来】《古意六首》方一夔·宋
【客从何方来】《南窗偶书》方岳·宋
【客从何方来】《答吴尚书》方岳·宋
【客从何方来】《次韵招汪汝渊》方岳·宋
【客从北方来】《初行山》晁咏之·宋
【客从何方来】《觉度寺》李纲·宋
【客从南方来】《雨中陪子瞻同颜复长官送梁焘学士舟行归汶上》苏辙·宋
【客从何方来】《戏画古松真清斋前》王当·宋
【客从东方来】《再和适庄韵》王柏·宋
【客从北方来】《还毡行》王迈·宋
【客从南方来】《饮酒诗四首》秦观·宋
【客从南方来】《古意》舒岳祥·宋
【客从北方来】《寄饶次守》谢薖·宋
【客从南方来】《偈颂四十二首》释祖先·宋
【客从何方来】《高鼓院桃村》释元肇·宋
【客从东方来】《和陶潜饮酒》刘因·元
【客从北方来】《赠赵虞卿》赵孟頫·元
【客从北方来】《感兴七首》陈高·元
【客从西方来】《送友赋》郭奎·元末明初
【客从南方来见予】《题文与可画竹上有东坡山谷题识》何景明·明
【客从何方来】《送范涵虚太史入闽》于慎行·明
【客从何方来】《门有万里客》于慎行·明
【客从北方来】《雪晴登阖闾城》郑善夫·明
【客从东方来】《客至忆弟二首》林大春·明
【客从何方来】《追补姚元白市隐园十八咏 萃止居》王世贞·明
【客从东方来】《杂诗九首 其四》王世贞·明
【客从东方来】《五子篇 吴兴徐中行》王世贞·明
【客从西方来】《拟青青河畔草》陈子升·明末清初
【客从东方来】《拟古》纳兰性德·清
【客从远道来】《青骢马》袁宏道·明
【客从远方至】《拟孟冬寒气至诗》刘铄·南北朝
【客从远方至】《观书》杨万里·宋
【客从远方至】《送梁公益归五羊》卢龙云·明
【客从远方至】《游建州陶园和渊明拟古八首》郑善夫·明
【客从远方罗雀至】《还砚歌为长兄赋》皇甫汸·明
(类似词句)遗我一端绮
【遗我一端绮】《胡季亨赠集句古风效其体奉酬》杨万里·宋
【赠我一端绮】《古诗二首》汪泽民·元
【酬我一端绮】《送徐昌谷使湖南》徐缙·明
【寄我一端绮】《春暮得秋湄太原书却寄》杨深秀·清
【远札相遗绮一端】《答江似孙谢遗锦衾(叠用寒字)》程嘉燧·明
【遗我一端锦】《古意四首》张元凯·明
(类似词句)相去万馀里
【相去万馀里】《古诗十九首》无名氏·魏晋
【相去万馀里】《江上闻笛》王昌龄·唐
【相去万馀里】《送张巡检满任归冀宁》岑安卿·元
【相去万余里】《寄李顺德于鳞二首 其二》宗臣·明
【相去万余里】《闻钱惟重使楚寄赠》宗臣·明
【相去万馀里】《拟古四首》江源·明
【相去万馀里】《寄严维中》杨慎·明
【相去万馀里】《赠沈尹北征》霍与瑕·明
【相去万馀里】《赠张铁桥先生》刘献廷·明末清初
【一去万余里】《寓怀》翁时稚·清
【相看万馀里】《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卢照邻·唐
【处处相逢万馀里】《中秋望月有感寄叔易季言并简仲辅弟》李纲·宋
【相望万馀里】《采桑行》李龏·宋
【别后相看万馀里】《送侯大将军姊丈出镇贵阳》于慎行·明
【相送万馀里】《送梅溪》韩邦奇·明
【相隔万馀里】《秋思》释函可·明
【相隔万馀里】《效行行重行行》郑经·明末清初
【相隔万余里】《悼琉球国官生梁允治金型》潘相·清
【相去千馀里】《送熊九赴任安阳》王维·唐
【相去百馀里】《坊州按狱苏氏庄记室二贤自鄜州走马相访留连数日发后独坐寂寞因成诗寄之》舒元舆·唐
【虽然相去百馀里】《送松台老丈过黄岩》葛绍体·宋
【相去百馀里】《重修圣济院》陈有声·宋
【相去千余里】《拟古》俞长源·近现代
【相去万里地】《万里桥》岑参·唐
【就中相去万里道】《荅卢仝结交诗》马异·唐
【相去万里馀】《送上官基察推同年》冯山·宋
【水月相去八万里】《僧有悟策者见予于珞碛江上诵程子山孙季辰李仁甫赋成都信相寺水月亭之什仆曩客成都朝夕过信相鉴公求此诗至再三余谓诗于佛法业成绮语每笑诃之不为作今策诵二三公佳句起予追赋长句付策令寄鉴公》冯时行·宋
【高卑相去几万里】《明月歌》姜特立·宋
【相去万里赊】《分韵送卢国华福建提刑得华字》楼钥·宋
【相去何啻千万里】《又次王恭叔韵》楼钥·宋
【相去万里先一月】《春游五首》邵雍·宋
【相去尘寰千万里】《醉乡十二首》郑思肖·宋末元初
【相去几万里】《拟古十首》周砥·元
【人间相去几万里】《海谷》李孝光·元
【相去一万里】《寄杨诚之》耶律铸·元
【人间相去几万里】《海谷》陈旅·元
【相去几万里?】《思云轩,为罗从事赋》张昱·元末明初
【不知东西相去几万里】《日出入行》胡奎·元末明初
【相去各万里】《怀葛炳昆季》谢缙·明
【相去万里隔】《考满舟经十八滩因分各滩名赋诗 锦津滩》唐文凤·明
【相去各万里】《题忙閒图》文徵明·明
【相去若万里】《谈东石用李白寄远古调韵见寄次答》朱朴·明
【相去万亿里】《长歌行》胡俨·明
【相去万里馀】《忆昔答乔白岩因寄储柴墟三首》王守仁·明
【相去忽万里】《一日怀抑之也抑之之赠既尝答以三诗意若有歉焉是以赋也》王守仁·明
【相去一万里】《无题》邱云霄·明
【相去万里遥】《怀香坪三弟》缪公恩·清
【相去三万里】《今别离》黄遵宪·清
【相去千万里】《送砚农兄从军越巂三首》缪荃孙·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故人心尚尔
【故人心尚尔】《和王主簿季哲怨情诗》谢朓·南北朝
【故人心尚尔】《寄答李眉山五首》戴亨·清
【故人今尚尔】《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王维·唐
【万里故人能尚尔】《夜宿灵台寺寄郎士元》钱起·唐
【故人迹疏情尚尔】《酬关西故人》王恭·明
【故人心傥尔】《拟王右丞瓜园》宋祁·宋
【故人心乃尔】《还至别业五首 其三》宗臣·明
【貌似故人心尚喜】《题慈溪张丞壁》方干·唐
【故人心尚如天远】《菩萨蛮 用三谢诗“故人心尚远,故心人不见”之句》赵师侠·宋
【故人心尚峰九疑】《妾薄命》宋无·宋末元初
【故人心尚赤】《黄慎之自闽见访夜坐对酌怅然有感四首》刘基·元末明初
【故人心尚丹】《赠别同年何詹成》张以宁·元末明初
(类似词句)文彩双鸳鸯
【文彩双鸳鸯】《新嫁娘》卢升·元
【符彩烂若双鸳鸯】《中丞刘先生斋阁前山茶一枝并蒂因效柏梁体呈》苏伯衡·元末明初
【文成双鸳鸯】《捣衣诗》萧衍·南北朝
【文绮双鸳鸯】《至后书怀》黄玠·元
【文緌双鸳鸯】《双行缠二首》江源·明
【文采双鸳鸯】《杂兴》李杰·明
【鸳鸯文彩日相依】《无题示彭孟阳》张乔·明
【鸳鸯相顾惜文彩】《同心行赠友人作》黎遂球·明
【鸳鸯文彩合欢绮】《鹧鸪天四首》白敦仁·近现代末当代初
(类似词句)裁为合欢被
【裁为合欢被】《捣衣篇》张时彻·明
【恰好裁为合欢被】《乌夜啼》董纪·明
【为君裁破合欢被】《织锦词》温庭筠·唐
【为我裁成合欢被】《昝相公送锦被》汪元量·宋末元初
【持为合欢被】《苏小小墓》吴国伦·明
【鸳鸯为被合欢成】《燕歌行分笙字》王禹声·明
【为君裁破合欢被】《菩萨蛮》黄绮·当代
【裁成合欢被】《拟青青河畔草》周紫芝·宋
【裁成合欢被】《古兴》李新·宋
【并刀裁作合欢被】《新秋寄远》王汝玉·明
【鸳鸯锦被裁合欢】《白纻歌二首》胡应麟·明
【裁成合欢被】《子夜歌》王鸣雷·明末清初
【合欢裁作被】《同声歌》沈蕙玉·清
【裁成合欢被】《桃叶渡》缪葆忠·清
【裁为合欢扇】《怨诗》班婕妤·汉
【裁为合欢扇】《纨扇行》苏福·明
(类似词句)著以长相思
【相思日以长】《溪上》张蕴·宋
【无以长相思】《南还答汪公干兼别京中同好》区大枢·明
【结以长相思】《别行客》陶益·明
【谕以长相思】《答栗轩周立德先生见寄》魏偁·明
【每回拈著长相忆】《玉合》韩偓·唐
【著以相思结不解;】《贺施伯安唐女士婚联》胡君复·近现代
(类似词句)缘以结不解
【著以相思结不解;】《贺施伯安唐女士婚联》胡君复·近现代
【既结不解缘】《邓尉探梅》王季珠·清
(类似词句)以胶投漆中
【以胶投漆中】《次韵史伯强》周孚·宋
【以胶投漆中】《春日杂兴和陈宣之韵》岳正·明
【以胶投漆苦不早】《荅卢仝结交诗》马异·唐
【以胶投漆贵耐久】《古诗寄游良臣兼简陈国镇》欧阳澈·宋
【以胶投漆无间言】《食笋》汪炎昶·宋末元初
【友道庶以胶投漆】《赠李庚自万安迎侍祖母之庐陵就养》刘崧·元末明初
【投漆必以胶】《送蔡氏》朱多炡·明
【以胶投漆差堪儗】《曾缮部以三招余过桢伯馆以事不赴有诗见贻因和答之》黎民表·明
【如以胶投漆】《结交行贻胡四鹤高》朱一是·明末清初
【便以胶投漆情还浅】《金缕曲 寄吴伯成,喜龙光塔工告竣》顾贞观·清
(类似词句)谁能别离此
【谁堪别离此】《横吹曲辞 折杨柳》孟郊·唐
【谁令别离此】《寄马全玉》刘跂·宋
【谁道秋风此别离】《送客至东迁精舍次董著作韵》徐贲·元末明初
【别离谁复此】《酬寄徐子秋日登镜光阁见忆》李梦阳·明
【谁堪别离此】《杂诗十九首》欧必元·明
【谁能离此者】《挽歌》缪袭·汉
【此生离合谁能定】《赠致政王朝奉》黄裳·宋
【谁能离此心】《分金图》李东阳·明
【谁能洒落独离此】《尘》陈子升·明末清初
【谁能愁此别】《送著公归越》皇甫曾·唐
【谁能此别不相忆】《送崔十三东游》钱起·唐
【谁能区别此】《题黄惟雅汪波千顷图》佘翔·明
【此别谁能知近久】《送客》罗洪先·明
【谁能久别离】《远期》张率·南北朝
【谁能为别离】《咏史 其四》王称·明
【谁能免别离】《拟古诗二十首 拟行行重行行》弘历·清
【别离滋味谁能说】《采桑子 月夜》李佩金·清
上一篇: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 | 先秦·屈原 九歌 其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