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二章)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三章)
--- 先秦·诗经 汾沮洳

【注】《汾沮洳》,刺俭也。其君俭以能勤,刺不得礼也。
【按】汾沮洳三章,章六句。《毛诗注疏》:
《汾沮洳》,刺俭也。其君俭以能勤,刺不得礼也。○汾沮洳,汾音扶云反,沮音子预反,洳音如预反。“其君子”,一本无“子”字。[疏]“《汾沮洳》三章,章六句”至“得礼”。○正义曰:作《汾沮洳》诗者,刺俭也。其君好俭而能勤,躬自采菜,刺其不得礼也。彼汾沮洳,言采其莫。汾,水也。沮洳,其渐洳者。莫,菜也。笺云:言,我也。于彼汾水渐洳之中,我采其莫以为菜,是俭以能勤。○莫音暮。渐如字,又接廉反。彼其之子,美无度。笺云:之子,是子也。是子之德,美无有度,言不可尺寸。美无度,殊异乎公路。路,车也。笺云:是子之德,美信无度矣。虽然,其采莫之事,则非公路之礼也。公路,主君之軞车,庶子为之,晋赵盾为軞车之族是也。○軞,本作“旄”,音毛。盾,徒本反。[疏]“彼汾”至“公路”。○正义曰:由魏君俭以能勤,于彼汾水渐洳之中,我魏君亲往采其莫以为菜,是俭而能勤也。彼其采莫之子,能勤俭如是,其美信无限度矣,非尺寸可量也。美虽无度,其采莫之士殊异于公路,贱官尚不为之,君何故亲采莫乎?刺其不得礼也。○传“汾水”至“莫菜”。○正义曰:汾是水名。沮洳,润泽之处,故为渐洳。“莫,菜”者,陆机《疏》云:“莫,茎大如箸,赤节,节一叶,似柳,叶厚而长,有毛刺。今人缫以取茧绪。其味酢而滑,始生可以为羹,又可生食。五方通谓之酸迷,冀州人谓之干绛,河、汾之间谓之莫。”案王肃、孙毓皆以为大夫采菜,其《集注序》云:“君子俭以能勤。”案今定本及诸本序直云“其君”,义亦得通。○笺“之子”至“尺寸”。○正义曰:“之子,是子”,《释训》文。《宛丘》云:“游荡无度。”《宾之初筵》云:“饮酒无度。”皆谓无节度也。此不得为美无节度,故为无复度限,言不可以尺寸量也。○笺“是子”至“是也”。○正义曰:公路与公行一也。以其主君路车谓之公路,主兵车之行列者则谓之公行,正是一官也。宣二年《左传》云:“晋成公立,乃宦卿之适,以为公族。又宦其馀子,亦为馀子,其庶子为公行。赵盾请以括为公族,公许之。冬,赵盾为軞车之族。”是其事也。赵盾自以为庶子,让公族而为公行,言为軞车之族,明公行掌軞车。服虔云:“軞车,戎车之倅。”杜预云“公行之官”,是也。其公族则适子为之,掌君宗族。成十八年《左传》曰:“晋荀会、栾黡、韩无忌为公族大夫,使训卿之子弟恭俭孝悌。”是公族主君之同姓,故下笺云“公族,主君同姓昭穆”,是也。传有公族、馀子、公行,此有公路、公行、公族,知公路非馀子者,馀子自掌馀子之政,不掌公车,不得谓之公路,明公路即公行,变文以韵句耳。此公族、公行,诸侯之官,故魏、晋有之。天子则巾车掌王之五路,车仆掌戎车之倅。《周礼》六官,皆无公族、公行之官,是天子诸侯异礼也。彼汾一方,言采其桑。笺云:采桑,亲蚕事也。彼其之子,美如英。万人为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公行,从公之行也。笺云:从公之行者,主君兵车之行列。○行,户郎反,注同。[疏]传“万人为英”。○正义曰:《礼运》注云:“英,俊选之尤者。”则英是贤才绝异之称。此传及《尹文子》皆“万人为英”。《大戴礼·辨名记》云:“千人为英。”异人之说殊也。彼汾一曲,言采其藚。藚,水舄也。○藚音续,一名牛唇,《说文》音其或反。舄音昔。[疏]传“藚,水舄”。○正义曰:《释草》云:“藚,牛唇。”李巡曰:“别二名。”郭璞引《毛诗传》曰:“水蕮也。如续断寸寸有节,拔之可复。”陆机《疏》云:“今泽蕮也。其叶如车前草大,其味亦相似,徐州广陵人食之。”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公族,公属。笺云:“公族,主君同姓昭穆也。”○昭,绍遥反,《说文》作“佋”。《汾沮洳》三章,章六句。《诗经通论》:
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本韵。○兴也。下同。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本韵。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本韵。小序谓「刺俭」,此蒙上篇之误而为说也。此篇不惟绝不见刺意,且亦无俭意。乃谓魏君亲采莫与桑与藚以合「刺俭」「刺俭」,原误作「俭之」,今改。之说,岂不稚其可笑乎!且诗亦无咏人采莫、又采桑、又采藚者,其为兴义甚明。彼盖直以每章上二句为赋也。集传既以为兴,而亦序谓「刺俭」,何耶?其曰,「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则采莫为他物矣,刺俭之意于何而见?又曰「俭啬、褊急之态」,并连上篇褊急以入此篇,尤可笑。又毛、郑诸解以「美无度」为美辞,以「殊异乎公路」为刺辞;方美而忽刺,亦无此理。
此诗人赞其公族大夫之诗,托言采物而见其人以起兴也。当时公族之人多习为骄贵,不循礼法故言此子美不可量,殊异乎公路之辈,犹言「超出流辈」也。正意在末章「公族」二字。「公路」、「公行」亦公族官名,取换韵耳。左传晋有公族、公行之官,不必据以解此,安知魏之制度同于晋乎?
【汾沮洳三章,章六句。】(类似词句)彼汾沮洳
【彼汾沮洳望心劳】《送田氏》李梦阳·明
【彼汾沮洳处】《彼汾》郭象升·近现代
【彼汾沮洳玉人遥】《拟陈云伯体彼汾》郭象升·近现代
(类似词句)彼其之子
【彼其之子】《扬之水》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扬之水》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扬之水》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羔裘》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羔裘》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羔裘》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椒聊》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椒聊》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候人》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候人》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候人》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以贱待其身】《蔡忠惠书简帖赞》岳珂·宋
【彼其之子】《久雨》方回·宋末元初
【彼其之子不同行】《二十年前屡过平远一主大柘林仰峰一主东石林玉山二人皆赀雄闾里以好客闻玉山有子三人因兄弟相诘败仰峰有子十一人不嫖不赌又中有青衿而亦以败何也仰峰以一人聚之子以十一人分之费且不节而亦以废箸此耳辛酉应召过而心伤为赋二绝亦以劝为人子者》林熙春·明
【彼其之子】《兰室为会稽陈德诚赋》童轩·明
【彼其之子】《相彼古泉六章》皇甫汸·明
【彼其之子】《停云八章 书所怀也》邱云霄·明
【彼其之子】《秋胡行》邝露·明末清初
【彼其之子】《赠黄奭联》梁章钜·清
【彼其之子】《吏部徐元文别归钱塘后因海寇阻隔岁暮抵燕喜赋二章以赠》魏裔介·清
(类似词句)言采其桑
【言采其桑】《日出东南隅四章》欧必元·明
(类似词句)彼其之子
【彼其之子】《扬之水》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扬之水》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扬之水》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羔裘》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羔裘》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羔裘》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椒聊》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椒聊》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候人》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候人》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候人》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以贱待其身】《蔡忠惠书简帖赞》岳珂·宋
【彼其之子】《久雨》方回·宋末元初
【彼其之子不同行】《二十年前屡过平远一主大柘林仰峰一主东石林玉山二人皆赀雄闾里以好客闻玉山有子三人因兄弟相诘败仰峰有子十一人不嫖不赌又中有青衿而亦以败何也仰峰以一人聚之子以十一人分之费且不节而亦以废箸此耳辛酉应召过而心伤为赋二绝亦以劝为人子者》林熙春·明
【彼其之子】《兰室为会稽陈德诚赋》童轩·明
【彼其之子】《相彼古泉六章》皇甫汸·明
【彼其之子】《停云八章 书所怀也》邱云霄·明
【彼其之子】《秋胡行》邝露·明末清初
【彼其之子】《赠黄奭联》梁章钜·清
【彼其之子】《吏部徐元文别归钱塘后因海寇阻隔岁暮抵燕喜赋二章以赠》魏裔介·清
(类似词句)彼汾一曲
【彼汾一曲】《后庭花破子》王恽·元
【彼汾一曲】《壶中天 汾酒》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彼其之子
【彼其之子】《扬之水》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扬之水》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扬之水》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羔裘》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羔裘》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羔裘》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椒聊》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椒聊》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候人》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候人》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候人》诗经·先秦
【彼其之子以贱待其身】《蔡忠惠书简帖赞》岳珂·宋
【彼其之子】《久雨》方回·宋末元初
【彼其之子不同行】《二十年前屡过平远一主大柘林仰峰一主东石林玉山二人皆赀雄闾里以好客闻玉山有子三人因兄弟相诘败仰峰有子十一人不嫖不赌又中有青衿而亦以败何也仰峰以一人聚之子以十一人分之费且不节而亦以废箸此耳辛酉应召过而心伤为赋二绝亦以劝为人子者》林熙春·明
【彼其之子】《兰室为会稽陈德诚赋》童轩·明
【彼其之子】《相彼古泉六章》皇甫汸·明
【彼其之子】《停云八章 书所怀也》邱云霄·明
【彼其之子】《秋胡行》邝露·明末清初
【彼其之子】《赠黄奭联》梁章钜·清
【彼其之子】《吏部徐元文别归钱塘后因海寇阻隔岁暮抵燕喜赋二章以赠》魏裔介·清
(类似词句)殊异乎公族
【殊异乎族;】《赠黄奭联》梁章钜·清
上一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 先秦·无名氏 楚人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