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二章)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三章)
--- 先秦·诗经 东门之池

【注】《东门之池》,刺时也。疾其君之淫昏,而思贤女以配君子也。
【按】东门之池三章,章四句。《毛诗注疏》:
《东门之池》,刺时也。疾其君之淫昏,而思贤女以配君子也。○孔安国云:“停水曰池。”[疏]“《东门之池》三章,章四句”至“君子”。○正义曰:此实刺君,而云刺时者,由君所化,使时世皆淫,故言刺时以广之。欲以配君,而谓之君子者,妻谓夫为君子,上下通称,据贤女为文,故称“以配君子”。经三章,皆思得贤女之事。疾其君之淫昏,序其思贤女之意耳,于经无所当也。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兴也。池,城池也。沤,柔也。笺云:于池中柔麻,使可缉绩作衣服。兴者,喻贤女能柔顺君子,成其德教。○沤,乌豆反。缉,七立反,西州人谓绩为缉。彼美淑姬,可与晤歌。晤,遇也。笺云:晤犹对也,言淑姬贤女,君子宜与对歌相切化也。○叔音淑,本亦作“淑”,善也。晤,五故反。[疏]“东门”至“晤歌”。○正义曰:东门之外有池水,此水可以沤柔麻草,使可缉绩以作衣服,以兴贞贤之善女,此女可以柔顺君子,使可脩政以成德教。既已思得贤女,又述彼之贤女。言彼美善之贤姬,实可与君对偶而歌也。以君淫昏,故思得贤女配之,与之对偶而歌,冀其切化,使君为善。○传“池,城池。沤,柔”。○正义曰:以池系门言之,则此池近在门外。诸诗言东门皆是城门,故以池为城池。《考工记·?氏》“以涚水沤其丝”,注云:“沤,渐也。楚人曰沤,齐人曰涹。”乌禾反。然则沤是渐渍之名,此云“沤,柔”者,谓渐渍使之柔韧也。○传“晤,遇”。○正义曰:《释言》云:“遇,偶也。”然则传以晤为遇,亦为对偶之义,故王肃云:“可以与相遇歌,乐室家之事。”意亦与郑同。○笺“晤犹”至“切化”。○正义曰:所以欲使对歌者,以歌诗陈善恶之事,以感戒人君。君子得此贤女,宜与之对歌,相感切,相风化,以为善,故思之。美女而谓之姬者,以黄帝姓姬,炎帝姓姜,二姓之后,子孙昌盛,其家之女,美者尤多,遂以姬、姜为妇人之美称。成九年《左传》引逸诗云:“虽有姬姜,无弃憔悴。”是以姬、姜为妇人美称也。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纻,直吕反,字又作“苧”。[疏]“沤纻”。○正义曰:陆机《疏》云:“纻亦麻也,科生,数十茎,宿根在地中,至春自生,不岁种也。荆、杨之间,一岁三收。今官园种之,岁再刈,刈便生。剥之以铁若竹,挟之表,厚皮自脱,但得其里韧如筋者,谓之徽纻。今南越纻布皆用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言,道也。○菅,古颜反。茅已沤为菅。[疏]“沤菅”。○正义曰:《释草》云:“白华,野菅。”郭璞曰:“茅属白华。”笺云:“人刈白华于野,已沤之,名之为菅。”然则菅者已沤之名,未沤则但名为茅也。陆机《疏》云:“菅似茅,而滑泽无毛,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韧,宜为索,沤乃尤善矣。”《东门之池》三章,章四句。《诗经通论》:
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本韵。○兴也。下同。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本韵。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本韵。玩「可以」、「可与」字法,疑即上篇之意。取妻不必齐姜、宋子,即此淑姬,可与晤对、咏歌耳。又是上篇注脚,所谓「可以」即「岂其、必」之意,是矣。
「晤」,本训「明」。今毛传曰「遇也」,郑氏曰「犹『对』也」。孔氏曰「释言『遇,偶也』,是『遇』亦为对、偶之义」,与郑同。按此虽皆非确义,然犹可通。集传云「晤,犹『解』也」,则无此理矣。
【东门之池三章,章四句。】(类似词句)彼美淑姬
【彼美粲淑姬】《陌上桑》邝露·明末清初
(类似词句)彼美淑姬
【彼美粲淑姬】《陌上桑》邝露·明末清初
(类似词句)可与晤语
【真可与晤语】《次陈少卿见赠韵》曾几·宋
【可与晤语】《昔我往矣思君子也高阳之从事过瀛之野作河广诗而匿其名使者唐侯独见而知之故赋是诗》赵鼎臣·宋
【谁可与兮晤语】《旌孝》黄佐·明
(类似词句)彼美淑姬
【彼美粲淑姬】《陌上桑》邝露·明末清初
(类似词句)可与晤言
【可与晤言】《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潘尼·魏晋
【聊可与晤言】《暮春新路至湖上示元敏》陆游·宋
【聊可与晤言】《题鲜于伯机书杜工部诗后》刘基·元末明初
【可与晤言】《短歌行》黄圣年·明
【可与晤言不】《陌上桑》邝露·明末清初
上一篇: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 魏晋·无名氏 古绝句四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