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驱①。
--- 魏晋·无名氏 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 其一

【注】〖古《诗纪》依据广告编苏、李诗七首于汉诗卷二。而以古文苑李陵录别诗十首附在汉诗卷十。盖谓《文选》所载为苏、李自作。古文苑所载乃后人假托。丁福保全汉诗总汇《文选》、古文苑各诗。分别编之苏、李名下。盖以为皆少卿、子卿之辞也。逯案。《文选》、古文苑苏、李诗十七首以外。《书钞》及《文选》注尚引李诗残篇两首。古文苑之孔融杂诗二首。亦原属李陵。依此计之。苏、李诗今存者尚有二十一首也。然检宋颜延之庭诰云。逮李陵众作。总杂不类。元是假托。非尽陵制。又检隋志。只称梁有李陵集二卷。不言有苏武集。而宋、齐人凡称举摹拟古人诗者。亦只有李陵而无苏武。据此。流传晋、齐之李陵众作。至梁始析出苏诗。然仍附李陵集。昭明即据此选篇也。以出于李集。故《文选》苏武各诗他书尚有引作李陵诗者。要之。此二十一首诗。即出李陵众作也。又此二十一首种类虽杂。然无一切合李陵身世者。说明既非李陵所自作。亦非后人所拟咏。前贤如苏轼、顾炎武等皆疑之固是。然亦未能释此疑难也。钦立曩写汉诗《别录》一文。曾就此组诗之题旨内容用语修辞等。证明其为后汉末年文士之作。依据古今同姓名录。后汉亦有李陵其人。固不止西京之少卿也。以少卿最为知名。故后人以此组诗附之耳。今总以李陵录别诗为题。略依古《诗纪》。编之本卷之中。〗
【按】①《文选》二十九作与苏武。《类聚》二十九、事文《类聚》别集二十五、合璧事类续集四十六并作赠苏武别。《初学记》十八作赠苏武。文章正宗二十九作与苏武。《诗纪》二作与苏武。又《御览》四百八十九作赠苏武。引逾、涯二韵。《别诗》相传为苏武和李陵相赠答的五言诗,但据考证不是,真正作者已不可考,产生时期大致都在东汉末年。这些诗大都写朋友、夫妇、兄弟之间的离别,故总题为《别诗》。
组诗其一:“良时不再至……”
【简析】:
本篇是送别而不是留别的诗。
【注解】:
须臾:短时。
屏营:彷徨。
风波:被风所播荡。“波”是动词。
失所:一作“失路”,以上四句以浮云吹散比喻人的分离。
斯须:犹“须臾”。
晨风:鸟名,就是鹯,和鹞子是一类,飞起来很快。末二句是说愿附鸟翼,送你远去。
组诗其二:“嘉会难再遇……”
【简析】:
这一首是饯别朋友的诗。大意说过去相聚三年,不可再得。临别悯怅,连劝酒也没心思了,但是拿什么解愁呢?还是得靠这盈觞之酒啊。
【注解】:
三载:指过去相聚的时间。“三载”等于“千秋”,言其可贵。
濯:洗涤。
长缨:指驾车时系在马颈的革带,又叫马鞅。
念子:一作“念别”。
酬:劝酒。
绸缪:指缠绵不解的情意。上文说“对酒不能酬”,结尾又说“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见出烦忧重叠和无可奈何之情。
组诗其三:“携手上河梁……”
【简析】:
这一首也是送别友人的诗。诗中不说“良时不再”或“嘉会难遇”,而说相见有期,各自努力,这是和前两首不同的地方。
【注解】:
何之:何往。
蹊:径。
悢悢(音谅):惆怅貌,犹“恳恳”,形容相恋之情。
不能辞:犹言不能成辞,就是不能作临别赠言。
弦望:月形如弓的时候叫作弦,阴历每月初七八为上弦,二十三四为下弦。每月十五日叫作望,取日月相望之义。以上二句是说怎知道我们不象日和月似的,也有相望之时?比喻有离别也有会合。“弦望”是偏义复词,弦字无义。或以“弦望”喻离合,以“日月”为偏义复词(偏用月字的意义),也可以通。
皓首:白头。喻老年。末二句是勉励努力崇德,直到白头。(类似词句)良时不再至
【良时不再至】《奉诏读书翰林述怀》高拱·明
【良时不再至】《汉魏集律感怀》戴本孝·清
【芳时不再至】《感昔篇答友人》区大相·明
【良辰不再至】《岁暮》李梦阳·明
【良时有再至】《城南初夏》黄镇成·元
【良时罕再至】《三甫入渝予不能谒承枉书问且督南征并订郢都之会而寄以诗》张佳胤·明
【良时不易至】《听春莺》张元凯·明
【良时不再须行乐】《忆秦娥》贺铸·宋
【良时岂不再】《送别》梁兰·明
【良时不再逢】《题顾仲瑛雅集图》释宗泐·明
【良时苦不再】《谢法曹赠别》郑学醇·明
【良时既不再】《送远诗十一首 乙酉》徐枋·明末清初
【良时不再得】《宿广惠寺》蔡珽·清
【良时不再】《莺啼序 得琅轩自沪来书,并诗一章却寄,用前送别韵》王易·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离别在须臾
【离别在须臾】《集文选句赠别》孔平仲·宋
【离别在须臾】《行平江道上六首》陈三立·清末近现代初
【长别在须臾】《别张子言四首》王廷陈·明
【语别在须臾】《送王紫诠使君观察川南兼以为寿》陈恭尹·明末清初
【忽惊分别在须臾!】《送黄焜煌还乡》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长别在须臾】《挽陈其美联》沈高第·近现代
【惜别在须臾】《余领皖省烟酒公卖局事,两载于兹,乞休者屡矣今幸得请,赋此留别皖中诸僚友》李大防·近现代
【离合在须臾】《古意十二首》于慎行·明
【别离在须臾】《剑浦送顾世卿》徐熥·明
【别离在须臾】《古离别二首》胡应麟·明
【可堪离合在须臾】《送伍秋农下山》成鹫·明
【生别死离在须臾】《节妇郑氏诗》李钦文·清
【离别即须臾】《送邹尚友赴澧川》杨士奇·明
【离别虽须臾】《将归省母留别诸友人》屈大均·明末清初
【离别须臾】《念奴娇 用彭羡门韵,留别毛玉斯》沈谦·明末清初
【百年离别须臾事】《点绛唇》叶恭绰·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屏营衢路侧
【屏营周路侧】《峡口逢陈幼孺》曹学佺·明
【屏营岐路侧】《过孔子问津处》茅瑞徵·明
【衢路屏营诗少味】《送万平野余秋山被荐北行》陈杰·宋末元初
【衢路立屏营】《饮鲍云瑞庄》石宝·明
(类似词句)执手野踟蹰
【沙头执手野踟蹰】《熊务先自滇中来相聚东湖今归涿鹿赋此奉赠兼怀六观章之两前辈》缪沅·清
【河渠执手更踟蹰】《妻兄张伯高来访横河感旧与拜先君墓下有作次韵》孙应时·宋
【执手踟蹰不能发】《奉题周南仲正字所藏阎立本画苏李别》朱鼐·宋
【相逢执手也踟蹰】《江城子》石孝友·宋
【执手空踟蹰】《送王深道赴荆门教授》高斯得·宋
【执手相踟蹰】《居拟苏武》汪元量·宋末元初
【执手以踟蹰】《赠宣掾蒲锳还静虚山房》范梈·元
【执手与踟蹰】《送强彦栗归吴》陈秀民·元
【执手踟蹰立中路】《送刘时雍赴闽藩参政》倪岳·明
【执手聊蹰踟】《赠钟观伯司训新淦邑庠》金幼孜·明
【执手多踟蹰】《和刘柴桑寄袁道见怀一峰之意》陈献章·明
【踟蹰执手上河梁】《秋夜吟赠别信臣士畴二同馆》黄佐·明
【执手踟蹰空复情】《蜀道行送王侍讲之四川参政》黄佐·明
【衔杯执手久踟蹰】《雨夕陈仪翔年丈过小斋话旧同赋十首》邓云霄·明
【踟蹰执手情】《汤君谟见示萧尺木所画春江送客图》宫伟镠·明末清初
【执手两踟蹰】《哭仿仙兄》李文安·清
【执手劳踟蹰】《送女弟》黄遵宪·清
(类似词句)仰视浮云驰
【仰视浮云驰】《拟古寄何大卿六首》谢翱·宋
【仰视浮云驰】《次韵郑德彝拟古集句》于石·宋末元初
【仰视浮云驰】《晋阳男子行》于慎行·明
【仰视浮云驰】《送朱可大南还三首》于慎行·明
【仰视浮云驰】《赠别谭见日山人 其二》叶春及·明
【仰视浮云驰】《峡口逢陈幼孺》曹学佺·明
【仰视浮云驰】《与诸子集智度寺》谢与思·明
【仰视浮云驰】《出都门风沙大作》邓云霄·明
【仰视浮云驰】《节妇吟》谢应之·清
【高视浮云驰】《二贞篇》王世贞·明
【仰叹浮云驰】《青青河畔草》汪珍·元
【仰观浮云驰】《大雪有怀北中亲友》黄玠·元
【仰看翕忽浮云驰】《醉歌行次韵酬李徵君春日过草堂赋赠》倪瓒·元末明初
【仰看浮云驰】《水口山居杂兴六首》刘崧·元末明初
【仰见浮云驰】《赴都别伯兄启图》区怀年·明
【仰望浮云驰】《昆山五咏 朱节妇墓》袁华·明
【仰视流云驰】《绍熙庚戌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 九日早登桃枝岭》黄干·宋
【仰视行云驰】《山石》王守仁·明
【仰视浮云翔】《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无名氏·魏晋
【仰视浮云高】《雪意》刘敞·宋
【仰视浮云翔】《文选集句寄慎思交代学士慎思游岳老夫守舍叙述游旧慎问交承与夫舍舟登陆之策俱在此矣》孔平仲·宋
【仰视浮云白】《正气歌》文天祥·宋
【仰视浮云】《和陶答庞参军六首》苏轼·宋
【仰视浮云作】《寄题傅钦之草堂》秦观·宋
【仰视浮云空自诳】《临江仙》元好问·金末元初
【仰视浮云崩】《颜晖猿》大欣·元
【仰视浮云翔】《奉和本斋先生首夏即事》赵孟頫·元
【仰视浮云没孤鸟】《黄仲文云松巢歌》黄镇成·元
【仰视浮云不可攀】《题韩御医山水图》杨荣·明
【仰视浮云征】《登太和山天柱峰》宋登春·明
【仰视浮云翔】《山中》方太古·明
【仰视浮云白】《蒲生行》欧大任·明
【仰视浮云空】《正月十九日至北京即事偶成八首》陈琏·明
【仰视浮云翔】《春思集古四首》邵宝·明
【仰视万里浮云徂】《徒步东行赠鲍滶》李梦阳·明
【王生仰视浮云徂】《郡斋同元美赋》李攀龙·明
【仰视浮云回】《杂诗十九首》欧必元·明
【仰视浮云一抚膺!】《惊闻行在之变,正值虏庭逮余亲属;痛念家国,心何能已》张煌言·明
【仰视浮云色枯稿】《仆穷居方丈之室睹时事有郁抑于中者欲默则不能欲言则不可因作五歌以遣意冀轺轩之使有闻焉》黎民表·明
【仰视浮云笑绝缨】《读史偶述》吴伟业·明末清初
【仰视浮云兴太息】《蕉林书室歌》梁清标·明末清初
【浮云仰视张金眸】《鹰坊歌与夏重恺功同赋》唐孙华·清
【仰视浮云敛】《热》弘历·清
【衔杯仰视浮云滑】《木兰花令 己亥中秋京邸怀旧》曹尔堪·清
【仰视浮云过霄汉】《在频山子德大弟宅喜晤子祯宋隐君歌以赠之》李柏·清
【浮云仰视亦须臾】《过宁靖王故宫》杨宗城·清
【仰视浮云归】《秋夕旅怀》林澍蕃·清
【仰视浮云幻有无】《杂感八首》缪赞熙·清
【仰视浮云白】《舒二过饮江斋》金德嘉·清
【仰视浮云白】《去官》金朝觐·清
【仰视浮云飞】《感怀》郑贻林·清
【仰视浮云翔】《送伯兄正谊之官阳江》马之琼·清
【仰视浮云飞】《在捒连日淫潦,欲归不得,忽逢晴霁,喜而有作》陈肇兴·清末近现代初
【仰视浮云飞】《咏怀》陈肇兴·清末近现代初
【仰视浮云逝】《八年》夏曾佑·清末近现代初
【仰视浮云渺】《菩萨蛮 山中》陈仁德·当代
(类似词句)奄忽互相逾
【浮云奄忽互相逾】《秋兴》文徵明·明
(类似词句)风波一失所
【风波一失所】《古诗》佘翔·明
【风波一失所】《赠刘元瑞守绍兴》朱应登·明
【风波一失所】《杂诗十九首》欧必元·明
【风波一失所】《留别羊城诸子》屈大均·明末清初
【风波一失所】《宿天堂墟寄徐铁孙陈仲卿尚秋湄邹云客徐子远萧榄轩陈子彝梁松甫》丁玉藻·清
【风尘一失所】《小石湾》许恕·元
【风波失所依】《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刘长卿·唐
【风波失所更情深】《留别苏安上》刘攽·宋
【末路风波成失所】《酬章朝散》刘攽·宋
【一日风波各失所】《己酉秋暮詹伯润何襄武詹季茎三子过访》伍瑞隆·明
【风波各失所】《赠王御史》李梦阳·明
【已道风波能失所】《荅子与病起见寄》李攀龙·明
【万里风波垂失所】《怀伯承》王世贞·明
【风波愁失所】《渡西兴》施蛰存·近现代
【风波失所各东西】《临江仙·江南春尽,忽忆岭表旧游,寄朱谦之教授北京谦之闽人,曩与予共事中山大学,颇相投契素治哲学,兼研乐理,亦振奇人也》龙榆生·近现代
【风波一失路】《赠费侍御还朝用李太白韵》张诩·明
【风波一失尔何之】《送张羽王利州参军》欧大任·明
【风波一失傍樵渔】《寄怀苏考甫》欧必元·明
【风波一失势】《答吴明卿见寄》黎民表·明
【风波一失万里长】《荻港舟次遇徐逊斋太守罢官归滇南》黄景仁·清
(类似词句)各在天一隅
【各在天一隅】《拟客从远方来》周紫芝·宋
【契阔各在天一隅】《通州雨夜寄孙中叔》郑獬·宋
【各在天一隅】《谢边》黄镇成·元
【各在天一隅】《寄昱东明》王冕·元末明初
【乃在天一隅】《闲居》储光羲·唐
【独在天一隅】《遣怀》杜甫·唐
【独在天一隅】《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孔平仲·宋
【独在天一隅】《张制置珏第五十一》文天祥·宋
【远在天一隅】《发衡州(一本题作《白发》)》杨基·元末明初
【渺在天一隅】《送马文学之惠安教谕》胡奎·元末明初
【今在天一隅】《卫上别王子二首》李梦阳·明
【同在天一隅】《又赠王舍人四首》李梦阳·明
【乃在天一隅】《何中丞四图诗 都宪巡抚》朱应登·明
【身在天一隅】《录别》李攀龙·明
【宛在天一隅】《古意赠云间唐子四章》胡应麟·明
【乃在天一隅】《和陶饮酒》魏学洢·明
【与子各隔天一隅】《寄廉宣仲》王洋·宋
【各阻天一隅】《七夕二首》何景明·明
【身各天一隅】《咏怀二首》梅守箕·明
【各滞天一隅】《王小泉衢权头围贰尹寄诗代柬依韵答之》查元鼎·清
【各在城一隅】《闲居偶吟招郑庶子皇甫郎中》白居易·唐
【各在岭一隅】《寻碧玉洞瀑布同王川南作》陈恭尹·明末清初
【各在沧海之一隅】《清夜行》程滨·当代
【各在天一方】《室思诗六章》徐干·魏晋
【各在天一涯】《古诗十九首》无名氏·魏晋
【各在天一方】《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无名氏·魏晋
【各在天一面】《与苏九德别诗》何逊·南北朝
【各在天一涯】《诗三百三首》寒山·唐
【各在天一涯】《送高三十五书记》杜甫·唐
【各在天一岸】《赠史昭》王昌龄·唐
【各在天一涯】《泛春池》白居易·唐
【各在天一端】《夜雨有念》白居易·唐
【各在天一方】《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贾至·唐
【各在天一涯】《答吴冲卿学士》刘敞·宋
【各在天一端】《对酒忆诸子》刘敞·宋
【转眄各在天一涯】《送曾公善赴定武》吴则礼·宋
【各在天一涯】《月夕得友偶集文选古诗句赋感怀一首》宋伯仁·宋
【昔者各在天一方】《与季宏子植同过信中饮薜荔亭下夜分乃散别后奉怀遂成长韵》吕本中·宋
【各在天一方】《送吕际秀才南归》张耒·宋
【存者各在天一方】《寄福清翅山舅陈梦寔》敖陶孙·宋
【各在天一涯】《二女第一百四十四》文天祥·宋
【各在天一方】《毗陵西城楼感怀》李之仪·宋
【各在天一方】《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晁补之·宋
【各在天一方】《中秋谢彦恭惠酒》李光·宋
【相望各在天一方】《续巴东三峡歌》曹勋·宋
【各在天一端】《寄黄子衡》朱熹·宋
【各在天一涯】《赠梁同年》王十朋·宋
【故人各在天一涯】《俞舜俞作墨梅八轴皆取古人诗句请余赋之》沈继祖·宋
【各在天一陬】《送李公择》苏轼·宋
【故人各在天一角】《次韵僧潜见赠》苏轼·宋
【各在天一涯】《余谪沙阳地僻家远遇寒食如不知盖闽人亦不甚重其节也感而赋诗五首以杜子美无家对寒食五字为韵》葛胜仲·宋
【各在天一角】《送昭礼还金陵四首》赵蕃·宋
【三人各在天一方】《连日风雨有怀沈仲良欧阳全真》赵蕃·宋
【各在天一涯】《赠泗守宋子坚》郭祥正·宋
【食贫各仕天一方】《和王观复洪驹父谒陈无己长句》黄庭坚·宋
【明日各在天一方】《奉送周元翁锁吉州司法厅赴礼部试》黄庭坚·宋
【相思各在天一方】《送张升之四首》项安世·宋
【自怜各在天一涯】《薛玠两投诗以古风谢之》陈文蔚·宋
【各在天一涯】《按部至岚州怀旧》王思诚·元
【各在天一涯】《旅兴》刘基·元末明初
【各在天一方】《送骆起原之新城知县任》刘基·元末明初
【各在天一涯】《望云亭》胡奎·元末明初
【各在天一涯】《寄梁明叔黎君献》李孙宸·明
【各在天一方】《将归庐陵送朱智南上》杨士奇·明
【各在天一途】《古怨行》田登·明
【各在天一方】《秋鸿曲》胡俨·明
【各在天一方】《西行寄同乡诸友》解缙·明
【各在天一涯】《拟古十九首》陈琏·明
【各在天一涯】《车遥遥》陈政·明
【于今各在天一方】《寄伯颙通政司赵参议》韩雍·明
【各在天一方】《思与君别来》童轩·明
【各在天一涯】《送王原常用其留别诗句为题三首 分歧思不禁》杨守阯·明
【各在天一方】《送李献吉致仕归陜》杭淮·明
【各在天一涯】《答汪抑之三首》王守仁·明
【各在天一涯】《寄顾九和侍讲》郑善夫·明
【各在天一涯】《秋夜独坐简故乡知己》王弘诲·明
【各在天一方】《杂诗十九首》欧必元·明
【各在天一涯】《妾安所居》詹复礼·明
【各在天一涯】《杂咏》韩上桂·明
【各在天一方】《杂诗九首》曾国藩·清
【各在天一方】《寄郭筠仙昆仲》江忠源·清
【各在天一方】《拟结客少年场》汪昌·清
【踪迹各在天一方】《赠李审言》王存·清
(类似词句)长当从此别
【死当从此别】《寄微之三首》白居易·唐
【便当从此别】《送吕行甫司门倅河阳》苏轼·宋
【何当从此别】《月夜拟李陵诗传》汪元量·宋末元初
【念当从此别】《送梁公益归五羊》卢龙云·明
【复当从此别】《门有万里客》李孙宸·明
【念当从此别】《录别》李攀龙·明
【今当从此别】《城东老媪行》涂世恩·近现代
【从此别离长酩酊】《州中小饮便别牛相》李绅·唐
【离别从此长】《录别》李攀龙·明
【从此长别离】《挽高碧湄刺史》王颂蔚·清
【从此人天别路长】《荷花生日》曾广钧·清末近现代初
【从此一春长是别伊时】《虞美人》赵尊岳·近现代末当代初
【何当从此长合并】《秋风歌三章》乌斯道·元末明初
【长当从此决】《古意十二首》于慎行·明
(类似词句)且复立斯须
【且复立斯须】《送王深道赴荆门教授》高斯得·宋
【且复立斯须】《九日谩兴二首》周巽·元
【斯须且复立】《送方太常二首》欧大任·明
【斯须且复立】《送潘象安》欧大任·明
【且复立斯须】《留别京中诸友四首》王渐逵·明
【且复立斯须】《送韩孟郁杨亦琳李长度北上三首》苏景熙·明
【且复立斯须】《陌上桑》邝露·明末清初
【且为王孙立斯须】《哀王孙》杜甫·唐
【且为王郎立斯须】《送王禄之会试得姑字》文彭·明
【伤离且愿立斯须】《寄高颖生》陈曾寿·清末近现代初
【欲去且复斯须留】《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陈与义·宋
【且复斯须相劳苦】《武宁道间遇故旧于负贩中》陈杰·宋末元初
【劝我且复留斯须】《和叔夏寄童质夫》李孝光·元
【且复忍斯须】《有卒》胡天游·元
【爱之且复留斯须】《晓渡西湖》梵琦·元末明初
【且复坐斯须】《陌上桑》李攀龙·明
【且复倚斯须】《行次左蠡放船出南康已来舟中寄蔡五十一仲光姜十七廷梧张五杉并呈施湖西赵司马骆崇仁何奉新诸公》毛奇龄·明末清初
【吊古且复留斯须】《故明景帝陵怀古》王士禛·清
(类似词句)欲因晨风发
【愿因晨风发】《感怀二十首》于慎行·明
【时因晨风发】《夏日感怀》魏裔介·清
【欲发晨风兴】《亲友梁黎辈念予北行日载酒过访》区大相·明
【欲因长风发】《和渊明杂诗七首》王应鹏·明
上一篇: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 | 先秦·诗经 硕鼠